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围绕“共担气候变化责任 共促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展开对话。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4场专题研讨会以及一系列配套活动组成。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专门为论坛发来视频致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等出席主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阿米娜·穆罕默德在为论坛发来的视频致辞中,高度称赞中国及深圳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领导力。她说,中国正在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转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践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建立一种新的方式来联系全球各个城市。阿米娜·穆罕默德希望与会各城市继续提高减排目标,抓住转型发展机遇,肩负起责任,共同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
张勇在致辞时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势所趋。共担气候变化责任、共促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全人类利益福祉,更是各国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政策与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积极采取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积极兑现做出的承诺,落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林少春受胡春华书记和马兴瑞省长委托,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论坛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广东省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他希望与会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各地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加强绿色产业低碳技术应用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王伟中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绿色低碳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发出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大倡议,为我们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将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区,通过深圳经济特区这个窗口,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务院参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意大利前教育部长、国家研究委员会前主席弗朗西斯科·普罗夫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以及万科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王石等围绕论坛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深圳市领导郭永航、艾学峰、高自民等出席会议。
专家学者围绕低碳发展展开高端对话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并不会在“减排”上停步,像深圳这样的低碳先行城市将大有可为。9月7日,在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主论坛高端对话,为低碳发展点赞。
中国坚定促进《巴黎协定》实现
“美国退出不会影响《巴黎协定》实施的前景。”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前理事长石定寰分析,《巴黎协定》的产生是世界各国共同做出的决定,既经过了谨慎的科学研究,也经历了各国的政策研究,是有基础的全球共识。
他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发达国家的欧洲各国,以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为实施本国可持续发展而积极推进《巴黎协定》的实现。“中国已明确宣布,将坚定不移地促进协议的实现。” 石定寰表示。
意大利环境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能源事务司司长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认为,相信中国会和欧盟、印度等国一起继续引领实现《巴黎协定》这个进程,美国还有可能会回来,大家一起参与推进协议的进程。
低碳先行城市成发展标杆
包括深圳在内的低碳先行城市,将在世界“减排”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唐杰表示,5年前国家发改委开始低碳城市试点,40多个试点城市中有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城市,有重工业城市,也有深圳这样的轻型产业结构城市,各个城市有不同的特点。“五年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唐杰说。
唐杰表示,C40组织最早是由全球40个发达国家城市发起,深圳是中国加入该组织的第一座城市。到目前为止,C40组织成员已有近百座城市,深圳之后中国有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太原加入,而且每年都有中国城市获奖。
深圳最早推广新能源汽车,被与会专家推为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典范。唐杰介绍,去年太原一年之内出租车全部采用比亚迪E6,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全部采用新能源出租车的城市;最近比亚迪在银川试运行“云轨”,把传统地铁的高架轨道变成轻型电池的轨道运输,两天之内17万人乘坐。
“对深圳而言,它能够不断地转型,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找更高的边际收益,寻找更好机会的过程。这样的转型还会继续下去。”唐杰说。
如何拥抱低碳未来
低碳转型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有机结合,也引起专家们热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认为,首先是观念要转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等收入国家,要进行系统的转型;其次要考虑设定目标,必须要对未来情景有更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第三要规划路径怎么走,时间表、路线图,包括优先领域,一步一步来,不能什么都做;第四是制度,资源最优使用要靠制度和法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把制度放到重要地位的原因;第五是创新,创新需要全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也包括社会和经济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拥抱未来、创造未来;最后要建立一套比较好的治理结构。
着眼于未来低碳设计,欧洲环境基金会理事长贝恩特·达勒曼从欧洲节能出租车、自行车系统等先进经验出发,为中国城市公交系统提出建议和规划。
法国布列塔尼大区生态产业集群主席罗伯特·贾斯汀在展望未来城市时表示,未来城市一定是非常和谐的生存状态,它不可能沿用17世纪、18世纪至今对城市的定义,未来城市一定要和人类的和谐发展结合,为此所有生产型工业一定要做出相应改变。
深圳低碳建设成效列珠三角榜首
昨天举行的“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就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讨论。论坛公布了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形成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走出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的共识。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爱军表示,针对当前环境气候问题相对突出的现状,珠三角地区应全面做好绿色低碳相关发展工作,打造出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新引擎,加快形成珠三角绿色发展新格局。“要在加快建设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引导培育绿色消费新方式,携手港澳构建绿色低碳大湾区及城市群,完善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绿色领域的交流合作。”
“绿色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转型,但目前转型成本仍然较高,绿色低碳发展亟须成为新动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的能源形势。他指出,目前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正在加速替代。“从国际层面来看,新兴经济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应扮演好‘绿色转型示范优先’的全球角色。”
王毅同时对珠三角城市群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提出建议。他认为,应借助深圳国际低碳城平台,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城市转型联盟,通过总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最佳实践,构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标杆体系,同时发展绿色低碳金融,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绿色低碳价值链;此外可尝试探索建立大湾区及粤港澳区域碳市场。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了“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更加低碳高效,将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006万吨以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至0.457吨二氧化碳/万元;将珠三角地区的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提升超过85%,包括深圳在内的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率先推广碳普惠制,引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珠三角城市群将积极探索创新,走出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记者从会上发布的《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评估报告》中了解到,深圳在低碳建设成效与强度两项排名中均位列榜首,并在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评价工作中表现突出。截至2016年底,深圳已有59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近5400万平方米,成为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深圳将提供多方面支持
昨天,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深化南南气候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各国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记者获悉,深圳将为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多方面支持。
与会专家学者谈到,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南南合作,首先要开辟多元化的合作道路,明确自我特色,坚持自主选择,同时积极分享,交流成功经验,把能力建设和推广作为重点。其次要促进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在推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宏观上依靠经济政策协调,加强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环保等领域的相互影响,提高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第三要推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发挥南南合作交流平台的机制作用,推广精品低碳技术项目,为南南务实合作增添机遇。四是要完善合作架构,在坚持稳固南南合作结构的同时,寻求同发达国家的沟通交流,扩大多元伙伴关系,吸收经验,打造各方利益共同体。各界看好南南合作作为人力资源化学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支持、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健康、农业、环境、贸易投资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在政策协调、战略研究、知识共享、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南南合作提供支持,打造好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低碳清洁技术的全面推广及应用。
科学碳目标中国项目启动
低碳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昨天,在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举办的“企业家应对气候变化论坛”活动中,科学碳目标中国项目正式启动,今后,国内企业“减排”将有标杆可循。
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能源项目组负责人介绍,WWF作为全球最大、独立的、非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致力于能源转型和遏制气候变化。据研究,每年全球500强企业碳排放总量超过中国和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相当于世界第三大碳排放源。企业既是排放者,也是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因此企业低碳转型是实现《巴黎协定》的关键。
为此,WWF于2015年发起了推动企业根据科学依据进行节能减排目标设定的科学碳目标倡议。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近300家企业做出积极反应,其中有65家企业设定了科学的减排目标,并且通过了国际专业委员会的审批。
“意大利日”亮相深圳国际低碳城
昨天,由欧洲科技商会主办的欧洲(意大利)企业展览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启动,作为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核心创意活动之一的“意大利日”活动拉开帷幕。当天,9家欧洲企业在与会代表见证下,现场签署协议入驻深圳国际低碳城环德中欧未来城。
据悉,“意大利日”的主题活动“中欧低碳企业展览”将在论坛期间持续开展,来自新能源、环保科技、医疗健康等行业的30多家欧洲高科技企业,现场向市民、企业家展出先进的低碳技术和创意项目。欧洲企业“新世界风”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主打研发项目为密集型风能科技,可以帮助一座城市找出可以利用的低水平风能,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专属风能发电设备,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意大利专家表示,就目前意大利的研究成果来看,能源电气化很可能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比如可更新能源的生产以及有效使用。2016年,意大利可更新能源总量达到15万亿吨,成为全国电力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降低了PM2.5等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
深圳入选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试点城市
昨天从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分会场获悉,深圳广泛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下,专项开展有关深圳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能力。
据悉,此前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批准了“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项目”。中国作为该全球项目的参与国提出的“申请1000万美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国别资金框架下为此项目提供2600万美元配套资金及中方北京、天津、河北正定、宁波、南昌、深圳和贵阳等7个城市作为项目试点城市参与项目”的方案同时获批。
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项目旨在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缓解全球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以此推动全球环境治理,项目全球牵头国际执行机构为世界银行。项目总专项资金额为55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供世界银行履行项目全球牵头机构协调职能使用,其余4500万美元提供给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11个项目参与国。
第三届碳交会11月在深举行
7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低碳技术成果交易博览会(简称“第三届碳交会”)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碳交会将于11月16日至18日在我市举行。碳交会旨在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特色低碳项目,助推低碳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
据了解,第三届碳交会将以“低碳·绿色”为主题,由加拿大中华总商会、加拿大深圳国际社团联合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中国灏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加拿大中华总商会执行会长、中国低碳技术成果交易博览会主席李浩缘表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碳交会这种大型平台活动,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切切实实参与其中。同时也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搭建有效平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