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吉林大荒地完美“蝶变”:从这里一瞥中国农村的未来
中新网吉林1月24日电 (记者 苍雁)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曾在其所著的《东北游记》中写到:“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迈克尔·麦尔所提到的“荒地”,就是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的大荒地村。这里曾是大片的荒地,故得名“大荒地”。而如今,大荒地已成为中国知名的粮仓,并如迈克尔·麦尔所言,逐步“蝶变”成新农村的样板。
51岁的麻钢英是大荒地村五社村民。此外,麻钢英还有另外两重身份。“我们家里的6亩地流转了出去,每年有近一万块钱的补偿。”麻钢英和村里绝大部分村民一样,把土地流转给本村企业“东福米业”。
麻钢英并未因此而脱离土地。“我和丈夫又从东福米业那里承包了60晌地,由我们来打理,种的粮食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会再收购。”按照麻钢英的说法,这样的“承包”方式可使他们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机械化插秧省去大部分劳动力 穆瑞 摄
而农闲之余,麻钢英在米业打工做保管员,也会有不低的收入。无论哪一种身份,都让麻钢英觉得“未来可期”。
东福米业董事长刘延峰也是地道的大荒地村人。2010年,大荒地村和东福米业开启“村企共建模式”,成立农业种植公司,流转村民土地,开展集约化种植经营。
“现在种植面积有4000公顷,大部分都来自土地流转。”刘延峰说,2011年,大荒地村实行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在保证农民自愿和土地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到专门的种植公司,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管理、机械化耕作。
这让传统“靠天吃饭”的大荒地村农民收入模式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农业收入外,土地流转金、雇工薪金、社会保障金及村集体经济福利金等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50岁的冯巧霞也将家中7亩土地流转,并在2013年搬进企业所建的“农民新居”。每天早8时,冯巧霞会乘坐公司的班车穿行在稻田间,从新居到公司,仅有10分钟的车程。在公司,冯巧霞的日常工作是负责食堂卫生、宿舍和生活区的管理。
“现在不种地了,就在企业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块钱的工资。”冯巧霞说。
每逢秋季,千亩稻田金黄一片。 穆瑞 摄
集中居住后,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大荒地村建设了老年公寓,并配套建设了医疗服务中心,68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到老年公寓租住。
在“大荒地模式”带动下,孤店子镇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领跑者。完善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低空旅游观光等立体式、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孤店子镇党委书记米栋军还特别提到,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孤店子镇已经成功利用稻米加工的碎米生产有机米酒、米醋和米饮料,利用稻壳生产机制碳棒,利用米糠生产绿色饲料,通过绿色饲料实施绿色养殖,畜禽粪尿制作有机肥及生物菌肥,用于有机水稻种植。
“以地热温泉、雾凇冰雪这些自然资源为基础,孤店子镇还开发了地热温泉、冰雪海洋娱乐及低空观光旅游。”米栋军说,目前,孤店子镇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务和休闲度假游目的地。
从抓农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土地流转到推动农业现代化,再到走新型城镇化,孤店子镇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独特之路。
位于温泉内的植物园结出新鲜的蔬果 穆瑞 摄
实际上,孤店子镇可以看作是农业大省吉林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林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产业融合推进农村电商网络建设,形成了村淘、开犁、云农场等多种业态和“一村一品一电商”模式。同时,也形成了私人订制、会员配送、社区直营、共享农场、阳台菜园、创意农业等多种经营模式。
“大荒地模式”的成功,让很多年轻人重新回到村里。2017年初,“90后”谷晓峰放弃上海的高薪,来到大荒地,成为东福米业最年轻的“高管”。“我现在知道了一粒稻米是如何长成的,也看到了旧农村正向新农村演变。”自幼生活在孤店子镇的谷晓峰,此时很想在这片土地上“搏一搏”。(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