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他分析,这些毛病可谓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精神萎靡的衰弱症,与法学研究者自满、保守、脱离社会生活、忽视法律学理研究。这样的随笔郝铁川曾经出过三本:《法治随想录》《法律是一种生活艺术》《法治沉思录》,《法治随想录——法治如何变革中国》(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 10月版)是第四本。如果按内容归类,有人权、民主、东西法律文化差异的比较、司法体制改革、权利义务以及中国法治道路建设。以现代法治思维方式审视国学“圣贤崇拜和权力崇拜,导致经学思维方式压抑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权力缺乏约束”,第二辑从中国年龄文化、家文化、中华礼仪、民间谚语等方面,反思了中国文化与现代法律精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乱世无法治、贫困无法治、愚昧无法治”。
关键词:法律;国学;依法治国;司法体制改革;生活;学术;随笔;法治随想;法学界;文化
作者简介:
1948年,杨兆龙教授在《新法学》月刊第1期撰文分析,当时的法学界存在法学内容的陈腐;研究范围狭窄;机械地看待法律,而不顾法律的目的;法律简介的肤浅;创新能力薄弱五种毛病。他分析,这些毛病可谓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精神萎靡的衰弱症,与法学研究者自满、保守、脱离社会生活、忽视法律学理研究;法律教育落后;一般人不重法、不尊重法律专家等脱不了干系。
思想比学术更重要
上述病症在今天的法学界并未消失。郝铁川教授一针见血地提出,法学界的论著分为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四类。其中,第一类为最佳状态,但极少见;第二类尚未融会贯通,或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第三类肤浅而不造作;第四类则是学风不正、故弄玄虚的骗子。他认为,学者的使命是贡献学术和思想,思想可能比学术更重要。与其写一些脱离现实的论文,不如坚持多写随笔,因为,随笔是方便记录思想碎片的载体。这样的随笔郝铁川曾经出过三本:《法治随想录》《法律是一种生活艺术》《法治沉思录》,《法治随想录——法治如何变革中国》(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10月版)是第四本。
与前三本相比,这部随笔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处理,每篇均添加了小标题,并以一个词语统领全文,便于读者清晰掌握文章主题,编排上显得清新雅致,增添了不少阅读趣味。全书共分三辑:我们能从西方学到什么、中国的法律智慧从何处来、中国法治该往何处去。如果按内容归类,有人权、民主、东西法律文化差异的比较、司法体制改革、权利义务以及中国法治道路建设。
第一辑中,作者开篇谈论尊重,提出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而宽容源于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只要秉承“法律是普通人的良心”这一理念,人人就会平衡情、理、法之差别,进而实现法律与生活的和谐。书中主张,人权应成为法律的终极关怀,忘记这一点,法律就会变色,人就会变质。书中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角之一克伦威尔为例,阐述了强人政治不可取的道理。“克伦威尔缺乏理论指导,是因为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没有给他提供如何构筑新的国家机器的理论和方案”,直到1689年洛克《政府论》两篇的问世,英国资产阶级才有了自己成熟的建国理论体系。
以现代法治思维方式审视国学
“圣贤崇拜和权力崇拜,导致经学思维方式压抑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权力缺乏约束”,第二辑从中国年龄文化、家文化、中华礼仪、民间谚语等方面,反思了中国文化与现代法律精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比如,针对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认为如果不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辨析工作,可能会伤害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体而言,儒家信奉性善论,有的用泛道德主义思维处理问题,是一种“内倾文化”而忽略外在约束;而现代法治则重视用法治约束人性之恶;儒家主张义务本位,而现代法治正好相反,它保障权利,抑制公权;儒家重视礼制、礼仪、礼教,而法治主张人人平等。作者倡议,应以现代法治思维方式审视国学、传播国学,找到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结合点。
“乱世无法治、贫困无法治、愚昧无法治”。第三辑是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这部分内容首先关注特权,提出要正确把握法治方向,充分发挥法治作用,运用法治促进改革、进行反腐。新时期反腐任务艰巨,重温董必武“党员犯罪,加等治罪”的提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党的大公无私,意味着决不允许在社会上有特权阶级。推而广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知道首先是把执政者自己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治国主要不是对付别人,而主要是管住自己,关键是约束国家公权力的运用。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
对于公众关注的司法体制改革、法院执行难等问题,作者也在书中发声:重大改革一定要于法有据。即:先立法或修法,再改革。尤其是以法律职业人为核心群体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更应以身作则。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树立司法权威从三方面抓起:第一,建立健全维护司法权威的职业保障制度;第二,加大宣传优秀法官人物的力度,防止因少数司法腐败现象而将整个法官群体妖魔化;第三,在媒体上加大曝光违法扰乱法庭秩序、侵犯法官职权和生活的人与事的力度。他认为,当前法院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人口结构还不是成熟法治所依赖的“橄榄型”。
该书作者以努力做一个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的法学通家为学术目标。总的来说,这部法治随想录以所见所思为素材,小中见大,发人深省。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更加重视学者这类文章。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