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中国三十年来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7年,农村改革开始起步,农村发展步入第一个“黄金阶段”; 1988-1997年,农村改革脚步放缓,农村发展进入相对“停滞阶段”;1998年至今,农村改革迅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深化,农村发展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阶段。本文以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为线,对农村改革的几个重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展经验,剖析深层次原因,以期为今后制定相关农村整改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改革;制度创新;农业结构调整
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广大农村经历了从凋敝村落到整洁村容的巨变,中国的农民从改革开放前温饱挣扎的贫困线走向今天幸福的小康生活。本文从时间惯性的角度,全面纵观这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发展,试图通过回顾发展历程来总结今后农村改革的工作方向,为今后的农村改革工作以前瞻性的评述。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这场新时期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深入总结历史经验、观察世界形势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建立。但是,如何在一个经济基础非常落后的国家上建设社会主义则成为摆在新中国缔造者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这三十年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我们曾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套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利用十年时间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严重地束缚和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而这一系列的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在中国的农村,集中体现在中国的农业问题上,人民公社时期的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启动农村制度的改革。
中国人口众多,如何满足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农村6亿多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是我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的重心。在此二十年间,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对其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见解。但由于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这种探索中的正确认识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变得极其严重。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总结我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敢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