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下面依次对这三个问题谈些自己的认识。
一、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而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法治中国的理论,简称“法治中国论”。“法治中国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即:一个统领概念、一组理论纲要、一套思想体系。
一个统领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了“法治中国”这一概念,并将我国法治建设的纲领确定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由此法治中国成为我国法治话语体系和法学理论体系当中最具有渗透性的统领性概念。法治中国概念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会感到它的包容性越来越丰富。
一组理论纲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有关法治的专题讲话,法治中国理论纲要可以概括为12个方面: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治化;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民守法,开辟依法治国的新理念,谱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篇章;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宪法的统领下领导立法、保证司法和执法;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改革要于法有据。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一套思想体系。我认为其初步形成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关法律和法治的理论要素几乎全部覆盖。例如法治的本质、法治的价值、法治文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法治与国家治理、法治与社会治理、权力监督制约等等。二是全面、科学地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当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基本问题。如: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专政、政策与法律、法律与导致、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等。法治中国思想体系初步形成后,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纲要和思想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完善,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鲜明的理论指导。
二、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可以从时间定位、模式定位和改革定位三个视角来研究。
时间定位:以“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通常讲的“两个一百年”,即一个到2020年,一个是到2049年。
在模式定位上,以法治模式转型和法治现代化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注重三个转型:一是更加注重法治发展模式的转型,从法治国家转型为法治中国。这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拓展与升级。建设法治国家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层面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而建设法治中国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不仅要建设法治国家,还要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政党,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二是从法律之治转型为良法善治。所谓良法善治就是要把法治的价值充分体现到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当中。三是从法律大国转型为法治强国。这个转型是法治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型,是中国法治转向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改革定位上,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现代化。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在法治建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可以概括为四项基本要务,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八个工作重点,即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统一有效实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文明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依法治理与依法自治,建设法治社会;依法规范权力,实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法治化;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大局,加强国际法治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法治环境。
(原标题:法治中国成为统领性概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