对于全国两会,不仅您特别关注,中国乡村之声的主持人们也有各自的关注重点。两会期间,我们特别推出《主播全扫描》,邀请各个节目的主持人就他们最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们带着他们关注“三农”事一一亮相。你想为谁点赞~
《致富青年帮》主持人张程
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过了2016年,农民都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感同身受。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继续关注,对于农民朋友意义会更大。
过去,我国的农业结构叫做“以粮为纲”,现在粮食已经很多了,要适当调减,部分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规模相对不足,市场缺口很大,农民朋友要从过去的“低头种地”变为“抬头看市场”,要逐渐适应从“生产者”到“经营者”的角色转化,学会通过价格信号调整规划自己的生产行为。
在我看来,落后的、过剩的产能和品种,要主动关停、调减,比如玉米和过量使用的化肥;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还相对不足的产品,要顺应形势、改良品种、增加供应,比如优质强弱筋小麦、杂粮杂豆、优质饲草。
《乡土乡情》主持人渠晓静
乡村旅游如何提升文化特色
如果乡村旅游就是吃吃当地的土鸡、土鸭,睡睡农居,价值并不大。游客体验不佳,农民经营收益也不大。如何让乡村游体现出情怀,让游客有深度体验?如何延长价值链,同时保护古村落、提升村容村貌?文化,是最重要的抓手。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的建设,呈现出公园化和城镇化的特色。原先的青砖绿瓦不见了,代替的是水泥瓷砖;原先大树下老爷爷的故事也不见了,代替的是随处可见的广场舞。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乡村少年》主持人阿朗
教育扶贫和教育公平
目前教育扶贫的力度越来越大,但希望力度能再大些、再快点!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期,就像拔节的麦苗,最要劲的时候,没有阳光、没有雨水,以后给再多也补不回来!这是一个无法重来的过程!
我在采访中遇到过一位姓马的同学,学校免除了她每年640元的学杂费,还提供每年1500的助学金。用小马的话说,有了这个钱,她上学上得踏实,要不然会觉得给家里添负担,带着愧疚读书。年幼的孩子如果紧锁眉头,承担这个年纪不应该承受的东西,能读好书吗?即使成绩优异,心理能健康吗?“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学到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跟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同样面临问题。因为学籍不在,上不了学。或者上学了,也不能参加升学考试,还是得回原籍。问题的根本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所以教育公平依旧是今年两会热词!教育部近日公布“2017年工作要点”,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促进入学机会公平,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
《举案说法》主持人天晓
保障农民工工资正常发放的“信用惩戒机制”
我发现在平时的节目中,关于欠薪、讨薪的话题所占比例非常高。每年年底,国家都会集中出重拳打击违法欠薪的行为,帮着农民工讨薪。可是欠薪讨薪的话题年年有、年年新。怎么办?很多人大代表建议从机制上入手,釜底抽薪,直击欠薪者的痛处。这个办法就是“信用惩戒机制”。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73万例,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7万多人次,基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过去一年成绩很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律师担心,“老赖”一旦被纳入黑名单等于被判“无期徒刑”,长期遭受严厉的失信惩戒,易形成“破罐破摔”心态放弃履行债务。所以建议,在失信名单的进入退出机制、纳入期限、救济程序、无执行能力信息删除等处进行完善,鼓励失信者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纠正失信行为。
《举案说法》主持人康乐
农村女童保护和儿童性教育落实
公益组织“女童保护”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14岁以下儿童案例433起,受害者为农村儿童的329起,占比75.98%;农村地区曝光案件首次高于城镇。而很多儿童被性侵了,自己都不知道,家长发现之后已经失去了采集证据的最佳时间,所以有效的性教育是预防性侵儿童犯罪的重要一环。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羞于提性的,很多家长老师总觉得这个话题难以启齿。在网上有个《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一本正常的科普书籍,很多成年人却呼吁收回这本书。
《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这个课本的教育理念和性别观念,都相当的进步,甚至比得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同类课本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再次呼吁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将性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乡土乡情》主持人雷雪
关注古村落保护
古村落保护发展重心容易局限在物质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热衷于“整容”是非常不利于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的,有限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投入到无限的“整容”需求中,造成巨大浪费,更严重的是因为错误的标准、对象、方法,不但损害了村落的核心价值,更耽误了文化抢救的时机。《乡土乡情》节目与听众互动时收到的反馈几乎都是一样的:我们这儿没有古村了。
古村落不是为乡村旅游而生,它有自己的独立价值,不应该受现代文明的羁绊。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有4157个村落被纳入保护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讲,此举基本遏制住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但是对传统村落来说,危机仍未远离,仍有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
在如何留住和保护传统村落的问题上,多家媒体都圈出了重点,那就是古村落原住民的问题。保持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绝不意味着不能改变落后的居住条件。屋里是现代化设施,屋子外面是传统村落的样子,一样可行。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