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思路,把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既作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在教育部13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12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三个突出问题通报了一些情况。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14地整改完成率达到95%,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吕玉刚表示,教育部不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召开推进会、座谈会、调度会、集体约谈等方式,推动各地加快治理整改进度。同时,教育部还建设了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吕玉刚希望各界充分利用此平台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日常监督举报。
清理规范竞赛活动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另一重要举措。“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吕玉刚强调说,认定工作主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资质必须符合条件,主办方必须是在中编办、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第二,导向必须正确,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第三,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第四,坚持公益性,竞赛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经过认定之后,清单之外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将一律不得组织进行。同时,要求各地也要认真制定区域内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把关,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
此外,吕玉刚也对全国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目前,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份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南京、杭州等1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地方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政策,支持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好“三点半”难题。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吕玉刚表示,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关意见。积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突出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在发展素质教育上取得新的突破,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育人水平,缓解校外培训热,防止增加过重课外负担。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