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全球普惠金融均面临的一项难题,它的难点有物理距离上的原因,但远不止于此。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往往出现在农村地区,因而金融聚合器(Financial Aggregators)在现阶段农村金融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CAFI”)院长贝多广日前在“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典型的农村金融聚合器的类型包含村级金融服务站、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代理商、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平台企业与金融监管机构搭建的平台等。
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日前,作为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重要阶段研究成果、年度行业报告《攻坚“最后一公里”——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在普惠金融领域,“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以下几个特征:空间距离远、金融服务不足、客户能力不足、金融环境差等。此外,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人群的发展能力与城市差别非常大,农村与城市的金融服务有很大的不同,很多金融服务必须要通过连接供给、需求双方的聚合器来完成。
贝多广表示,聚合器在金融服务对象与金融服务提供商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目前,有五种模式在触达边缘客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直营模式、代理模式、互助模式、数字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
“在各种模式中,金融聚合器在为金融服务供应商更好地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聚合器能够帮助金融服务商将服务能力传导到农村居民;另一方面,聚合器也帮助农村居民通过与金融机构更好的沟通而获取更多更好的服务。”贝多广表示。
报告指出,不管采取哪种业务手段,金融服务供应商都需要从观念上转变,回归初心,服务实体,把“最后一公里”当成“第一公里”。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寻找解决久悬难题的答案。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帮助客户提高金融健康,做到尊重和了解普惠金融客户,设计和提供适合普惠金融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并利用数字科技和创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其产品和服务。
总而言之,贝多广表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需要金融服务提供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业务模式突破瓶颈,也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开创普惠金融发展新局面。
世界发展报告:技术正在重塑企业及工作技能
日前,在“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世界银行集团撰写的《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世界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这也是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第一次在中国首发。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局长詹思敏(Simeon Djankov) 介绍了《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为“工作性质的改变”,并针对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可能代替人工劳动所引起的恐慌情绪,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未来人们工作性质的影响。
“技术正在模糊企业的界限并重塑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詹思敏表示,“高级认知”“社会行为”以及“能够预测适应能力”这三类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同时,詹思敏表示,技术对就业的威胁被夸大。随着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实际上在增加。《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从事非正规、技术含量少的工作,为这部分人群提供社会保障的问题刻不容缓。而技术进步以及基于技术发展起来的社交媒体,影响了人们对不平等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实际上,大多数新型经济体的不平等问题并未恶化,而是呈现缓解或保持不变的态势。
基于以上发现,《世界发展报告》建议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并为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创造新的财政空间。
贝多广认为,数字化技术引起工作性质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契约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劳资关系。例如,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与平台的劳资关系不一定是传统固定工作关系。基于固定劳资关系的传统社会保障模式将不再符合时代潮流。创新社会保障模式以适应新的工作性质成为了普惠金融的新课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