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英媒称,在厦门,一条首次出现的自行车高速路引发了关于路权、经济性和城市交通未来的思考和憧憬。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27日报道,到今年1月26日,中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高速路开通整整一年了,这是中国对“自行车高速路”的首次尝试。
报道称,自行车高速路概念源于欧美,几年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中首次将其列为自行车专用路的一种形式。
厦门的自行车高速路采用全高架模式,同时禁止行人、电动车、三轮车等进入,并与其他交通方式隔离,拥有完全独立的自行车路权,尚属国内首例。该高速路因地制宜利用厦门BRT(快速公交)高架桥底空间建造离地面净空5米、单侧净宽2.5米的全线双向自行车高架,全长约7.6公里,连接多个大型居住社区、重要公共建筑、公园和中学等。项目建设单位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7月,骑行量共计达41万人次,日均约4000人次,日最高骑行量达12000人次。2017年11月该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报道称,由于是“第一个吃螃蟹”,国内尚无针对自行车高速的规范,厦门市政府收集整理国外相关文献以及与国际机构合作交流,提出国内首创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自行车专用道禁停、限速、载人载物等详细的行驶规则,对驾驶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步行进入自行车专用道等违章行为进行警告或处罚。
报道称,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自行车高速也引发不少思考。一方面,自行车高速路确实可以达到名副其实的“高速”。经交通与可持续政策研究所(ITDP)实测,厦门自行车高速由于全线高架,全程无交叉口冲突、红绿灯、行人、路侧公交站、路侧停车的干扰,骑行者可在自行车高速上畅行无阻,骑行速度可达25-30公里/小时。可实现自行车在城市中高速、安全通行的初心。
但另一方面,相比现状不容乐观的地面自行车出行系统,全线高架自行车高速的高投入和低流量也引发不少争议。经ITDP实测,厦门自行车高速流量较地面流量(自行车+电动车)低,推测原因有自行车高速的阶段性规划实施、路网布局、市民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以及天气等。
!
报道称,目前自行车高速在厦门甚至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对该项目进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同时由于上位规划和基建施工等问题,自行车高速尚未形成贴合大众出行需求的完善出行网络。再者,自行车高速的完全封闭形式和“点到点”的快速通达特性对中短途、灵活自由的自行车出行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报道认为,积极推进自行车高速的建设,终究是为了让更多人采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增进城市空间活力,让城市更可持续健康发展。
单从出行环境而言,《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定义了自行车道体系包括自行车专用路以及一级、二级、三级自行车道。城市在“强健”自行车专用路和一级自行车道等城市自行车出行的“主动脉”的同时,应该更多关注“毛细血管”——直接连通小区和商业的二级、三级自行车道,此类自行车道往往因为道路空间不足、路权分配不均、严重违章占用等问题导致出行环境日益恶化。
同时,完善的自行车出行体系还需全方位的战略规划支持。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丹麦的人口为562.4万人却有自行车数量超过450万辆,全国有20%的通勤出行方式为自行车。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在机动化的强烈冲击之下,良好的自行车出行氛围与丹麦将自行车出行提升至国家战略密不可分。《自行车上的丹麦-自行车发展国家战略》包括一、以自行车为工具,增加出行通畅、清洁环境;二、以骑车为乐、更健康的生活和新体验;三、安全上学和娱乐出行、更好的交通文化等三大目标,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骑行文化、运维管理、公共参与、财政激励等进行全方位的自行车出行战略。中国城市不仅要注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加强对自行车出行战略系统性的研究规划和战略措施,方能逐步推进和实施自行车出行的美好愿景。
波哥大市长Enrique Penalosa说过,“自行车道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一个骑着30美元自行车的公民和一个驾驶着30000美元小汽车的公民同等重要。”或许“厦门模式”的自行车高速像新潮时尚的共享单车一样,让原本逐渐被忽略的自行车以震撼夺目的高姿态回归城市,逐步改变人们“汽车本位”的思想,让更多的人骑上自行车,再度掀起回归自行车王国的浪潮。
!
实际上,自行车高速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早在2016年北京已着手回龙观至上地之间的自行车高速研究,目前方案已经确定正在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18年内建成。2017年广州启动了“广州市自行车专用道概念方案研究”,成都也开始规划在环城生态区建设一条全长约100公里设计骑车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的自行车高速公路。中国这个曾经的“自行车上的国家”正探索着与自行车的再次拥抱。
资料图片: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2017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延伸阅读】英媒:中国城市将建全球最长自行车道 解决交通和污染问题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 英媒称,为了减少污染,缓解交通拥堵,中国将在未来23年中修建超过1万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本网注)的自行车道。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9月5日报道,中国西南部城市成都的这一试点计划被认为将成为全球最长的自行车道网络。
当地建筑师张京(音)说:“这些绿道不仅仅是自行车道。它们反映了我们对城市发展的基本信仰,其中包含着我们修复生态系统的勃勃雄心。”
报道称,过去30年中迅速的城市化和随意的计划使得中国面临难以治愈的交通堵塞和严重的污染问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经是一个自行车王国。
对于那些新近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人群来说,拥有一辆汽车被视为社会地位和成功的证明。
城市官员们也曾认为,拥有多条车道的宽阔公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是一个繁荣的迹象。
报道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关于交通拥堵和严重污染的抱怨几乎无处不在。这一切促使中国政府敦促城市规划者们进行重新思考。
成都曾被认为是一个生活闲适的城市,该市的政府官员们本周公布计划说,将在2020年前修建750公里绿色自行车道,到2025年修建1920公里,到2040年修建整个1.7万公里。
这一网络不是一个简单的自行车网,它还包括连接运动场地、其他体育设施、公园和湿地的慢跑道。
张京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目的是造福民众,像林地、公园、湖泊这样的自然景观将再次在城市中心出现。将留给我们的子孙大量绿色空间。”(编译/林朝晖)
资料图片:成都一商场门口共享单车 新华社记者 许茹 摄
(2017-09-07 00:18:01)
!
【延伸阅读】哥本哈根:手机应用定位绿色自行车道 骑行更惬意
中国网新闻4月29日讯 据丹麦《哥本哈根邮报》报道,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作为自行车之城而闻名,自行车几乎是市民出行的首选。自行车道的建设在哥本哈根的城市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8年起,为补充现有的自行车道并丰富市民的骑行体验,哥本哈根市开始建设绿色自行车道。这些绿色自行车道连接中心与市郊,十分安静,并与汽车道完全分隔。绿色自行车道大多建在绿化丰富的地区,三分之一的绿色自行车道穿越公园,十分适合周末骑行放松。
然而,由于绿色自行车道并非与市区主干道完全分离,很多市民不知道绿色自行车道的路线。于是,骑行导航手机应用“骑行哥本哈根”推出了识别绿色自行车道的功能。当骑行者选择“绿色骑行”选项时,手机应用就会自动为用户筛选途径公园、湖泊、运河的路线,骑行者跟随“绿色自行车道导航”便可以放慢节奏,享受周边美景。
目前,哥本哈根的绿色自行车道总长约60千米,并在不断扩建中。据悉,绿色自行车道深受市民欢迎,在过去的四年中,绿色自行车道的使用率增加了50%。定位绿色自行车道的手机导航也为想要探究哥本哈根骑行文化的游客提供了便利。(陈格)
(2017-04-29 15:12:01)
!
【延伸阅读】探访厦门空中自行车道:禁机动车电动车与行人通行
厦门市空中自行车道与路面连接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厦门云顶路自行车专用道示范段,近日开始试运行。这一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空中”骑自行车是一种什么体验?记者亲身感受了一番。
禁止机动车、电动车和行人通行,空中骑行安全畅通
来到厦门空中自行车道蔡塘站,一条绿色的“空中长龙”展现在眼前。
“空中自行车道是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车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主要沿厦门快速公交(BRT)两侧布置,悬挑于BRT中段位置。”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路线全长约7.6公里,共设置出入口11处,与人行天桥平交3处,有7个平台。“除了和BRT接驳,示范段全线与11个普通公交站点接驳,未来地铁建成后,还将与两个地铁站点接驳。”
记者看到,空中自行车道的出入口被分为两道,并设有自行车通行闸机。空中自行车道仅供自行车使用,禁止机动车辆、电动车和行人通行。针对这一要求,自行车专用道通过采用多重传感监测等技术途径,实现对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快速通过式检测识别,保障自行车在专用道快速通行。
平台共设有公共自行车停车位355个、社会自行车停车位253个,每个平台均配有车辆调度升降梯。无论是私人自行车,还是公共自行车或者共享单车,均可免费进入空中自行车道骑行。
在骑行车道,地面则被划分为三个区域,铬绿色为骑行区,金橙色为缓冲区,钛蓝色为休息区。此外,空中自行车道沿线护栏安装了3万多盏照明灯,充分保证了夜间照明。
为保证车辆通行安全,空中自行车道每隔200米便有一个视频监控镜头。“自行车道的设计峰值流量为单向2023辆/小时,当流量超过设计峰值的80%时,应急中心调度员第一时间可通过监控发现,并通知现场人员进行疏导,必要时可关闭入口进行流量控制。”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每个平台均安排管理员,负责公共自行车调度及社会车辆秩序管理工作,实行“区域内平衡调运,区域间指令调运,节假日集中调运”的车辆调节机制。
采用国内首创技术标准,对每片钢材料梁片都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检测
颜值高、质量好、功能优,空中自行车道备受好评。但它在建设伊始,也曾面临不少困难。
自2016年8月底开工到今年1月26日试运行,空中自行车道仅仅用时不到半年即完成建设。“不仅工期紧、体量大,而且由于是全国首创,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建设难度非常高。”空中自行车道建设方负责人饶建辉表示,施工单位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外相关文献,并与欧洲自行车组织机构、设计事务所及咨询公司进行了交流,最终拿出了国内首创的技术标准。
“例如,人行天桥栏杆高度的国家标准为1.1米,但对于自行车骑行者而言显然过低,不够安全。”饶建辉说。那么,如何既能保证骑行安全,又能尽可能不遮挡视线、让骑行者享受沿路风景?经过反复试验,设计者最终将栏杆高度标准定为1.3米。
建设过程中,先进环保的新材料得到应用。“空中自行车道沿BRT快速公交两侧修建,对于净高要求十分严格。”饶建辉介绍,在地面铺设材料上,特别选用了一种名为金刚树脂的新型材料,“与传统沥青比较,这种材料更加耐火耐磨,厚度只有8毫米。”
市民在忠仑公园旁边的空中自行车道上骑行。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空中自行车道的建设过程中,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多个国内和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工艺——空中自行车道是钢结构桥梁,使用的钢材料达到3万多吨。制造过程中,监理、检测单位派出驻场人员,对每片钢材料梁片都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检测,就像人体照射X光片一样,确保每片钢材料梁片在焊接上零焊缝,对接合格、精度高,质量过硬;BRT桥下作业空间狭小,施工条件苛刻。施工单位创造性地提出使用新型钢结构吊装设备——折臂吊,成功解决了安装难题。
打造集约式交通布局,为绿色低碳出行创造更好条件
自试运行以来,空中自行车专用道迅速成为厦门又一张亮眼名片,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深受骑行者的好评。2月11日,一天的骑行量就高达1.2万人次。截至3月27日,空中自行车道全线骑行量超过20万人次。
“空中自行车道火爆,关键在于它满足了厦门市民对于绿色安全出行的需求。”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助理吴学良表示,相关部门将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释放出更大的城市交通资源,打造集约式交通空间布局,为绿色低碳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根据厦门市的规划,厦门将打造总长800多公里的绿道网和慢行系统。目前,在厦门市区,沿滨海环岛路、筼筜湖的主要风景线,自行车绿道已经初现规模。
据统计,厦门目前已有7600辆公共自行车。“现在,厦门岛内公共自行车站点已达到426个,日均约有3万人次选择骑行。”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公共自行车二期站点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有176个新站点、长达82.5公里的新线路,将会惠及众多市民。
(2017-04-01 06:55:30)
!
【延伸阅读】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开通 几天撤侨上千人……
您看,这就是除夕这一天的中国。国家领导人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老百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干部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军人知道自己保卫什么,所有人合起来,打拼出一个美丽的中国,日新月异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我们征集了自拍视频和图片,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厉害了,我的国。
(2017-01-30 10:20:01)
!
【延伸阅读】厦门建成中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
中新社厦门1月26日电 (记者 陈悦)全长7.6公里的中国首条空中自行车专用道26日在厦门投入试运营。
这条空中自行车道设计颇为精巧,为桥梁高架形式,沿厦门已有的BRT(快速公交)桥两侧布置,沿途串起厦门多个主要商业中心和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并与沿线的BRT站点、地铁站、公交站设置接驳。
快速增长的机动车,让厦门市道路拥堵情况明显增加。统计数据表明,到2015年下半年,厦门拥有机动车总量已达130万辆,以远少于香港的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却超过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都市。这些机动车如果头尾相连,长度将超过5000公里,而到2015年底,厦门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000多公里。
体验完空中自行车道的厦门市民陈易旻告诉记者,从他下车处骑到上班地点大概要十分钟,如果开车,也要花十分钟时间,“那我当然选择骑车了”。在IT行业工作的卢雅铭则认为,IT从业者因为工作繁忙,缺乏锻炼时间,自行车上下班其实是很好的锻炼手段;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骑自行车也是一种对环保有贡献的出行方式”。
环保意识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汽车出行的不便都是作为中国主力消费人群的城市白领从“四轮”回归“两轮”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回归进程的快慢,还在于政府和市场能否合力创造出便于自行车出行的环境。
除了空中自行车道,根据厦门市此前的规划,厦门将在现有基础上,打造总长800多公里的市绿道网和慢行系统。目前,在厦门市区,沿着滨海环岛路、筼筜(音同“云当”)湖的厦门主要风景线,自行车绿道已经初现规模。
来自厦门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的数据表明,厦门目前已有8000辆左右公共自行车;同时,摩拜、OFO、哈罗单车等各种共享自行车也开始大量投放厦门市场,和公共自行车构成自行车出行初步硬件基础。
自行车出行的回暖,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与公共自行车不同,共享自行车没有固定停车点,在便利骑行者同时,也产生了随处乱摆放的现象。还有部分骑行者有恶意损坏等行为。记者注意到,在空中自行车道开始试运营之际,厦门市专门安排了众多志愿者为骑行者提供服务,引导民众规范用车,安全骑行。(完)
(2017-01-26 21:53:02)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