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青年编辑记者领悟沂蒙精神瞻访血染的战报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10-06 18:01

原标题:瞻访“血染的战报”

青年编辑记者领悟沂蒙精神瞻访血染的战报

  在大青山纪念馆内,记者们驻足聆听大青山胜利突围那场惨烈的战斗历程。

临沂日报社 供图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义长……”人人道,这首旋律优美、情真意切的歌曲,生动展现了“沂蒙红嫂”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真实形象。殊不知,被蒙山恩泽、沂水滋养、“沂蒙红嫂”养育的还有齐鲁大地上的新闻出版事业。

  7月9日—14日,笔者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到革命老区临沂,参加由全国“三教办”组织的“走转改”主题教育采访活动,领悟“沂蒙精神”,见证老区发展,感受枪林弹雨下“血染的战报”那种新闻精神与新闻力量。

  抗战时期,沂蒙根据地各级党政军机关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讴歌战斗英雄和先进事迹,启发人们的思想觉悟,鼓舞革命斗志,在根据地内创办了《大众日报》《战士报》《鲁南时报》等十几份报纸和《斗争生活》《山东教育》《山东文化》等几十种刊物。这些报刊进一步坚定了沂蒙根据地人们的理想信念,成为激励大家勇猛前进的嘹亮号角。

  “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基因,深深地融入山东的新闻出版事业当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沂蒙根据地办报9年,先后有530多名工作人员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昌文表示,在山东解放区形成的红色新闻文化,至今依然激励着当代的新闻工作者们。

  李昌文感慨道:“可以说,当时《大众日报》的每一份报纸、每一个版面、每一段文字、每一幅照片,都凝结着报社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都浸透着他们的奉献和精神,不愧为‘血染的战报’、不屈的‘喉舌’。”

  7月11日,青年记者们冒雨瞻仰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滂沱大雨中,大家庄严肃立,缅怀革命先烈,追思革命历程,并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

  牺牲在临沂的烈士名单里,有一个名字叫郁永言。1941年11月,时任《大众日报》通讯部部长的郁永言率一支战时新闻小组,随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活动,在大青山脚下,误入敌人“清剿”包围圈,遭遇了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搏杀。“在大青山突围中,报社同志与敌人正面遭遇,有的同志子弹打光了,把枪和机器砸了,文件烧了,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郁永言也在搏斗中牺牲……”在临沂市费县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讲解员对那场惨烈战役的细致讲述,和一件件老照片、油画、浮雕、实物,让那场惨烈的战斗在记者们心中重现。

  于是,7月13日,记者团来到位于临沂市费县的大青山突围战发生地,重走当年突围路线,在瞻仰先烈的同时,感受当年的艰苦卓绝并锤炼意志。

  烈日炎炎,道阻且长。在接近两个小时的突围跋涉中,记者们高举鲜艳的队旗,追寻着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仿佛又置身于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年代,依稀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

  “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大青山下,光明日报社记者肖人夫感叹,“可歌可泣的先烈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就是要不断拿起手中的笔去记录时代、推动发展、服务人民。”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记者们站在2000余幅图片、500余件实物、百余件实景雕塑前,感受着当年沂蒙地区妇女们“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伟大奉献精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红嫂”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让临沂在改革开放40年后呈现出一副傲人的新面貌。

  “来到沂蒙老区,我既为送子参军、拼死掩护伤员的支前精神与‘红嫂精神’所动容,同样也为临沂人新时代在全国跑出几千条公路专线,构建现代化物流之都的‘沂蒙速度’所慨叹。沂蒙精神的内核曾在革命时期熠熠生辉,如今又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了新时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卢海宁说道。

  “来到这里,我深深地为老区人民的付出而感动。同时,看到沂蒙老区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又感受到了‘红嫂精神’、沂蒙精神其实在当今时代依旧传承在临沂人身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国内部记者张哲炯说道。

  伟大的事业需要传承伟大的精神。诞生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红嫂精神”,由党和人民共同铸就,灌注于齐鲁儿女的血脉,经过几十年磨砺和积淀,已内化为山东的文化基因,成为山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