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各地联络 正文

董村来了群懂村的大学生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1-20 05:06

浙江绍兴董村村支书俞春国从没想过,长期困扰村里的“疑难杂症”竟然被一群大学生用一台电脑轻而易举解决了!

蓝莓、土鸡蛋、蜂蜜、玉米等农产品照片经过设计,附着在了明信片、笔记本、包装礼盒上,一改往日的固化形象,一经试点销售反响热烈。“这是浙江工商大学‘益农’工作室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俞春国说。

2018年10月,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实践服务队走进董村,与当地农户们一起探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村庄的营造。“我们发现董村的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由于物流滞后、信息不畅,很多优质农特产品经常滞销,农民只好亏本销售,实在太可惜了。”学生葛佳楠说。

在村里的支持下,团队成立了“益农”工作室,打出了“董山董水更懂你”的口号,开通“hi董村”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了打响董村的品牌,学生们为董村设计了村标,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设计。同时,借助线上互联网推介与线下节日活动开展营销宣传。

“忙起来我们是挨家挨户来回跑,手里必备三大件:互联网学习材料、电脑和照相机。学习材料是拿来送给村民,让他们了解互联网和电商,接受新鲜事物;照相机和电脑是帮助村民拍摄农副产品的样品图放到网上销售。”学生余嘉玲说。

没过多久,乡里乡亲都听说了“益农”工作室这个平台,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上了门。村民老陈养了十几年的蜜蜂,但因为蜂蜜产品“品相”差,又没商标和产品信息,常常被顾客当作低端货,卖不了什么好价钱。“大学生帮我换了包装,贴上了董村的标识,还加入高山蜂蜜的文字介绍,现在一斤可以比原来多卖50元。”

“益农”带来的经济收入实实在在,村里的水蜜桃价格由每斤3元提高至7元,土鸡蛋销售量涨了3倍,村民依靠农副产品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500元上升到2000元以上。

目前,“益农”工作室的运行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与村支书联络维持运营,村里有宣创、设计上的需要,由村支书与团队联系。线下则是学生们寒暑假期间驻扎在村里,每次至少一周时间,平时也会趁周末到董村与书记、村民交流。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徐越倩表示,这些学生既是农业管理方面的服务员,也是信息联络员。他们收集上报董村的发展情况,同时把院校专业信息传播下去,成了高校帮扶乡村的一条纽带。接下来,学院将联合旅游、艺术、法学等专业,希望更多大学生为乡村转型发展助力。

临近年关,董村正在筹备董村春晚。葛佳楠说,他们将在网上进行推送宣传这场晚会,用照片和视频等方式,为村庄记录更多的集体记忆。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12日第1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