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空心化严重 农村闲置宅基地达亿亩
2018年7月25日,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指出, 目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2017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39.7岁,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的比重为21.3%,农民空置的宅基地可以用于整治的有1亿亩左右。
农村凋敝的状况要加快改变。
原因是,目前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老龄化加剧。
2018年7月25日,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受到思想观念障碍、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城市偏向政策长期延续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三大困境。这包括: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方面。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安家落户,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三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从农村人口老龄化看,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017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39.7岁,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的比重为21.3%,农村呈现“年轻子女进城务工,年老父母留村务农”的代际分工模式, 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还带来了村庄“空心化”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村大量住宅长期闲置、宅基地浪费严重。
2001-2011年全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33亿人,但以宅基地为主的农村建设用地反而增加了3045万亩。根据刘彦随等研究,全国“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的综合整治潜力约为1.14亿亩。目前北京农村近八成村庄有闲置农宅,共约7.5万套,其中六成左右为整院落闲置,个别山区村闲置率高到15%以上。
此外,受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进程还形成了农村“三留守”问题。2017年全国农民工男性占比为65.6%,其中外出农民工男性占比高达68.7%,大量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这对农村老人赡养、妇女身心健康、儿童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另外农村生产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为主。第三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生产经营人员3亿人中,36-54岁占47%,55岁以上的占33%,35岁以下的只有19%。
上述报告也指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全国91.8%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7%,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