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县市 正文

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世博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以及本市当前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等相关情况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10-17 13:02

上海世博会正式运行2个多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卫生局针对高温、雷雨、黄梅天等复杂气候和大客流等情况,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力度,确保了世博园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一、世博园区医疗保障措施和情况

(一)医疗站和定点医院情况。截至7月19日,世博园区内5个医疗站累计接诊42301人次,占游园参观者比例的1.4‰左右。接诊患者中,外伤患者占16.5%,骨折患者占0.4%;轻微中暑患者占7.1%。

(二)园区内救护车现场急救和转运情况。园区内10辆急救车共出车3848次,救治转送3634人至园区医疗站,转诊1467人至定点医院,转送220人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三)园区出入口和中国馆医疗站情况。6月上旬起,市卫生局调派医务人员,先后在世博园区出入口开设了10个医疗点,目前园区出入口累计接诊8544人。调派3辆监护型救护车作为园区出入口转送病人的专用救护车辆。6月14日起,在中国馆又增设了1个医疗点,已累计接诊病人461人。

二、对园区内就诊信息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并提出防治建议

为做好园区内就诊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加强对传染病、食源性疾病、高温中暑等重点疾病的早期预警,争取发挥疾病监测“关口前移”的作用,市卫生局开发了园区就诊异常信息监测预警软件管理系统。对园区内5个医疗站的就诊情况开展实时在线检测,发现就诊异常信息及时预警,并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防治建议:

(一)引发外伤的原因分析和防治建议

人流的拥挤、争抢是造成碰擦、摔跤、挤压等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游客的注意力分散、身体疲劳等都易导致外伤。此外,部分外伤发生还与游客游园时穿鞋不当有关,穿高跟鞋或拖鞋的女性游客易发生扭伤、摔伤和脚部皮肤擦伤起泡出血,导致行走困难。骨折病人主要为早上入园时向热门场馆快速奔跑抢先占位过程中摔倒或人体疲劳且行走过程中注意力涣散所致。因此建议游客要文明排队,有序参观;参观时集中精力,谨防摔伤;注意休息,保持体力;合适穿鞋,预防脚部受伤。

(二)引发中暑的原因分析和防治建议

园区中暑主要与高温炎热天气、人流密集程度、排队时间有关。园区中暑病人的高发时段是每日12时至18时,女性中暑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建议在高温天气游园,应携带随身遮阳防暑物品,应注意涂抹防晒霜等防护用品。高温太阳直晒时段应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行走和排队。高温炎热天气,参观者要注意多饮水,游园要量力而行,合理分配体力。孕妇、儿童、体弱者、应尽量减少步行,在等候时间较长的场馆可预备小折凳。

(三)引发腹泻的原因和防治建议

腹泻的诱发因素较多。分析发现,气温升高,因腹泻就诊的人数也相应上升;部分中老年游客由于胃肠道不适应直接饮用温度较低的直饮水或冰镇饮料而造成的腹泻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因腹泻就诊的外地来沪游客比例较高,入园前即存在腹泻症状的游客比例也较高。建议游客:在烈日下长时间排队后进入场馆,应根据场馆内外温差的变化适当增加衣物。注意多饮水,建议以饮用矿泉水、园区提供的直饮水、含盐汽水和运动性饮料为宜,不宜大量饮用含糖碳酸饮料,更不适宜快速饮用大量冰镇饮料,尽量多喝温、热的水。高温天气不要携带易变质的食物入园,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在食用前须确认食物未变质。建议旅行社向来世博参观的团队告知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健康提示。

三、加强游园健康提示工作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大客流和暑期儿童游客逐渐增多等情况,市卫生局及时向公众发布一系列参观世博“健康游园、安全游园”的温馨健康提示,迄今共向世博参观者发布9次健康提示,提醒参观者注意预防中暑、提醒儿童游园注意安全防护、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游世博防护措施、梅雨高温季节参观世博注意事项等。同时,市卫生局每月上旬定期发布市民传染病防病提示。有关健康提示和防病提示同时在上海卫生信息网上公布,并在全市公交、出租、地铁等32000多台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滚动播出。

四、落实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措施

针对世博会期间季节性疾病的发病规律、人员流动带来的疾病输入风险,上海卫生部门抓住预防、预警、处置三个关键环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加强世博园区直饮水在线监测

在园区内设置了 30 个直饮水在线监测点,对相关卫生指标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园区内卫生监测人员每天对园区直饮水点进行全覆盖的快速检测。

(二)采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疾病监测预警

加强入境口岸的人员、商品、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严防境外传染病输入。在加强全市病虫害预防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世博园区及周边环境媒介生物密度监测、抗药性监测和病原监测和控制工作。

加强疾病监测预警,一是落实疾病监测常态管理措施,做好全市范围内传染病的日常监测和防控工作。二是把握国际和国内的疫情动态,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通报国内外疫情。三是构筑长三角各省市保障世博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联防联控格局,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

(三)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目前已经建立传染病、化学中毒等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实验室已具备开展387项病原检测项目、1159项卫生检测项目的能力。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对世博会参展国家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收集和分析,明确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对罕见传染病、毒物建立知识库,开展了人员、药品和技术储备。

五、下阶段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安排

针对世博会暑期高温和大客流等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下阶段世博保障工作,上海卫生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措施:

(一)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市卫生局已在各医疗站备足高温中暑救治药品,针对暑期园区儿童游客大量增加的情况,市卫生局组织儿童医学中心专家编写《儿科常见疾病现场处理流程》并发送至园区各医疗站。

1、联合气象部门开展园区就诊情况预测。市卫生局、市气象局联合开展气象因素与世博园区中暑、腹泻、外伤等疾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研究。根据运行前期两个多月时间积累的园区病例数据,选取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在预测模型基础上,市卫生局、市气象局从7月中旬起根据天气预测情况开展第二日世博园区中暑、腹泻、外伤人数预测试运行工作,提供给园区参观者服务中心、各片区管理部门,落实预防措施。

2、进一步做好健康游园提示。组织健康教育专家定期进入园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和完善园区内“安全游园、健康游园”宣传提示内容,使健康提示更有针对性。

3、落实医疗卫生保障力量的储备和增援。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储备医疗保障力量,在双休日、节假日、大客流和极端天气时,适时调拨园区外医务人员、救护车入园增援医疗保障工作。并根据园区实际需求情况,使这一措施成为常态。

4、继续做好园区内就诊信息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及时提出防治建议。

(二)落实园区和全市面上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1、加强世博园区直饮水在线监测。对园区内30 个直饮水在线监测点的相关卫生指标继续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

2、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加强就诊异常情况监测力度,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疫情。加强对园区夏季传染病流感样病例和腹泻病例的追踪、排摸和溯源,科学分析研判,及早识别疫情苗子,快速有效处置。不断提高监测敏感度,切实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社会面防控工作。继续在世博园区所在区和周边重点地区开展对监测点医院腹泻病例监测,同时,继续会同爱卫、教育等相关部门重点做好病媒生物、环境卫生整治和托幼机构暑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加强市民健康教育。巩固完善多省市、多部门联防联控,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卫生部、江浙两省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视频沟通,加强世博传染病防控形势分析,研究部署相应对策。同时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商务委等本市相关机构的沟通,加强口岸查验。在卫生部支持下,市卫生局还将与世博局、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合作,通过建立世博局官方网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链接,为国内外来沪观博旅客提供健康提示。同时,借世博契机,谋划国际大都市传染病防控工作。

3、切实做好病虫媒防控。市爱卫办于7月中旬起全面开展世博园区夏季灭蚊灭蝇活动;世博园区周边1000米范围联动结合,持续开展虫害消杀活动;全市面上抓住出梅时机,集中、深入开展灭蚊蝇工作。

(二)

在今天(7月21日)举行的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李忠阳介绍了本市当前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相关情况。

打造“健康世博、健康上海”是本市当前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重中之重。自世博会运行以来,本市各级健康促进委员会围绕这一重点,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一、深入推进“健康世博、健康上海”市民健康行动

“健康世博、健康上海”市民健康行动于去年启动,按照该行动的总体安排,近期市健促委主要做了3项工作:

1、继续向全市市民家庭发放健康支持性工具。鉴于2008、2009年已先后向全市所有家庭赠送了控盐勺、控油壶等健康支持性工具并取得可喜效果(注:市疾控中心在发放1个月后分别作了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居民控盐知识知晓率从发放前43%提高到74.1%,控油知识知晓率从发放前46.3%提高到85.1%;控盐勺推广使用1年后,被调查家庭每日人均用盐量减少了0.75克),因此今年6月初市健促委启动了为全市800万户市民家庭以及近20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和部队官兵发放“健康世博礼包”(内含1本《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知识手册》和1把健康腰围尺)的项目。《手册》由市健促办组织专家历时8个月完成编写,旨在指导市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整个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印制并以市政府名义赠送;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静安等9区已启动此项工作,预计本月底可发放350万份,10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并选取3000名对象于《手册》发放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从测评市民健康自我管理知识知晓率入手,客观评估项目效果。

2、开设“健康世博、健康上海——市民健康讲座”。年内,黄浦等10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区按照市统一要求,至少开设2场参与人数在150人以上的市民健康讲座,其它8个区县也纷纷开设市民健康讲座,各级健促委和相关单位还在社区开设不同规模的市民健康讲座,全年按计划将完成160余场。市民健康讲座邀请了杨秉辉、左焕琛等著名专家为市民讲授健康饮食、心理健康、吸烟与健康等各类知识,并约请“东方大讲坛”电视栏目实况转播部分讲座,同时印制讲座光盘发放到全市社区和部分健康单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参加各类市民健康讲座的市民已逾12万人(次)。

3、不断发展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从2007年5月起,市健促委要求全市社区、单位逐步建立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立6382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共有10.7万市民参与活动。今年,市健促委在确保小组设立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居村委的同时,鼓励政府机关、健康单位、健康场所组建员工自管小组,并尝试将健康自我管理引入社区文体团队。小组活动逐步转向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形成相应技能为目标的“健康自维型”活动,一些小组根据组员年龄特点和健康需求,推出运动干预、心理疏导等做法,有的还建立了“组员家庭用油用盐档案”,积极实践“四控一动”(控油、控盐、控体重、适量运动)理念。据对19个区县、203个居(村)委会、3482人的有效调查表明:组员对控盐勺和控油壶的使用率分别由参与小组活动前的43.0%、19.8%上升到61.6%、51.1%;组员每天吸烟超过5支的比例从参加活动前的11.8%减少到8.5%;78.1%的组员表示曾向3人以上传播过自己所学健康知识,15.8%表示传播过15个人以上。改变生活方式自信心的评分为10(满分)的比例由活动前的39.8%提高到47.7%。

二、全力推进《控烟条例》贯彻实施和世博园区控烟工作

自去年1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健促委会同各控烟监管部门坚持宣传教育和监管执法并重,有力推动了《条例》的贯彻落实,并坚持以“健康世博、控烟先行”为主题,促使世博园区控烟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宣教监管,注重科学评估,有序推进《控烟条例》实施工作。整个上半年全市控烟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形成浓厚的舆论引导氛围。各级控烟监管执法部门融宣传指导于日常检查之中,并逐步加大执法力度。市健促委还委托市健教所制定并实施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监测评估方案》。期间,市和区县健促委通过印发控烟海报、开展控烟展版社区巡展、刊播控烟公益广告、征集控烟警示语和控烟美术作品、召开控烟专题研讨会、分层分批开设“吸烟与健康”主题讲座、组织各类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等,加大控烟社会宣传力度。另外还广泛招募控烟志愿者近3.9万人,并采取实名制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千余名骨干力量组成的市级控烟志愿者队伍,明确职责任务,仅第23个世界无烟日期间就对14类禁烟(控烟)场所的4327家单位开展了控烟巡查和志愿劝阻活动。截至6月30日,各级控烟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73724家(次),责令整改1345家,整改到位1246家,立案处罚66家(其中警告65家、罚款1家,被罚网吧因逾期未整改被宝山公安分局罗南派出所依法处以罚款2000元)。监测结果表明,各类法定禁烟场所的控烟状况在《条例》实施后有明显改善,吸烟率由37.5%下降到28.1%,劝阻率从19%提高到51.9%,在禁烟场所内发现烟头、闻到烟味的情况明显减少。

2、加强内外联动,注重督促指导,持续推进园区控烟状况趋好。本届世博会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海世博局明确规定了世博园区内除指定吸烟点外其它区域禁止吸烟。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园区控烟工作,市有关领导专门就加强园区控烟工作召开协调会,至今已多次听取专题汇报、提出具体要求、跟踪进展情况。市健促办持续加大对园区控烟工作的社会宣传、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力度,和世博局相关部门联手采取措施、切实改进园区控烟状况。具体包括:一是积极开展园区内外的控烟社会宣传。新闻宣传部门安排电视媒体和公交轨道移动电视等播放园区控烟相关规定;印制大量禁烟标识、控烟温馨提示(桌卡等形式)张贴在园区餐饮、公共服务、厕所等相关场所;要求所有承担世博旅游接待任务的旅行社把宣传园区控烟规定、提醒参观者不要违规吸烟作为导游工作职责;浦东、黄浦、卢湾3区在管控区内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园区控烟规定,其中浦东新区专门制作了 2万把印有园区控烟规定的扇子发放给入园参观者。二是分步整改园区各指定吸烟区的设施。目前首批28个指定吸烟点的设施已进行更新改装,增设了凉棚、长凳等配套设施,园区还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视,发现故障及时维护;利用园区公共区域和展馆内的大屏幕、广播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播放控烟规定;加大对园区工作人员的控烟教育,并要求园区志愿者切实履行控烟劝导职责;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大对园区餐饮场所的控烟监管力度,严禁为顾客提供打火机等烟具。针对园区控烟力量不足的情况,市健促委已部署18个区县从7月下旬起分批安排300余名控烟志愿者在世博园区开展控烟劝阻工作。另外,市健促办还委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无烟上海”项目组于7月-10月期间对园区控烟工作开展监测评估。6月份的预评估结果显示,知道、支持园区现有控烟规定的被调查者分别为75%和92%;83%的受访者认可园区控烟工作总体情况。

三、继续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和病媒生物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世博会运行期间城乡环境清洁程度的不断提高、有效控制由病媒生物导致的各类疾病发生,市爱卫会(市健促委)坚持以“环境清洁日”集中行动为核心,动员市民职工、组织专业队伍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

1、多措并举、有效控制全市和涉博重点区域病媒生物密度。市爱卫办在组织开展全市性夏季灭蚊蝇活动的同时,加大重点区域病媒生物控制力度。先后向园区相关部门赠送3000册《病媒生物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指导、协调园区落实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并在18个区县组建病媒生物控制应急队伍,提高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同时组织园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3区5街道坚持每天开展小区内外环境的灭蚊蝇喷洒消杀工作,并采取安装防蚊闸等措施有效控制蚊密度。市疾控中心6月份全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当前全市病媒生物控制总体情况较好:鼠、蟑、蝇密度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2.5%、30.77%、40.8%,蚊密度与去年同比略有上升(但与5年平均密度相比下降6.52%);园区周边地区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2、城乡联动、深化爱国卫生清洁城市行动。继续以星期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为载体,组织爱国卫生志愿者、动员广大市民清洁环境,6月份以来连续4次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大规模环境清洁活动,以老式居住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各类绿地、背街小巷等为重点,开展了6500多个小区,3000多条背街小巷,12000多个中小单位的环境卫生突击扫活动,并组织3次爱国卫生大巡查活动,以巡查促整改,据暗访抽查了解,整改有效率达96%。

链接:

让市民拥有健康“金钥匙”

——上海健康教育形成一系列品牌,受到卫生部高度评价

“上海的健康教育工作政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形式多样,非常富有成效,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这是卫生部督导组日前来沪对本市健康教育督导后给予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本市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促进市民健康,深入普及健康知识宣传,力举措施,不断创新,已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健康教育品牌:

——组建“健康大篷车”。这已成为上海开展健康教育最具特色的一个项目。“健康大篷车”会定期开进全市17个区的社区和公共场所,打开车辆的拦板,即成一个舞台进行展演,其新颖的形式、科学的氛围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如今展演活动已举办了400多场,观众超过80000余人次,内容涉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爱眼日、健康素养、禁毒、夏秋季病防治、肿瘤早发现、脑健康、口腔预防保健、高血压及秋季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开设“名医健康大讲堂”。2008年初启动的名医健康大讲堂,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名医健康大讲堂”是由市卫生局主办、市健康教育所承办,邀请沪上60多名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每月1至2次定期到社区举办健康讲座,普及医学知识,引导市民建立“未病先防”观念。“大讲堂”通过融讲(专家讲授)、演(市民表演)、展(版面展示)、动(健康技能操作互动)、赛(知识竞赛、健康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于一体,至今已经举办了83场讲座。有位住在虹口区患有糖尿病的老太太在听了第六人民医院著名糖尿病专家贾卫平讲课后,激动地说:“我早就想听听贾医生关于糖尿病预防保健讲课了,没想到讲课送到家门口,太高兴了。”

——开设“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这已被广大市民誉为“生活的健康顾问”。据市卫生局介绍,市民凡有健康咨询,一拨“12320”就灵。每年测评,市民对“12320”热线电话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一天深夜,东方航空公司565航班的机长突然从万米高空致电上海市12320,称一位20多岁的女乘客在用餐时突然下颌骨脱臼,并出现呕吐情况。当时飞机正在太平洋上空飞行,而机上又没有医护人员,情况很紧急。接电后,“12320”咨询员运用培训学到的急救知识,通过电话向机组人员传授简单的急救知识。经过努力,女乘客脱臼的下颌终于在空中复位。

——设置专业健康教育机构。50年前设立的上海健康教育所,目前已是国内机构最为完善、专业人员配置最为齐全的健康教育基地,拥有近百余名职工,设立社会教育科、信息监测科等20个科室,全所职工平均年龄为39.9岁,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比例达88.5%,并拥有多名硕士和博士。该所注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理论与技能创新、注重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建设,并成立了以全国知名健康教育专家胡锦华的名字命名的“胡锦华健康教育工作室”,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为全面推进本市的健康教育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推进健康教育与国际接轨。上海是国内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该中心已成立二十余年,通过上海与国际社会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机会,通过合作研究和项目引进和实施,既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国际社会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与模式,又有效地推进了本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来源: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