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住建委获悉,截至10月底,全市保障房新开工50041套,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建设5万套实事任务的100%;启动公租房分配2.1万套(户),完成全年分配公租房1.5万套(户)实事任务的140%;全市棚户区改造2.61万户,完成市政府2.36万户实事任务的111%,其中远郊区改造0.96万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17%。各类保障性住房(含共有产权房)完成投资940.6亿元。
非京籍已配租公租房2100套
截至目前,已有丰台区成寿寺,石景山区古城、八宝山、五里坨,海淀区东升乡,通州区大稿村6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实现开工,可提供房源约4500套,另有昌平区海落和顺义区杨镇两个项目已基本建成,可提供房源2600套,其他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中,将尽快形成房源有效供应。
为促进职住平衡,本市继续强化以区为主的配租方式,公租房由各区组织面向本区户籍和在本区工作的家庭配租,因区施策,制定符合各区发展定位的分配办法。同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京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截至10月底,今年通过园区人才配租、社会单位集体租赁和“新北京人”专项配租等各种渠道,为非京籍家庭配租公租房2100套,已累计配租1.5万套。
11个公租房项目启用人脸识别
针对今年下半年媒体报道的公租房出现的一些违规转租行为,本市再度加大对公租房的后期监管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处置承租家庭转租、转借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厉处理一起。
据悉,市住建委在官方网站上增设“曝光台”专栏,并在安居北京微信公众号上曝光8户违规转租家庭基本信息、违规事实及初步处理结果,提升违规成本。同时,大力推进“技防”手段应用,加强公租房动态监管,以人脸识别、网络化管理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抓手,从源头抓好事前震慑防范,在管理过程中抓好事中动态监测。目前,全市已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公租房项目共计55个,其中11个项目已投入使用。提高房源管理网络化水平,对每个公租房源赋予一个唯一二维码,市、区、街三级管理部门、产权单位、承租家庭在统一数据平台上信息共享,实时监测已保障家庭购房和房源使用等相关情况,加强动态监管。
严把棚改项目流程标准项目准入
此外,今年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规范棚户区改造计划管理工作意见,从严把控棚改项目前期审核、规划条件、退出机制等流程标准,严格项目准入,规范项目实施。
在市政府出台加强直管公房管理意见的基础上,市住建委会同东、西城区政府深入研究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直管公房疏解腾退、保护修缮和经营管理的具体政策,明确主体确定、腾退程序、房源管理、经营权质押等实施细则,提出居民自愿申请的腾退模式,实现与现有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衔接。
北京晨报记者王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