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乡村“蝶变”背后的“中国密码”
新华社记者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
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农村地区的发展有了“主心骨”和“领头羊”。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领导中国广大乡村实现了破茧化蝶式的变化。
“捧”出来的“国民小吃”
上世纪90年代初,地处闽中山区的沙县小城已经在改革的春风中苏醒过来。一些农民或沿穿城而过的沙溪东出南平到福州,或沿着鹰厦铁路西过三明至厦门,挑着担子在城里叫卖家乡小吃。
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20多年内会有6万多名乡亲跟随他们的脚步走出沙县,走向全国,创造一个营业额超百亿元的产业。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沙县,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沙县县委、县政府发现经营小吃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后,遂迅速引导农民走出去,开办“沙县小吃”。
1997年,县里牵头组建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成为沙县小吃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紧接着在第二年成立了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建立“沙县小吃培训中心”。
在小吃办的领导下,各乡镇开始进行关于沙县小吃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培训,大批农民由此走出沙县,悄无声息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占领了街头巷尾。
“当初走出去都是干部带群众,邻里带亲戚。但是沙县小吃能做到今天这个规模,背后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和引导。”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说。
20多年来,当地党委和政府对沙县小吃的“呵护”一以贯之,总是在紧要关头站出来,引导小吃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内消费转型升级,沙县小吃原有的“夫妻店”经营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标识、统一标准,沙县小吃“脏乱差”的印象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2016年以来,沙县县委、县政府通过提升经营模式、加快品牌推广、延伸小吃产业链等措施,推进沙县小吃公司化运作和连锁化经营。
在这个过程中,沙县县委通过加强驻外党支部建设,推动小吃公司连锁化运营,取得重大突破。据沙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志宗介绍,沙县在外有流动党员1273名,其中就有952名从事沙县小吃。在驻外支部引领下,目前沙县小吃连锁加盟店数增长到1896家。
在杭州经营了14年小吃生意的陈祖生说:“我们也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但是作为个人力量很小,很难改变什么,关键时候还得靠党和政府引导。”
依托打造小吃全产业链,沙县小城的相关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家主营饺子和馄饨的沙县小吃供应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每天产出一吨左右饺子,全县每天向外发出的冷链物流卡车有6辆,这些在之前都是没有过的。
“不说别的,现在全县每天使用的小葱就要两万斤。”这名供应商说。
沙县副县长乐荣光在2018年中国小吃旅游文化节上说,沙县小吃全产业链有望于2020年初步形成。沙县决心到2035年培育出产值60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连家船民上岸拥抱新生活
2019年1月13日,下岐村的张素青格外忙碌。这一天,是她儿媳妇进门的好日子。
时间倒回到20多年前,迎娶岸上姑娘,似乎是张素青这样的连家船民难以想象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渔民原有的生活习性,福建省福安市下岐村渔民长期以来在渔船上生产生活,“上无片瓦、下午寸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被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一家几代挤在一条渔船上,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由于艰苦的条件,鲜有岸上的姑娘愿意嫁到船上,而船上的姑娘大都选择上岸。下岐船民的新生活始于1997年。得益于福建省实施的“造福工程”,当地政府出面征用土地,彻底解决了下岐村船民上岸定居的问题。
郑月娥依然清楚地记得船民上岸定居的第一天夜晚,“整个村子灯火通明,一方面是因为渔民长期以来适应了船上摇摇晃晃的生活,上岸睡在床上不适应,出现了‘晕床’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有水有电、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子,兴奋得睡不着。”郑月娥说。
起初,连家船民对上岸定居虽然心生向往,但仍有很多顾虑:搬上来吃什么、做什么?郑月娥说,党支部通过“水上党支部”“水上党校”等形式,将党的最新政策传递到每一个渔民,同时,党员带头搬上来,再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渔民子女教育和就业问题。
如今,搬迁上岸的船民已经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一部分发展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一些人则进入商贸服务业。
在搬迁上岸前的1996年,下岐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到2018年增长到近两万元。全村782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9户,而且他们已经在2017年全面实现脱贫。整个渔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祖祖辈辈的家园梦。
连家船民上岸是福建省宁德地区减贫脱困的一个缩影。
宁德地区属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30年来,宁德因地制宜地制定脱贫方针,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宁德模式的关键在于抓党建促脱贫,把党建力量凝聚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千万工程”助推乡村“美丽转身”
横溪坞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西北部,是典型的江南花园式山区村,“水清、路平、灯明、村美”,在穿村而过的公路旁,村民们利用回收的电子垃圾制作了一片文化创意墙,向过往行人宣示着他们的环保理念。在这里,农村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横溪坞村变化的背后,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万千农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的生态变革。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序幕。
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观念转变开始。据横溪坞村党总支书记裘松伟介绍,在“垃圾革命”过程中,每个共产党员都带头参与进来,每人联系3至5户村民,指导他们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同时,党员还与环保志愿者和残疾人一起,利用一些回收物品制作创意作品。
如今,横溪坞村村民的环保意识已经大大提高。通过垃圾回收利用,这个有1100多人的村子每日产出的外运垃圾已经从2013年的1吨减少到100公斤左右。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裘松伟说,通过加强党建,支部的力量更加凝聚了,党员意识也加强了。
安吉盛产白茶,横溪坞村集体有200多亩茶园,每年采茶旺季,采茶工短缺,全体党员都是带头先将集体的茶叶采摘完后,再采自家的茶叶。
“对老百姓不能只讲大道理,更看具体事情上党员是怎么做的。”裘松伟说,这些年来,通过一件件老百姓感受得到的事情,党员的威信在群众中树立起来了,党支部成为带领全村谋发展当之无愧的“火车头”。
有了村民的支持,横溪坞村党支部紧紧抓住白茶、毛竹等传统农业,先后成立白茶加工企业、创办毛竹合作社,每年实现利润400余万元,此外,还在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面发力。目前,村里已有精品民宿6家,农产品产销一体经营户6家。美丽环境带来了“美丽经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村庄变美了,创业途径多了,许多走出去的年轻人又回到村子,给村庄带来更多活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出去的人慢慢再回到村子里。”裘松伟说,“美丽乡村建设成不成功,要看是出去的人多还是回来的人多。”(记者郝王乐、林晖、班娟娟、马剑、康淼、邰晓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