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探讨商业化模式创新等焦点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将被重构
本报讯 (记者王 辉)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上获悉,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已着手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将由过去简单的“通过对技术条件的快速升级,倒逼零部件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来促进产业发展”,逐步转向“针对性出台细分领域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支持重大核心关键基础技术产业和高端集成产业的发展突破”。峰会上,许多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将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本次峰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主办,北京卡达克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承办,主题为“创新·突破·引领·共赢”,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最新政策、整车生产、动力电池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准入、后补贴到零补贴、商业化模式创新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指出,政策支持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研究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从而推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持续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新能源改变了汽车的能源和动力系统,智能网联汽车会改变未来汽车产业的生态,这个生态的变化已经得到企业的认同和高度重视。随着新能源汽车与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与互联网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将促使汽车产业在产品生产、产品形态、合作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发生根本转变,汽车产业生态将被重新构建,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全新可能。
在全球汽车产业生态将被重构之际,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布局,抢占新一轮制高点。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主任王建海指出,基础关键零部件和高端集成两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当前国内发展的短板。同样,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产品和技术进步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集成技术上,在高端基础关键材料、高端集成制造装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已经着手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这些举措必将让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
针对电池产业发展,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的方凯正博士指出,中国动力电池总体配套量排在世界第一,但是产品总质量靠后,核心技术欠缺,产业大而不强,亟待升级。随着智能汽车和辅助驾驶的发展,无线充电也将成为未来汽车充电的必然方式。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丽芳表示,无线充电智能化程度很高,与智能电动汽车高度融合,且会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不受地理和天气条件影响,相较于传统的有线充电优势明显。
峰会上,同济大学教授章桐发表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新机遇”演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余贵珍带来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几点思考”;中国一汽、北汽福田、厦门金龙、天津力神电池、北京国能电池及造车新势力代表小鹏汽车等行业领军企业分享了其前瞻技术。其间,还发布了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据悉,今年的年鉴由近30位专家撰写,刊发了24个技术成果应用案例,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搭建了平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