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民族工作;认同;民族问题;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关系;复兴
作者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进民族工作法治化,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植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发展,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
使命意识就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环环相扣的链条。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问题意识就是针对当前民族团结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包括民族团结在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局势和严重的挑战。环顾当今世界,民族的纷争和分裂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不稳乃至战乱纷争的根源。审视当今中国,也存在着显在的或潜在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会一盘散沙乃至分裂。必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深层次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要使全体中华儿女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中华民族和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具体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具体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中国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