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宫学校海风志愿者走进徐集留守儿童之家(资料图)
张晓玲老师带领留守儿童做心灵游戏(资料图)
“张姐姐欢迎你”“胡哥哥来看我们来喽……”,还没下车就听到孩子们热闹的欢呼声,张楼行政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每次都会像这样热烈欢迎张晓玲老师和胡伟老师的到来。近日,淮北市海宫学校海风志愿者队、淮北市蒲公英公益协会、部分学生志愿者走进了相山区渠沟镇张楼行政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让阅读快乐童年”。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对这次幸福的聚会充满了期待,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看孩子们了,每一次的到来孩子们都是那样得幸福,那样得快乐。“这次张姐姐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好玩的游戏呢?”“这次又会给我们讲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这次胡哥哥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小礼物呢?”面对着张晓玲和胡伟老师,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神期待着……
张晓玲老师是一位淮北市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成员,也是淮北市海宫学校海风志愿者队的副队长。2016年张晓玲老师被淮北市妇联授予淮北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数年来,张老师积极参与蒲公英公益协会的各种志愿活动:关爱空巢老人、资助农村贫困儿童、照顾福利院孩子、在街道进行文明劝导、去社区参与环保宣讲、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累计活动达数百次之多。
目前,淮北市海宫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逐步步入了定点化、规范化阶段。主要服务的留守儿童之家有张集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张楼留守儿童之家,服务项目有“留守儿童的心灵呵护计划”“留守儿童生活关爱计划”“留守儿童学习提升计划”“留守儿童人格培养计划”“留守儿童阅读计划”“留守儿童快乐阅读计划”“留守儿童童声合唱计划”“农村家教知识普及计划”。
其中,由海宫学校海风志愿者队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心灵呵护计划”是由海宫学校心理咨询室邓婷婷老师开启的。
据邓婷婷老师介绍,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缺乏父母的积极引导,导致他们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等。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扰和疑惑,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因此缺乏交流的能力和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鉴于以上问题,开展此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让留守儿童在缺失父母的关爱下能够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志愿者老师们不断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接受心理上的调适,邓婷婷老师每次心理活动都会设计让孩子们快乐参与的心理小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既收获了快乐,又增强了面对生活的信心。家住张楼村的张小茜(化名),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平常和爷爷奶奶在一块,虽然经济生活没有问题,但总是感觉和爷爷奶奶有一种情感上的隔阂,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幸福时刻,心里总是有一种酸楚。邓老师来了之后,她设计的游戏让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她说:“我更爱我的爸爸、妈妈了,我的心理也不再那么脆弱了。”说着说着,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据了解,海宫学校海风志愿者队三年多来先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达四十余次,接受关爱的留守儿童达600余人次。结对的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得到了关爱和帮助,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孩子性格变得开朗豁达,有的孩子树立起了对学习的信心,有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进步。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淮北市海宫学校海风志愿服务队计划将扩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扩充志愿者队伍,在开展关爱行动的同时,加强农村家教知识的普及,引导农民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观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行动规范化、制度化、项目化,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和谐、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秦妍 胡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