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动态 正文

马云送15位乡村校长去美国游学 十天时间,他们学到了什么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11-19 06:03

    校长们趴在地上设计课题。

    马云公益基金会供图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 王湛)15位来自中国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小学校长,这些由“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评选出的优秀校长,最近在美国夏威夷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游学。

    这项活动,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了解美国的乡村教育体系,和当地乡村学校深度交流接触,启发思维。

    “校长们带着批判精神提炼出了美国教育体系的精华,总结出了一些中国乡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参与活动交流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副教授何晔,带着欣赏和惊喜对记者说。

    去年的这个时候,同一批人,也曾在马云公益基金会的组织下,去美国本土游学了半个月。此前这15位乡村校长中,只有一人去过美国。那么,巨大的冲击会给“穷乡僻壤”里的中国乡村校长带来什么?他们学到了什么,又会把哪些好的理念或方法运用到中国乡村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

    关键词一:选择

    在既定的规则下

    给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

    到美国的第一项活动,是“2018未来学校”学术论坛。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老师们,以及夏威夷的孩子们,对“未来学校”提出的希冀是“自由选择”。

    刘勇武是首届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中,唯一一位浙江省的获奖者。这位出生于1977年的校长,在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任校长15年,今年9月任缙云县新建小学校长。

    “我个人认为,‘自由’首先来源于孩子对学习方式选择的自由,其次是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早在2016年5月,刘勇武还在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缙云长坑小学当校长。那年在北京国际打击乐艺术周上,长坑小学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打击乐高手同台竞技,出人意料地获得银奖。

    与中国其他乡村学校一样,长坑小学没有很专业的音乐老师,但刘勇武给了孩子们充分的选择兴趣爱好的自由。二胡、笛子、扬琴、琵琶、唢呐,全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演奏一种乐器。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有一些在尝试,很多有待进一步努力。”刘勇武说,比如,从美国回去后,他决定让孩子们每天有两节课时间自由选择琴棋书画等项目,自主参与活动。

    “我们发现,美国和中国的孩子们都一样,都希望有更多选择,我们要聆听他们的心声,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统部寄宿制小学校长李占臣说。

    “怎样在规则下给学生们选择的自由,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去琢磨的事儿。”湖南桃江县桃花江小学的校长黄丽君,是位女校长,回国后决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学生之间调研,基于他们的心声做出学校的决策,让孩子们在规则下充分地自由发展。”

    关键词二:科学

    以科学的方式从事教育

    而不仅仅靠经验

    在“未来的学校”论坛系列讲座中,黄丽君发现,所有美国教授分享的内容,都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讲脑科学的,讲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讲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空间的,讲如何管理好情绪的,结论都基于实际调研。”

    这让黄丽君意识到,“最关键的点,就是要基于科学做教育,不能凭经验做事。我以后要带着老师们,以科学的方式行走。”

    “我看到的很多乡村教师,都是凭经验教学,有些老师甚至30年都用同一本教案,我们的乡村教师不会去研究10年、20年、30年过后,孩子有什么不一样。”黄丽君调研过15所乡村学校,认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这和我们所设定的教材知识点有关。实际上,如果教材没有改变,老师用自己的方法,试了一年之后觉得好,每年都会这么教。”刘勇武说,参加“未来的学校”论坛,给他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引导我们的老师去对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编排意图规律,学习方式规律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三: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

    更多体现在“分层教育”上

    出生于1984年的彝族校长罗承业,虽是本届校长计划入围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却已投身乡村教育长达16年之久。

    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的罗承业,来自四川,是喜德县李子乡爱心小学校长。

    最后一天,罗承业和其他14名乡村校长来到了夏威夷的一所私立小学,分别参观了学前教育和四年级的教室。

    美国的课堂,大部分都是小班化,包班制,即每个班20人左右,由一名老师加一名助教承包。在这所私立学校,老师的办公场所也在教室里面。

    “我今后首先要改进的,就是老师要走进教室办公,和学生一起成长。”罗承业说,他的学生全部都是彝族孩子,尤其在低年级的时候,他们还不太会说汉语,这就更需要老师走进他们中去,“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几乎被每一位乡村校长提到。在刘勇武看来,这更多地体现在“分层教育”上。

    “比如,他们的语文课一个半小时,小单位的是老师面授时间,大单位的是辅助游戏之类的时间。”刘勇武认真观察了美国乡村小学的课堂。“一个班20来个孩子,集体面授十来分钟。而20个孩子根据学业进度,分5组(动态分组),老师集体面授后,挨个和各个组交流,剩下4个组自由玩。”

    “然后每个人做一张卷子,达标了就可以干自己的事儿。一轮结束后,助教会把学业暂时比较落后的学生单独进行一对一讲授。”刘勇武在想,他的班级人数多,规模大,可以怎样进行分层教育?

    他觉得可以鼓励老师作一些尝试,比如,先讲15分钟,然后让掌握知识点快的学生做挑战性题目。“提倡每个班都朝这个方向努力,授课、作业都可以分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