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枪支暴力,美国社会难以迈过的门槛(国际视点)
本报驻美国记者 高 石 廖政军 张朋辉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4日
21
版)
12月3日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圣曼努埃尔体育场,民众举行烛光悼念会,哀悼2日枪击案的遇难者。图为一名小女孩手举为遇难者制作的纪念卡。
“美国应通过立法实施更严格的控枪,国会两党议员应采取行动堵上枪支管理漏洞。”这已经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次敦促国会通过更严格的枪械管控法了,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发生后,他再次呼吁实施更严格的购枪背景审查。
然而,相关控枪法案始终未能获得通过,枪支暴力俨然成了美国社会难以迈过的门槛。分析认为,美国将面临恐怖主义与枪支暴力相结合的新威胁。
发生重大枪击事件后,总会掀起一股购枪高潮
12月3日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一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不同年龄、肤色的数千名民众汇聚于此,神情肃穆。本报记者看到,人们手捧一盏盏火光跳动的蜡烛,或举着一张张标语牌,上面写着“停止杀戮”“渴望和平”,为在那场血腥屠杀中不幸罹难的无辜生命默哀。
这样悲情的画面却依然无法改变美国由来已久的“控枪”问题。据统计,美国今年平均几乎每天都有枪击案发生,这虽然使“控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也正因为枪击案频发,美国人变得更倾向于拥有枪支了。
每当发生重大枪击事件之后,美国就会掀起一股购枪高潮。枪击案与拥枪自保已形成了一种循环现象。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提供的数据,今年“黑色星期五”(即11月27日)当天,为购枪而接受背景审查的人超过18万人,创下单日最高纪录。在过去三个月内,美国枪支销售量上升15.2%,销售金额达到1249万美元。目前美国境内共有枪支3亿支,几乎让美国人达到人手一支的数量。
而加利福尼亚州枪击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最大手枪军械制造商史密斯威森公司股价大涨。根据史密斯威森公司的数据,该公司去年同期的净收益为520万美元,而今年猛增到1420万美元,几乎是去年的三倍。
“在美国,在远离沿海大城市50到75英里的地方,人们对枪支有很大的需求。因为他们内心有很强的恐惧,所以拥有枪支才会安心。”有分析师称。
短期内实现控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美国民众对于政府加强枪支管理予以支持,但要是禁止民众拥有枪支必犯众怒。许多美国人认为,持枪权是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即便是在当前恐怖袭击频发的时期,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拥枪也是一种基本的安全保障。盖洛普公司最新的民调就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禁止民众的拥枪权利,赞成者仅27%。
此外,军工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非同寻常,这使得控枪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在2014年中期选举时,美国步枪协会对国会议员候选人总共资助了120亿美元,其中95%受资助对象成功当选。而为了争取步枪协会支持者的选票,多年来美国国会形成了与控枪相反的政治倾向,议员们在各个方面都在扩大人们的持枪权。
与此同时,美国两党制的政治游戏规则和联邦体制让控枪合力难以形成。民主党人主张对枪支实行更严格的管理,而共和党则突出强调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在12月3日的参议院投票中,将近93%的共和党参议员反对民主党提出的控枪方案,其中身为参议员的4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全部投反对票。
美国各州枪支管理的力度也千差万别,这使得希望拥枪的人可以到邻近的管理较为宽松的州去购买。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因素掣肘,短期内,想要实现政府、国会、各州及地方政府、民众的控枪共识和合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民众对控枪的认同却换不来控枪方案的通过
最终被定性为恐怖事件的加利福尼亚州枪击事件,由于发生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余波未尽之时,对美国自“9·11”以来本就紧绷的神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2月5日,《纽约时报》罕见地在头版发表社论,称“民众可以合法购买专门用来以残暴速度与效率杀人的武器,这是一种道德暴行与国家耻辱”,强烈要求美国社会积极行动起来终止枪支暴力。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则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支持强化枪支管理与加强对购枪者的安全背景审查,其中70%的人支持建立联邦枪支售卖数据库,57%的人主张禁止出售进攻性武器。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主流媒体和民众对控枪的认同,却依然敌不过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治操守,换不来控枪方案的通过,就更不要提控枪法案了。“对购枪者扩大背景审查范围的举措,为什么有90%的支持率却无法通过?”奥巴马的这个疑问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回答,感到不可思议的他表示,那些列入“禁飞名单”的人可以去购买枪支,“这太疯狂了”。
所谓的“禁飞名单”,是“9·11”之后,美国政府拟定禁止乘坐飞机的人员名单,约有1.6万人。奥巴马的提议遭到了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特朗普等共和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个名单可靠性不高,无法成为政策参考,也不能有效防止恐怖袭击。
在这样的政治现状下,美国控枪政策只会寸步难行,又如何能够得到实质性推进。加利福尼亚州枪击案的枪声仍未远去,讨论仍在继续,但美国的控枪之路依然遥远。
(本报华盛顿、洛杉矶12月13日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