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企业 正文

三一重工:中国制造企业征战海外的“排头兵”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8-10 04:01

11月16日,2017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将在长沙开幕。届时,三一重工重起事业部研究本院院长冉隆强将出席,与相关专家论道,共话中国制造的发展与未来。跨投会启幕的前夕,笔者来到位于长沙经济开发区的三一长沙产业园,寻求中国制造领军企业顺利摆脱行业颓势,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的原因。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三一重工的厂房内,也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挖机、泵车、起重机等机械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投产中。工人们打起精神,马不停蹄地赶工。这番情景,过去五年间,其实并不多见。

过去五年,是“中国制造”困难的一段时期。相比高峰,整个行业规模缩水近70%,业内称之为“断崖式”下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几年后,中国的制造业逐渐呈现回暖的迹象。作为制造行业的“领头羊”, 三一的业绩报表无疑给整个行业打了一支“兴奋剂”。2016年三季度以来,三一的工程机械产品持续复苏。尤其今年以来,受益于“一带一路”、设备更新、基建等因素,三一主营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月31日,三一重工发布2017年三季报称,公司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81.5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70.8%。

三一重工国际总部总监周万春坦言,企业顺利走出低谷,其中一个应变策略是停止依赖单一国内市场,转而拓展国际市场,加强风险抵御能力。在抢滩“一带一路”市场大战中,三一迅速在沿线建立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如今的三一,可以说已经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首屈一指的代表。

15年开拓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表现抢眼

说起三一的出海之路,要从2002年算起,到现在整十五个春秋。三一的国际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02年第一台产品出口到2005年,主要为产品出口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05年至2009年为建产业链和研发制造基地阶段;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进入全球本土化阶段。

三一重工在“走出去”的过程,2012年是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三一斥重资收购国际混凝土巨头企业德国普茨迈斯特,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引起巨大轰动,在业内被称为“龙象共舞”的战略布局。正是这场布局,让三一重工的国际化战略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其品牌形象的国际化也变得更加实际。

三一重工的海外布局,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不谋而合。三一普茨迈斯特在土耳其、比利时、西班牙、俄罗斯有制造工厂,而三一重工在国内的新疆、北京、沈阳等地设有产业园,三一重工的布局形成了从东北到远东、西伯利亚、蒙古这条线,就像古时的传统丝绸之路的路径。

不仅如此,三一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初具雏形。目前,三一重工在上海临港、珠海、湖州等地设有工厂,可以方便地保证产品的供应和货物的周转。

正是 “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推动,三一的国际化战略得以快速实施,他们与中国工程机械施工企业一起“抱团出海”,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深耕沿线市场,使国际化版图越来越大,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2015年,三一实现跨越发展,海外销售突破百亿元。2016年,海外销售领跑行业,各项指标实现翻番。今年上半年,三一国际业务稳步推进,实现国际销售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长25.9%,领跑行业。同时,在国家信息中心首次评选的《“一带一路”企业影响力50强榜单》中,三一成为上榜的工程机械企业。目前,三一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50余家海外分公司,在迪拜塔、中老(中国-老挝)铁路、里约奥运场馆、印度帝国大厦、埃塞阿达玛风场等一大批重大国际工程,随处可见三一设备的身影。

严把质量关 实现抱团出海

2014年7月23日,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视察三一新疆产业园,嘱托三一:“要成为‘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在重点国家做出样板来。”

如何才能不负重托,完成把三一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的使命?在三一集团内部,对此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那便是“靠质量取胜”。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说:“我们要用极高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去改变中国产品的世界形象,并且把中国的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谈及三一重工目前在海外市场的全球竞争力,三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段大为在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时也表示,三一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始终将“工匠精神”贯穿其中。段大为强调,他个人理解的“工匠精神”,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质量意识,总的来讲就是要精益求精。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对“中国制造”品质的低估。周万春曾提到,“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和地区,当地精英阶层接受的是欧美教育,更认同欧美品牌。

面对这类不可避免的质疑,三一在早期施行国际化推广时,首先通过产品租赁来推广品牌。当海外客户在不了解三一品牌的时候,先将产品租给他们体验,等客户觉得可靠的时候,就会树立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了严把质量关,抱团出海也是三一重工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另一重要原因。周万春说,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仅仅依靠单打独斗是很困难的,需要更好地抱团出海或借船出海,依靠国家政策更好地实现企业国际化。

不负重托,扛起“中国制造”出海大旗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估算,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在10.6万亿美元以上。鉴于此,在业内看来,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中“中国制造”征战海外的排头兵。

在这轮发展浪潮中,三一重工制定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的长远战略相结合的总体目标:以装备制造为核心,实现产能升级;以新能源开发为抓手,寻求重大突破;以湘企联动为落脚点,实现合作共赢。

与此同时,三一还设定了企业“11123”五年经营目标。即到2022年:实现100亿美元海外销售额,其中60%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建10家工厂或研发中心;在10个以上“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成为数一数二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200个以上重大项目或标志性工程建设。

“接下来,我们会紧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把握契机,在有潜力的国家加大资源、包括人力、代理商等资源的布局。”对于三一重工国际化的未来,三一的管理层表示充满信心。

相关动态: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