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法治 正文

创新驱动 打造青秀法治名片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5-03 23:33

何大爷将“为民办案的好律师”锦旗送到法律援助中心 通讯员 汪茫 摄

青秀区荣获多个荣誉称号 通讯员 孔德亮 摄

  开栏语

  维护法律扬正气,无私援助为弱者;青秀山公安分局“重案六组”多年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平安青秀建设过程中,青秀区政法系统的每一个单位或部门都在不断创新,让平安青秀建设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为建设“和谐青秀”“美丽南宁·宜居乡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即日起,本报记者将深入采访,通过系列报道的形式,为您讲述一个个平安青秀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介绍他们推进平安青秀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真的要感谢你们,法律援助实实在在是困难群众的坚强后盾。”5月22日一早,65岁的市民何大爷步履蹒跚地来到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何大爷真情流露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这是获得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援助的众多受助者中的一个缩影。目前,青秀区设有1个法律援助中心、2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07个行政村(社区),均配有法律援助联络员,法律援助渠道全面畅通,可为辖区群众提供“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扬正气:维护受援助人的合法权益

  近日,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刘圩镇那救村受援助人梁某家中慰问,并与援助律师一同开展案件回访工作。在本次回访慰问活动中,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及援助律师仔细询问了当事人梁某的身体恢复情况、家庭近况,及该案判决以后的执行情况。梁父感动地说:“感谢法律援助,感谢政府,感谢龙律师,真的给了我们家很大的帮助!”

  事情还得从2014年4月3日说起,受援助人梁某和同学李某一同搭乘何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往刘圩街方向行驶,途中由于何某驾车操作不当,摩托车失控而导致原告梁某严重受伤,至今仍处于重度昏迷状态。事故中的3人均系未成年人,梁某入院后,李某支付2万元、何某父母支付1.5万元后便都不再支付任何费用。巨额的医疗费用对原本贫困的梁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走投无路的梁父至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的工作人员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具有丰富交通事故案件办理经验的龙律师为其代理。2016年10月30日,该案件经过多次开庭及质证,青秀区人民法院判决侵权各方当事人赔偿梁某各项费用共计139万多元,较好地维护了受援助人梁某的合法权益。

  表感激:受援助人给法律工作者送锦旗

  今年5月22日一早,65岁的何大爷给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送来一面印有“为民办案的好律师”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向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承办该案件的李律师表示感谢。何大爷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真的要感谢你们,法律援助实实在在是困难群众的坚强后盾。”这感人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事情发生在2016年11月11日,何大爷被张某驾驶的小轿车撞伤,经交警及法院多次组织调解,双方的赔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在茫然无助的情况下,何大爷来到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立即办理相关手续,安排值班律师告知其应有的诉讼权利,对可能获得的赔偿金、医疗费等数额进行核算。李律师了解案情后,多次往返于交警与保险公司调查取证,积极与肇事司机进行协调。经法院开庭调解,该案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对方一次性给付何大爷各项费用共计1.2万元。至此,何大爷通过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青秀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韦薇介绍,近年来,涉及老年人、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案件,中心开辟“当日申请、当日审批”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一是针对特殊群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办理;二是对于符合条件的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的案件,将简化审批程序;三是开设“12348”法律援助咨询专线,为特殊群体畅通维权渠道。2016年以来,中心办理民事案件658件,挽回经济损失430余万元,充分发挥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优势,让更多困难群众打得起、打得好官司。

  谋实务:拓宽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青秀区是南宁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在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中,青秀区在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建设中,不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建设新模式。

  2016年,青秀区完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南阳、伶俐、刘圩、长塘、新竹等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今年将继续打造南湖、建政、中山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承载了青秀区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司法行政主要职能,设立“零距离”办事窗口,由司法局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法律服务团队,通过窗口引导,为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法律服务,使群众能享受到“一个大门进来、一个窗口接待、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法律服务,打通了青秀区法律服务惠民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青秀区司法局局长唐蓓介绍说:“我们致力打造法律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从城区到街道、乡镇,再到社区、村都有服务平台渠道,解决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青秀区设有的1个法律援助中心、2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07个行政村(社区)均配有法律援助联络员,法律援助渠道全面畅通,可为辖区群众提供“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青秀区在107个行政村(社区)中配有一村一社区一个法律顾问,通过这样的覆盖面让辖区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同时通过“掌上司法一通”互联网+法律服务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及时发布,把整个青秀区的法治名片打造得更加充实丰满。

  创品牌: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基地

  2015年,青秀区建成了南湖“水润大地”法治文化园、津头街道桂雅社区法治宣传园、仙葫学校法治宣传基地,在各镇(街道)、仙葫开发区安装了电子法治宣传屏,得到市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和支持,营造了“绿色法治”的社会氛围,并通过说唱、小品、魔术、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以文艺宣传法律知识,以文艺传播法治文化。

  2017年,青秀区将以民主法治品牌为契机,推进刘圩镇团黄村、长塘镇天堂村巴兰坡法治文化村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村推进的综合示范村项目,在融入法治内容后,长塘镇天堂村巴兰坡将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法治文化教育的文化胜地,实现法治文化品牌效应。

  创新驱动:打造青秀区的法治名片

  近年来,青秀区不仅荣获了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还先后荣获了“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城区”、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全国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等260多项国家级和区、市级荣誉称号。

  对此,唐蓓局长介绍称,援助中心的每一项工作都从最小的基层细胞抓起,然后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将为民办实事的思维融入到每一个司法人的心中,他们能够真正地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办,能够心贴心地去解决一些事情。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