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年,悠悠岁月、风风雨雨雕刻了他的面容,斑白了他的鬓发;六十余载,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丰盈了他的学术生涯,铸造了他的法史人生。访谈中,他坐在那里,质朴素淡,宽容地微笑,音调和煦却坚定,带着循循善诱、传道解惑的润物之音。
他是温厚长者、严谨学人、法史大家,他是张晋藩。
“中国法制史学是一座宏伟的科学殿堂,我已经望见了这座殿堂的门楣,正在载欣载奔。”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张晋藩就与中国法制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余年来,他的工作与生活、思考与写作,也都是围绕着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展开。从1979年到1998年,历时19年,十卷本的《中国法制通史》在他的带领下编写完成,成为法律史学世纪之作。
“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到外国去学习中国法制史”,作为新中国法制史学的奠基人,他将把中国法制史的中心牢固建立在中国作为历史使命。“不敢有一点偷懒,也不敢有一点自满”,他泼墨于中国古代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史等诸多领域,夙兴夜寐,开风气之先。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可以使民族增强自信心”“5000年从未中断的历史,是惠于我们最大的财富”。讲到动情处,先生的喉咙微微颤抖,眼中是化不开的笃定与自豪,见之动容,闻者振奋。他主张“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也要回头看”,他带我们回顾中华法系的繁荣,为我们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形成的原因与特点,领我们追溯以民为本、诚实信用、天人合一等中华法文化的精粹。
他关注着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展,认为这项改革“既吸取了历史的经验,也吸取了近几年反贪腐成功的经验,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需要”。早在2007年,他就撰写了《中国监察法制史稿》一书,以后又主编了几本有关监察制度与法制历史的著作。访谈中,他为我们细细梳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的源起与变革,讲授御史出巡对遏制腐败起到的重要作用,讲述监察御史不畏权贵的历史故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作为一名老党员,先生高度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拳反腐取得的成果,在为广大党员干部题写寄语时,欣然写下“牢记入党初心,永葆进取精神”这十二个字。
如今86岁的老人,阅读需要用七倍放大镜,仍然每天坚持工作至少四到五个小时。“书生珍重翰墨事,愿留文字在人间。”这,就是一位饮誉学界的法史大家的情怀。(鲍爽)
+1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