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十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在上海继续进行,在上午由中信期货主办的中信期货专场研讨会“‘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机遇与挑战”上,期货务实专家、原中国期货业协会非会员理事张宜生在演讲中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和期货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一带一路”在短短不到五年时间已经从倡议发起到逐步接受形成全球共识。他认为,可以预见到,随着实践的深入,这种共识越来越广泛,深度越来越深,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最终会超越经济范畴。“一带一路”的践行及路径图是通过基础建设,逐步完善的交通网络,形成沿岸线的辐射力,带动辐射地带及区域的贸易活动,继而拉动投资,形成新的全球消费驱动力。这对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具有极为重大的发展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中国企业具有极大的战略发展价值和可操作性,同时具有走出去的现实价值和长久的可持续性。由于沿线沿岸辐射国家及区域的发展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都带来了长远的重大发展机遇。
但是,他表示,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着诸多风险。这些国际及区域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发展极不均衡,历史遗留问题和沉淀问题较多。其中,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之外的问题。值得讨论的是投资与贸易操作务实方面的风险解决方案,包括支付能力风险、贸易信用风险、货币汇率风险,还有企业羡慕预算大幅度偏差风险,投资大宗商品项目估值风险、投资长周期项目中的价格大幅度变动风险。
对于第一类问题,他介绍,通常是采用双方易货贸易方式解决较为稳妥。这种贸易方式的核心是双方对各自互换商品的估值方法和依据。也存在着谈判前的估值,谈判中的妥协技巧和谈判后的保值。在这个完整期间,离不开期货市场的价格预测、均价考量、实质对冲等等。比如探矿权也有作价方式,这种方式与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系列价格有关。
对于第二个问题,首先是项目预算的大偏差风险,其次是投资所涉及的大宗商品项目估值困难,即使项目完成也经常受到所在国汇率波动的干扰和困惑。期货市场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平台,期货市场对经济周期的预测,在预算中引入期货市场中远期价格预测并阶段性调整,对预算中的价格变量通过市场对冲,在项目标的的估值中尽可能的运用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系列平均价格等。这也对期货公司的服务和交易所的支撑平台提出了要求。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