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遠縣以鄉風文明為抓手,結合精准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大力開展“移風易俗除陋習,崇尚節儉樹新風”活動,全縣城鄉逐漸告別奢華喜事、人情攀比等不良習氣,取而代之的是“厚養薄葬盡孝道”“文明公益比不停”等向善之風。
倡導新風尚
“婆婆也是媽,連著我和他,給了他生命給我一個家……”伴隨著飽含深情的音樂,舞台上三名兒媳挽起袖子、單腳跪地給婆婆洗腳,台下觀眾感動落淚。這是近日安遠縣長沙鄉長沙村舉辦的鄉風文明文藝晚會上的一幕。
改陋習,思想轉變是前提。該縣將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以鄉村舞台為載體,結合送戲下鄉活動,編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移風易俗等內容為主的採茶戲曲目進行演出。同時,組織先進典型道德宣講團,深入村庄農舍開設“道德講堂”。此外,在各村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繪制主題文化牆,實現村村有文化陣地。目前,全縣共繪制文化牆5.82萬平方米,在鄉村形成一道道獨特的“文明風景線”。
樹立新標杆
高雲山鄉登豐村貧困戶肖邦偉,年幼喪父,大哥患有先天性疾病,母親已到耄耋之年,全家生活全靠他一人。十余年來,通過進廠務工、種植臍橙、當建筑小工等,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村裡蓋起了兩層小樓房,被村民稱為“最美脫貧哥”。他的先進事跡通過廣泛宣傳,在安遠縣家喻戶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該縣結合精准扶貧工作,大力開展“智志雙扶”活動,廣泛宣傳鄉風文明政策和脫貧攻堅示范典型,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此外,結合贛南新婦女運動的開展,在各鄉鎮成立婦女小組,固定每季度一培訓、每月一會,對“清潔家園”“最美家庭”等實行組級周周評、村級月月評,並給予授牌表彰。目前,該縣已評選文明家庭360戶,評選先進鄉風文明個人120余名,開展各類典型評選活動200余場(次)。
煥發新氣象
跳廣場舞、演採茶戲、敲鼓拉二胡……鶴子鎮半逕村民廣場常常熱鬧非凡。“以前我們的業余生活就是打牌,現在村民沒事就約到一起跳舞、唱調子呢!”村民李彩香告訴記者。現在的她,每天晚上和同村人一起跳廣場舞,生活有滋有味。
要實現真脫貧,首要的就是精神脫貧。該縣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將每個家庭的衛生清潔、鄰裡相處、參與公益、致富創業等內容納入集中評議,並將結果在各村以紅黑榜的形式公示。今年以來,榮登“紅榜”的人數由春季8600余人上升到秋季的1.6萬人,列入“黑榜”的人數由春季8700余人下降到秋季的1000余人。此外,針對農村存在的打牌賭博、封建迷信、好逸惡勞、不履行贍養義務等問題,該縣組織開展“送法下鄉”“法治進村”“法治進校園”等系列普法宣傳活動。今年以來,該縣共開展普法活動130余場(次),開展集中整治行動53次,依法處理相關人員25名。(唐麗琴 記者 鄢朝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