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11月2日,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揭晓,共有20名媒体采编人员获此殊荣。《中国记者》陆续刊发获奖者感言和介绍文章,以便业界同仁一起学习交流,力争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出新贡献,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王健自述
□文/王健
王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高级记者。
孟子曰: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17年前的2000年1月1日,《宁夏日报》摄影周刊《时代聚焦》头版通栏刊登大幅新闻照片“世纪婴儿”,照片右下方有一行五号宋体小字:本报记者王健摄。这是我的姓名第一次被冠以本报记者在党报上出现。从此,我这个已近不惑之年的新闻新兵开始了为捍卫“本报记者”荣誉的“摸爬滚打”。
一、一种推动力
大学本科时我的主攻方向是新闻摄影,毕业后在宁夏大学教了五年新闻摄影课。用摄影手法表现新闻现场是我的看家本领。到《宁夏日报》工作后的2006年到2008年,作为报社新闻摄影“第一单打”,我出色地完成过习近平、胡锦涛、温家宝等7位中央领导视察宁夏的时政报道任务。新闻照片《总书记和治沙工人在一起》以表现方式大胆、内容创新得到读者和领导一致好评,获宁夏新闻奖一等奖。以该图片为蓝本,宁夏知名美术家创作出的油画作品被宁夏档案馆收藏。
党的十七大结束当天,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因见面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些,胡锦涛代表常委们向在场的记者道歉。以摄影记者身份到场采访的我写出文字稿《总书记一声“对不起”暖人心田》。在当时到场的200多家中外媒体里,我敏锐地抓住了这条新闻。在宁夏好新闻评选现场,有评委说,作者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独辟蹊径,抓了一条“大鱼”,是在重大时政新闻上的大胆突破和创新。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次的选择与放弃。1999年世纪之交的新闻改革大潮中,我放弃了副处级待遇的宁夏经贸厅团委副书记职位,以“新闻民工”的身份“冒险下海”参与创办《宁夏日报》新闻摄影周刊《时代聚焦》。2000年1月1日零时,为《时代聚焦》创刊号拍摄的封面照片《世纪婴儿》受到业界好评,获年度五自治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喜欢“玩”跨界,尝试不同岗位创业带来的乐趣,离开宁夏大学教学岗位15年后,又“重返”校园。2004年以来一直是宁夏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的兼职教授,不管采访任务有多重都坚持精心备课,我讲授的《新闻摄影》这门课多次被评为优质课,教出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媒体的业务精兵。我用在教学中获得的前沿理论和系统知识反哺新闻实践,主持完成的《宁夏日报读者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大学生阅读党报调查报告》等大型读者调研报告,展现了新形势下的媒体生态和主流媒体的生存现状,引起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
2010年,通过竞聘上岗,我担任了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从“冲锋陷阵”的编采一线转到了“宏观务虚”的新闻研究岗位,经历了进入宁报集团以来最大的一次角色转换。在没有经验可资借鉴、没有范本可以引用,甚至连原始的资料都难以找全的情况下,深入研究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发展战略,探索宁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参与完成了《宁报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不仅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探索了方向,也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媒体融合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实践出真知。2012年,《改文风是“走转改”的落脚点》在《新闻战线》发表,并获年度宁夏新闻奖一等奖。2014年,《宁夏日报:读者调查提出的课题》获年度宁夏新闻奖二等奖。2015年,《互联网思维是媒体融合的关键》获年度宁夏新闻奖一等奖。《图片是报纸的“卖点”》获宁夏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发展论文评选一等奖。担任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期间,我不断提出重大的报道策划,还参与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走转改”新春走基层、精准扶贫等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光着脚板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
二、一股“拼命劲儿”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能考验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2002年11月7日,自治区领导临时动议,让《宁夏日报》派记者随党的十六大宁夏代表团进京采访。《宁夏日报》第一次接受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是临时动议,所以没有领到大会采访证。我拿着借来的一台数码相机匆匆地登上了代表团的专机。为保证党的十六大顺利召开,当时对进京人员进行严管。没有大会采访证就没有发稿条件,甚至没住处,采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为完成任务,我和一名参会代表套近乎,他对我拿的数码相机产生兴趣,我就借机给他讲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还答应回银川后陪他去给孙子买数码照相机。就这样,我把这名代表随行生活秘书小杨的“随员证”佩戴在了自己的胸前。一天,我在民族画报社朋友处发完稿已是子夜时分,代表住的宾馆进不去了,我一个人在寒冷空旷的大街上徘徊。昏暗的路灯照着我的身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冻得浑身发抖的我,盼望着温暖的朝阳早点儿喷薄而出……就在这时,一队巡逻的武警站在了我的身边,我赶紧拿出“随员证”,带队的领导一看是宁夏代表团的“随员”立即客气起来。原来遇到了老乡。就这样我被带回了武警部队营地,睡了十六大采访期间最踏实的一觉。
白天采访,熬夜写稿,长时间的生物钟颠倒,病患就悄悄地找上门来。2004年4月的一天,我正往报社赶,准备上夜班,途中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但我只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却怎么也发不出声,同时伴随着头晕耳鸣。我坚持着上完了当天的夜班。第二天去医院做CT,检查结果是急性脑梗。医生说,梗塞的位置再稍偏一点,你就成哑巴了。突发疾病没能改变我的初心,继续着白天采访,熬夜写稿的工作常态。2011年12月,上班途中我突发心梗,靠着一枚心脏支架才挽救了生命。
三、一份责任心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我始终坚守“脚板底下出新闻”的新闻信念,坚持“不到现场不动笔”的职业底线,践行“走转改”。2009年,在我担任《华兴时报》总编辑时,策划、组织、参与了“徒步黄河金岸”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用脚板丈量了黄河流经宁夏的近400公里流域。深度宣传和解析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重大战略决策。我执笔撰写的“黄河金岸”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获2009年度宁夏新闻奖特等奖。时任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等在黄河沿岸亲切接见了“徒步黄河金岸”大型采访报道组成员。自治区政协专门为“徒步黄河金岸”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组织了研讨会,政协主席项宗西亲自出席并邀请专家对“徒步黄河金岸”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的意义、新闻稿件采写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点评。这次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成为宁夏高校的新闻学教学案例。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那里有《宁夏日报》最偏远的固原记者站,因为条件艰苦,每年驻站记者选派成了报社编委会头疼的事。2003年,我主动请缨到西海固驻站并担任《宁夏日报》驻固原记者站站长。驻站期间,我跑遍了西海固地区的沟梁山峁,采写、拍摄了大量反映基层变化的新闻稿件,见报稿件219篇,成为报社当年“发稿冠军”。其中,9篇稿件刊发在《宁夏日报》头版头条,创下了纪录。为报道隆德县梁家湾山体滑坡事件,我3次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已经警戒的山体采访,膝关节严重受伤,最后被固原市委书记何学清下令武警战士“押送”下山。
2003年5月1日,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封山禁牧”,世世代代赶着羊上山觅草的农牧民不适应圈养,加上饲草出现严重短缺,于是,有农牧民晚上把羊赶到山上偷牧,封山禁牧出现了严重反弹。封山禁牧会不会半途而废?农牧民的利益怎样维护?带着这些思考,我到农牧民家采访,半夜上山追踪“上夜班的羊”。通过一个月的观察、采访写成了通讯《固原羊只上“夜班”》。指出农民赶着羊“上夜班”情非得已,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拿出对策”。新闻通讯在当年6月28日《宁夏日报》二版头条刊出后,引起了不小反响。时任固原市工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工作的刘云同志当时正在宁夏中卫参加县域经济观摩,大家都拿着报纸和他开玩笑,“刘书记,固原的羊真辛苦啊,要不要给发点夜班费啊!”尴尬的刘云书记让工委办公室主任张佑昌给我打电话,说晚上要见我。当天晚上七点多,刘云书记风尘仆仆地从中卫赶了回来,直接来到我住的宿舍,拉着我就要去吃饭。他猜透了我的心理,边拉边说,我自己掏腰包,吃夜市!到了夜市。刘云同志要了4个羊蹄子,两个羊头、两瓶啤酒,像老朋友一样和我推杯换盏起来,只字不提稿子的事。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刘云同志一抹嘴站起来:“走,咱们上山。”我顿时明白,这是要和我对质呢。今天要是有羊“上夜班”还好说,如果没有羊“上夜班”,就要对我兴师问罪呢!有连续一个月采访的所见所闻和大量素材垫底,我的腰杆子相当硬,也顺口说了一个字“走!”两个人一起上了山。走了一半,通讯中描写的场景出现了。我们随后回到他住的公寓,推心置腹地聊到凌晨两点多。第二天,刘云同志赶到银川,找到自治区分管农业的赵廷杰副主席,开口就说,《宁夏日报》说我们固原的羊上夜班呢,羊没吃的,你看咋办呢?很快,固原市就得到自治区财政在山区建青储饲料池的项目,解决了山区农牧民的燃眉之急。严谨务实的新闻报道帮助农民解决了封山禁牧以来的一些困难。《固原羊只上“夜班”》在当年度跻身中国新闻奖。我和刘云同志也成了好朋友。
四、一腔职业热血
2004年,我任《宁夏日报》摄影部主任兼《宁夏日报》图片总监,针对摄影记者多年养成的“配角”意识,我提出“让相机行动起来”工作理念,带动摄影部全体同仁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策划、指导、参与拍摄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好照片。2007年,针对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提出了“让相机思考起来”的工作理念。从“行动”到“思考”,使《宁夏日报》的新闻摄影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冰霜雨雪灾害到“5·12汶川大地震”,从奥运火炬传递到自治区成立50周年,摄影报道在《宁夏日报》的版面上闪耀着思考的火花。当年,有5组新闻摄影报道上了《宁夏日报》的头版头条,这在报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进入宁夏日报社后,我干过采访、编辑、研究、管理、策划等多个岗位。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心无旁骛,全力以赴。都说今天是一个信息碎片化、传播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似乎做内容的人已经无用武之地了。事实恰恰不是这样,把各种碎片化的知识用新奇的角度和逻辑串联起来,再还原到一个大的背景中,定会让人脑洞大开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虽然有时受到内心、外界的干扰很多,也有过纠结、矛盾,但我始终珍惜“本报记者”的身份,始终用一种坚守的初心去战胜干扰。
鲁迅有云:“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这次获得长江韬奋奖后,我不断咀嚼它的价值。我们有鼓舞人心的中国梦,有先进的政治理念、道德标准,这些都是望远镜。但如果个人是近视眼,望远镜也无可奈何。我们身处好时代,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有眼光,就一定不会辜负时代的托付。
细想自己的经历,我前行的每一步都考验着我的初心。好在我有望远镜,没有近视眼。我的坚守有梦想,有光明,有求真,有务实。虽然我已两鬓斑白,但我仍是新闻战线的“新兵”,我要继续为“本报记者”增光添彩。
作者简介
王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高级记者。历任《宁夏日报》新闻摄影周刊《时代聚焦》常务副主编、摄影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摄影部主任、《华兴时报》总编辑。独立完成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的采访任务。多次圆满完成中央领导来宁考察的采访任务。作为宁夏唯一的注册记者全程采访了北京奥运会,采写的《刘翔,快乐着你的快乐,忧伤着你的忧伤》被北京奥组委官方报纸转载。2000年以来多次获宁夏新闻奖,全国党报好新闻奖。2002年获首届中国报纸图片编辑金烛奖。2003年,作品《固原羊只上夜班》获中国新闻奖。2016年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