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企业 正文

武汉民营企业有“三缺” 补短板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1-07 01:34

武汉民营企业有“三缺” 补短板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图为:1月4日下午,政协小组讨论中,肖敏委员发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1月4日,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认为,武汉民营经济缺规模、缺实力、缺特色,需营造更良好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对标先进,武汉民营企业有“三缺”

2018年,市政协常委、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薇实地走访了全国多省市民营企业。根据她的观察,武汉市新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在互联网服务、智能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涌现了一批新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湖北4人上榜,其中3人来自武汉。然而,对照先进城市,武汉还存在不足,且存在“三缺”问题:

缺规模。武汉个体经济发端早,但是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6月,民营经济107.5万户,仅相当于同期深圳的34.4%、上海的48%、苏州的77.4%;私营企业40.9万户,仅为上海的23%、深圳的22.7%和苏州的71.4%。

民建武汉市委在集体提案中也指出,民营企业缺大少强,对外竞争力较弱。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市涌现了茅永红、刘宝林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但整体水平还是较为低下,优秀企业家数量仍较少。

缺实力。截至2018年6月,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2.93万亿,仅为深圳的14.23%、上海的22.63%。入围民营经济500强的企业平均排名靠后,多数排在300至400和400至500名区段,缺少“航母级”企业。

缺特色。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四新经济偏少。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势大”却“力薄”,在全国“互联网+”领域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

民建武汉市委的集体提案也提出,武汉市部分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虽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很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规模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帮助民企开“三门”

市政协委员朱留峰正在创业。去年10月,公司计划将一个项目落户宁波,经当地区长办公会研究后,形成了会议纪要,但暂未签约。正待签约时,该区长突然调离岗位。担心项目难以推进的朱留峰四处打听,多名政府官员的答复都是“一诺千金,项目一定会落实”,一个月不到,项目即顺利签约。

“过去在武汉,曾遇到过前任批准的项目,新官不予执行。沿海地区和对民营企业主动服务的意识,值得学习。”朱留峰说,近年来,武汉的营商环境也在发生积极变化,期望对民营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2019年,如何力促营商环境优化,应是各级政府主要着力点。”邹薇说,从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来看,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并不理想。她建议,应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帮助民企“开三门”,即打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学习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广东“一门一网式”五级联动等经验,对民营企业实行管家式服务。

有政协委员建议,应建立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建立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营商环境评估小组,对武汉市营商环境进行定期评价,提出整改意见,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降低企业成本,助力民企搬“三山”

“武汉民企规模小,相比深圳而言,我们经不起风浪。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为民企减负,提振企业家信心。”该市政协委员赵国成说,放眼全国,民营企业创造了65%的专利、85%的创新产品,完成了90%的就业。只有为民企发展释放空间,减轻压力,未来才会诞生更多优秀企业和更多颠覆类产品。

在工商联小组和经济、农业小组,政协委员们踊跃发言讨论。市政协委员陈彩容、耿汉平反映,有国企拖欠民企债务,长时间不还,导致民企经营困难。不少政协委员建议,应及时清理兑现政府和国企拖欠民企债务,最好能出台地方法规,设定最高还款期限,同时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双向信用机制,营造公正透明法治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邹薇认为,搬离“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项降成本政策落地、落细、落实,降低民营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费负担。“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要从企业开办到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让企业感受到优化。”

民建武汉市委集体提案认为,武汉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应该利用自身机制灵活和产权明晰的特点,大胆地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以创新技术为基础,以企业产业化的转化为平台,以市场价值实现为导向,借助股权激励的手段实现发展资源的整合,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