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记者手记:共享单车大战在新加坡打响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7-06-15 18:52

来自中国的ofo小黄车5月24日在新加坡宣布推出当地款新车型aura1.0后,新加坡市场上的三家无桩共享单车平台正加快各自产品的推广速度。

在使馆集中的东陵路,两周前还只能在手机应用程序内嵌地图里找到零星几辆自行车的当地品牌oBike,现在已经和摩拜、ofo一起,成为当地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

单从数量上来看,无论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还是在路上所见,oBike都名列第一。摩拜和ofo小黄车两个平台虽然单车数量相对少些,但与之前相比,部署范围已经有所突破,除了地铁站和商场附近,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停到了居民区里。同时,在东海岸公园等设有自行车道的地点附近,也能看到各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停放。一场共享单车“大战”已经悄然打响。

在怡丰城购物中心里销售自行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共享单车的急速流行,他的业绩也受到影响。他说,很多新加坡人对共享单车感到好奇,又受到免费试用等优惠措施的吸引,用上了共享单车。

ofo小黄车今年2月登陆新加坡,首批在当地部署了上千辆共享单车。截至目前,ofo小黄车在新加坡的累计注册用户已达10万,在500多万人口的新加坡,仅ofo小黄车的日订单量就达到了2万。

在新加坡,由于实行限制私人拥有汽车的政策和打车费用较高等原因,连接公共交通节点与家庭、学校、办公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为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个人近距离移动解决方案提供了市场。

为争夺这个市场,中国的摩拜和ofo小黄车今年初纷纷抢滩新加坡,并与稍早前刚刚投放市场的oBike形成了直接竞争。三家共享单车平台基本都是每小时骑行费用约合人民币10元左右,利润空间可观,因此各方都计划进一步加大共享单车投放量。由于运营模式相似,各方都力争以技术取胜,使自己的服务能更符合当地用户需求。

新加坡一家本地媒体今年三月曾经给三大平台做过一次横向比较。结果是,oBike在5分制里得到4分,ofo和摩拜各得3分。其中,oBike最让测试者不满的就是没有变速器,爬坡不便;而ofo最大的丢分项则是没有GPS,让用户难以找到单车位置。摩拜虽然在车身减重设计和为用户提示停车地点方面得分较高,但也被指出GPS缺乏本地优化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以ofo小黄车为例,该公司5月24日发布新款共享单车,不仅外观比旧款有了升级,还配备了适用于海外国家不同网络通信制式的新一代智能锁,方便当地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内嵌的谷歌地图定位单车并扫码开锁,为公司在不同地区合理分配车辆资源提供数据支持。为适应当地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新车型还配备了耐锈耐腐蚀的新型铝制车架;为适应多山多坡地形,新车型改进减震避震设计,配备了3倍变速装置等。

新加坡学生邱得原同时是几家共享单车品牌的用户。他现在已经习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找辆共享单车完成前往和离开地铁站的最后一段距离。相比过去的步行,他对共享单车在使用和支付方面的方便、快捷体验感到满意。由于地铁站附近是共享单车部署的重点,他甚至不需要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就能找到车辆。他认为,单车越来越方便找到,正说明共享单车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虽然共享单车在新加坡发展很快,但单车的骑行、存放、维护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地媒体就一直关注用户使用单车不规范的情况。由于新加坡城市主要道路上还没有非机动车专用行车道,包括共享单车用户在内的绝大部分自行车骑手都在使用人行道,给行人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由于规划的自行车存放地点有限,很多共享单车被胡乱停放在人行道边或者草地上,甚至一些共享单车还被放在了靠近楼梯的地方。此前,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已决定将强制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拖走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并向该单车所属的公司收取违规停放车辆的收集和保管等费用。(新华社记者李晓渝)

(责编:舒畅(实习)、袁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