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农村 正文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农村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1-08 21:20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各类人才短缺等难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闫坤7月25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同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

  新时代背景下,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闫坤表示,应始终抓住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标志和实施路径,采取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

  该《报告》同时发布了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及中国农村发展指数测评报告。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体制机制保障与政策性供给四个维度29个指标构成。《报告》显示农村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农村发展水平继续稳步提高。2016年,中国农村综合发展指数达到0.677,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0.028。生活水平维度对总指数的增长贡献率最大,达到39.3%。而城乡一体化维度的贡献率出现大幅下降,在总指数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6%。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维度发展失衡有恶化倾向。2016年,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生态环境(0.168)、城乡一体化(0.158)、生活水平(0.137)、经济发展(0.116)和社会发展(0.099),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的发展失衡趋于恶化。

  农村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生活水平提升。2016年,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总指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生活水平维度的提升。

  地区间差距有所扩大。在省级层面,农村发展整体上呈“两端分化、中间趋同”的分布特征。2016年,农村发展水平最高的五个地区总指数平均值为0.942,农村发展水平最低的五个地区总指数平均值为0.539,两者之比为1.748,地区间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出现扩大。

  维度间发展失衡在东北与西部省份更突出,但普遍趋于缓解。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