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狄雨霏4月20日在该报网站刊登题为《三个代妈妈,我的亲密伙伴》的文章称,在中国,家庭保姆教育和照料孩子的能力令人惊叹。全文摘编如下:
在清晨安顿孩子们做好准备去上学的忙乱之中,我瞟了一眼在冰箱上贴着的三名中年中国女性合影。在过去的13年里,她们都曾帮我照顾过孩子。
没错,姚阿姨、史阿姨和王阿姨是我花钱请的帮手,但远不止如此——她们是“代妈妈”,让我得以继续从事自己的职业。这个职业对为人父母者来说非常艰难,尤其是母亲,她们感受到的工作与家庭之需求冲突最为强烈。新闻报道饱受最后期限的折磨,需要24小时的投入。有点像照顾小孩。
像三位阿姨(这个称呼既可以指亲戚也可以指保姆)这样的女性在世界各地都有,也都有做得不错的。幼儿看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中国,她们教育和照料孩子的能力令人惊叹。就连来自贫穷偏远省份的人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她们当中的北京本地人跟纽约客一样见多识广。
她们懂得很多东西,秉承了文化中固有的民间智慧。就连三人中境遇最不好的史阿姨也总能准确地预测天气。她会说:“拿把伞,今天要下雨。”
她们都是自学成才的健康问题专家。“普通感冒而已,”孩子发烧的时候姚阿姨会这么说,而我自己则有那么几分钟会痛苦地琢磨他们是不是感染了非典、禽流感甚至脑膜炎。身为母亲的那种焦虑深不可测,身边有她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是件好事。
她还会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越烧越聪明!”中国有句老话说:“发烧一次,聪明一次。”西方科学告诉我们,疾病可以增强生长期儿童的免疫力,所以这个说法或许是对的。
几年前,有一次我要出差去采访,在我跟两岁的儿子道别时,他扑到了我身上。这种时刻会让职场母亲心里不安。这是对我的离开表示抗议吗?
姚阿姨帮我解了围。我赶上了班机,内心感到愧疚,但我知道,有丈夫和姚阿姨照顾,他不会有事的。
照片是在我女儿的卧室里拍的,姚阿姨、史阿姨和王阿姨坐在我儿子、女儿和一位朋友的后面,笑得很开心。王阿姨是邻居家的帮手,也是我的亲密伙伴之一。
她们自己也都是母亲,各有一个孩子,都出生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对于她们的苦与乐,我略知一二:姚阿姨的母亲最近去世了,之前生病多年,一直由她女儿照顾。史阿姨的侄子曾因涉嫌杀人而被捕,后来获释。王阿姨的女儿长期患病。
照片上没有董阿姨。她有一天突然提出要走,因为患上了抑郁症。
我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儿子小的时候,公婆拒绝帮忙照顾,因为她的丈夫是次子,而按照家族等级传统,他们只会照顾长子的孩子。
她当时在北京的一家床垫加工厂上班,孩子进不了公立的保育机构。她的丈夫在同一家工厂上白班,所以她就选择上晚班,清早六点回家照顾孩子,直到丈夫下班回来。
“那你什么时候睡觉?”我吃惊地问她。
“孩子睡的时候,”她说。作为一名母亲,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偶尔打个盹儿。难怪她会抑郁,尽管是在多年以后。
最近在北京采访一系列中外团体——有女权组织也有一般性组织——时,我谈到了家庭、婚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新闻报道。每次都有年轻的中国和外国女性在事后过来问我:你是如何兼顾新闻工作和母亲职责的?
我说:真的很难。你必须坚强。那种坚强是谁都不会了解的——除非对方也是一名职场母亲。
她们往往看起来很失望。这不是她们想听到的答案,我明白。我也希望答案不是这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情况的确如此。而且我们都需要有人帮忙带孩子。抚养一个孩子的确需要举全村之力(出自一句非洲谚语——本网注)。而中国是个了不起的“村庄”。
“我们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刚刚给母亲办完丧事,长子万百鸣就主持召开了家庭会议:“照顾好姨娘,是父母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2009年夏天,赵湘南得了带状疱疹。万百鸣听说后,从北京赶回来,亲自开车送姨娘上医院,到了门口,抱起老人就往楼上走。赵湘南说:“我能走,让我下来自己走,让人看了笑话。”万百鸣却说:“我孝敬您不会有人笑话的。我1岁的时候您就抱我,现在该我抱您了……”
天冷了,远在云南的大女儿万丽丽给她邮来一条毛毯,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姨娘,这是我亲手织的;您老人家盖上,就当我在您身边;我住的太远了,不能随时照顾您,请您原谅我……”
万家兄弟姐妹不但自己身体力行为老保姆尽孝,还言传身教告诉五个孩子,要好好待老奶奶。每到逢年过节,孩子们都要给老奶奶送来礼物。老人听力不好,远在澳大利亚的“外孙女”杜琳琳给她买来助听器;老人爱吃点心萨其马,万春春的女儿乔思思就想方设法给她买,各种品牌的萨其马摆满老人房间……
记者在万家采访时,已经108岁的老人因脑血栓卧床不起;曾为出租车司机的万春春也因此放弃了工作,全天在家照顾老人。由于万春春的精心照料,老人的房间里没有一点异味,浑身上下没生过一次褥疮。2015年年初,赵湘南老人在平静中告别了人世。
“对于我来说,姨娘早已成为我的家人。给她养老送终,是顺理成章的事,是父母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这是一种力量,需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万春春平静地说。
记者手记
记者在沈阳市皇姑区采访时深切体会到:成百上千普通市民的点滴故事最能代表一个区域的道德主流。在这里,三代人义务赡养百岁老人,只是其中一朵普通的浪花,耳熟能详的还有连续多年义务从河中捞捡塑料水瓶的吕老伯;十几年如一日免费为邻居修电器通下水道的老王;坚持15年照顾盲人邻居的残疾人柴大姐……
一桩桩,一件件,皇姑区的好人好事朴实感人。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日常小善,生动而深刻地诠释着身边榜样的力量;也正因为这些是小事,才具有历久弥新的正能量,促进普通人明晰做人的坐标,找到道德追求与价值实现的途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