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集装箱快速增长纪实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蒋海兵
12月14日2时,完成197个集装箱吊装的捷安16号班轮,缓缓离开岳阳城陵矶新港码头,驶向上海港。今年1至11月,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6万标箱,同比增长16.2%。
城陵矶素有“长江中游第一矶”“长江八大良港之一”之称,是湖南“物流全球”的重要节点,连接着海上丝绸之路。为实现岳阳与长沙两港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实现最佳效益,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承载着湖南海洋梦的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以下简称“港务集团”)于2015年5月揭牌,2016年1月运营。
今年初,岳阳市“港口建设”大会战给港务集团下达目标任务: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万标箱,其中岳阳城陵矶港完成50万标箱。
然而,市场波诡云谲、变幻莫测。受国家暂时中止岳阳林纸进口废纸配额、岳阳林纸出口成品纸转内销、广汽三菱汽车配件实现国产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港务集团进口集装箱量刚性减少。
挑战前所未有,压力前所未有。港务集团党委行政班子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反复研判市场形势,提出“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市场拓展补缺口,以优质服务强竞争”的发展思路,迎难而上,拓市场、增航线,挖潜增效。
从年初开始,港务集团从高管到业务部门负责人,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上门与船代、货代公司及生产企业沟通对接,帮助他们优化物流方案。对北粮南运、广东陶土、内蒙煤炭、湖南建材等业务,则采取“散改集”“陆改水”模式,扩大货源,增加箱量。该集团积极实施“西进”战略,深入中远海、重庆港盛等公司宣传城陵矶港的区位优势和优质服务,成功开通了“渝-岳-沪”“宜-荆-岳”水水中转航线和“岳-沪”线。7月26日,港务集团在长沙召开港航物流产业重点企业对接会上,与1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港务集团发展得到了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城陵矶新港区的全力支持,继续享受“一区一港四口岸”奖励政策,鼓励物流企业新开航线、增加航班密度。从9月份开始,“岳阳-上海”始发班轮由原来的每周5班增至13班,并增开了“岳阳-洋山”始发班轮,每周3班;同时,升级单船运力,船均仓位数由以前的280标箱升级至400标箱,最大船型达610标箱。
“水水”中转战略,以岳阳城陵矶新港码头为母港、环洞庭湖水系港口为喂给港,打造了“穿梭巴士”航线,形成了“长-岳”天天班航线、“衡-长”周二班航线、“常-岳”周二班航线,湖南所有水运集装箱均在新港码头集合并发运,确立了新港码头的湖南集装箱龙头地位,打造了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转枢纽中心。
随着停靠城陵矶港的班轮增加,从城陵矶始发航次的密度增加了3成。如何让客户“进得来,走得快”?港务集团断然决策:打造长江又快又优港口。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优化工艺流程,调整堆场规划,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实行30天免堆存费,实行“5+2”服务通关、“白+黑”全天候查验,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外集卡车30分钟超时率控制在3%以内,客户满意度达96.8%。城陵矶新港公司更是开展“夺高产、创新高”劳动竞赛,每天交接班时间由原来1小时压缩为30分钟,创造了白班710自然箱、晚班886自然箱、9月份50487标箱的最高单班、单月生产纪录。1至11月,城陵矶新港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48万标箱,同比增长18.81%。“浦海228”船长方胜利感慨:“城陵矶新港的服务水平越来越好,作业效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长江沿线港口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社会效益;既要当前发展,更要长远发展。港务集团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以创建绿色港口为载体,立足于把城陵矶港建设成为绿色、低碳港口,尽心尽力守护“一江碧水”。在前两年完成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港区设备电机变频调速及势能回收综合节能技术等4个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5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绿色港口建设项目。目前,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港口高效节能灯应用等一批项目均顺利完工、投入使用。港口高效节能灯应用使场内照明电费下降了50%以上,港口污水经过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等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如今的港务集团,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引领江湖向海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