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接地气的“监督哨”
“所有社区都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退休人员慰问金,唯独这个社区大量使用现金支付?这其中有没有‘猫腻’。”今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派出紫阳街道监察办公室在抽查某社区台账时,发现了数本疑似伪造的财务账册。监察办主任卢爱民依照区监委授权,对该问题线索开展初核。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监察办就初步查明,该社区劳动保障员、退休人员专管员王某某通过签假名报账、截留现金等手段,侵吞的企退人员劳保经费21.8万元的事实。随后,卢爱民将这一问题移交区监委进行正式立案调查。日前,该案已调查终结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今年7月,杭州市各县级监委在乡镇(街道)设立190个派出监察办公室,按照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把监督职能延伸至村居“最后一公里”。近半年来,杭州的派出监察办公室已成为群众身边的“监督哨”。
看得见 管得着
“实现监察全覆盖,很大一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公职人员成为新增监察对象,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日常监督是不容回避的课题。”杭州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通过派出监察办公室进一步做实了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突出问题。
既行使公权力又非中共党员,他们的职务违法问题如何处理?前不久,余杭区监委派出塘栖镇监察办公室查处了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属雷迪森谷仓庄园酒店管理人员詹某利用职务便利,向两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供货公司违规采购原料的问题。
“按照以往,镇纪委只能把线索移交给运河综保公司,至于后续怎么处理,镇纪委一般不再过问。”塘栖镇监察办公室主任沈一鸣说,“现在按照监察职能及管辖规定,詹某是我们的监察对象,立案调查‘顺理成章’。”
经调查核实,詹某违规采购金额达76739元。随后,镇监察办公室向运河综保公司发出监察建议书。该公司对詹某给予了相应的处分,并根据建议书落实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无独有偶,建德市乾潭镇姚村村报账员赖某某在低收入农户增收扶持项目补助申报工作中,违反规定程序将自己的父亲作为低收入农户进行申报,获得补助资金3000元。
“赖某某是村里聘用的,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部,以前碰到这种问题我们只能‘干瞪眼’。”镇监察办公室成立后,主任唐明杰的底气足了,在向镇农办认真核实的基础上,监察办立即对赖某某不正确履职问题开展调查。
依规依纪依法快速处置、紧盯问题督促整改,这已经成为杭州市各个派出监察办公室的常用监督方法。加速改革“红利”释放,该市目前分别在萧山区、富阳区选取部分镇街,以有标准办公室场所、有健全工作制度等“9个有”要求打造了一批标准化、规范化派出监察办公室,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接地气 查得准
“村里的大事小事我们都能监督了!”今年8月,桐庐县旧县街道聘请了一批“村级监察联络员”,作为首批联络员,王爱英有些激动,“我们生活在基层,更了解基层,监督起来更接地气!”
村镇面积大、群众诉求不一、琐碎矛盾多……这些基层常见的实际情况,难免造成派出监察办公室工作顾此失彼。为此,杭州在设立监察办的同时,组建了一支村级监察联络员队伍。联络员由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从辖区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党代表等人员中选聘1至3人担任。这些监察联络员作为基层一线的“廉情直报员”,承担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交办的工作,及时向监察办公室报告基层组织和干部中的苗头性问题和违纪违法问题。
最近,王爱英又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协助桐庐县纪委监委就乡村医生是否存在违规领取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排查。
“这是首次邀请监察联络员协助纪委监委开展具体工作,利用他们身处基层、熟知情况的优势,更精准地发现问题。”桐庐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说,“本次一共排查了3000余人次,发现问题线索近40条,停发存在问题的养老补助16人,‘揪问题’的效果非常明显。”
不仅是桐庐县,临安区於潜镇在发挥村级监察联络员作用上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11月19日,该镇30名联络员来到板桥镇上田村学习交流,并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村务交叉督查行动,本次督查共涉及30个村123个“农业”工程项目。
负责本次督查的派出於潜镇监察办公室主任鲍承成向记者介绍,“‘熟人社会’是现在监察监督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在基层更为明显。由村级监察联络员组成‘交叉督查’组,既能更有针对性地找问题,还可以有效避免因‘抹不开面子’而导致的‘走过场’‘点到为止’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这30名监察联络员通过实地检查、查阅备案资料、现场谈话等形式开展农业项目专项督查,镇监察办公室还将对交叉督查项目进行抽查式跟踪检查。
【1】【2】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