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脚力眼力脑力是新媒体时代记者必备的基本功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10-15 07:01

很高兴参加解放军报社第49次全体记者会议,我今天主要围绕习主席视察军报时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要求,结合记者队伍建设实际谈三点感受。

一、腿脚要勤、步伐要快、脚印要深,练好“脚力”是培育记者作风的必修课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我想应该这样来定位军报记者生活的常态:当人们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在网上;当人们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军报记者首先是战士,枪响了,就要去战斗。但如今在全媒体时代,有人却质疑记者“脚底板下出新闻”是不是过时了?我的观点是——不仅没过时,而且还要大力弘扬!尤其是军报记者,脚步应该时刻在部队、在基层、在高原、在边关、在大漠、在海岛,在一切可能发生军事新闻的地方。为什么要提倡记者迈开脚步呢?我想,起码有以下几个理由:

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做到真实。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力行而后知之真。西汉学者戴圣也在《礼记·中庸》中写道,无征不信。真实性是新闻的命根子,如果记者的腿脚不到,又怎么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呢?在这方面,反面的例子太多了,教训也很深刻。

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有深度。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即便有了写稿机器人,深刻的思想也只有人的大脑才能创造。那些靠打打电话、收收微信、看看材料写出来的稿件,只能是就事说事,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新闻失去了思想就没有了灵魂。思想从哪里来、问题从哪里来?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和思考,实践的积累和沉淀,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沉到官兵中搞调查研究,和长年在一线工作的同志进行思想碰撞,很多火花就是这样产生的。没有深度,就没有力度,更谈不上什么舆论引领力。

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有温度。新闻界有句老话,脚底的泥土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你不走到现场就感受不到情感,体验不到温度。大家可以去重读一下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中青报发表的通讯《牺牲》。这篇稿件在全国媒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有情感、有温度。与其说这是一篇好稿,不如说是记者有着一颗家国情怀的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当一名优秀记者,就必须在加强脚力上下狠功夫。

一是腿脚要勤。军报老记者徐文良曾说:“文化程度不高、知识积累不够,我怎么去和别人竞争呢?那就是别人不去的地方我去,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我走。”另一位老记者范炬炜,骑着自行车环行中国边海防,也走过很多鲜为人知的地方。后来,这两位记者都获得了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脚力。这些年,军报记者坚持练脚力,足迹遍布远海大洋、戈壁大漠、高原哨所,在救灾减灾重大行动中也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既体现了军报记者的作风,又写出了军报记者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些记者的采访作风需要更扎实一些,甚至要纠一纠偏。年轻记者要继承弘扬“脚底板下出新闻”的优良传统,像老记者那样打起精神迈出步子,多跑边防海岛,多到火热的演训一线,多进班排宿舍,真正让“在路上”成为记者常态。

二是步伐要快。这是一个比快的时代,慢一秒也许就会丧失主动权。回报社工作以后,我很高兴地看到,报纸版面上“本报记者”的稿件越来越多,而且独家新闻、首发新闻越来越多。下一步,记者部要与编辑部研究新闻快采快报机制,让记者步伐更快起来,让我们的新闻也更加快起来!

三是脚印要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走转改”,切实转变作风。我在看大样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很好的新闻事件,为什么记者只满足发个动态稿,浪费了很大的新闻资源。为什么不能挖掘出它们背后的故事、意义和价值呢?在这方面,新闻界也有一句名言:我不仅关注发生的新闻,更要关注这件新闻意味着什么。就像当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许多记者都到了一线,大多关注大火能不能扑灭、扑灭进展到哪一步等救灾动态新闻。但也有记者围绕火灾进行了深度报道。我想,好记者、大记者的区别就在这里。

二、眼神要好使、眼光要敏锐、眼界要开阔,练好“眼力”是记者担当舆论先锋的必备素质

今天的军报除了正在经历传播手段的变革阵痛外,能力素质短缺恐怕正成为我们当好军报记者的短板。就现在的记者队伍而言,能担当大任、写重头稿件的还是不够多,我们记者队伍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我们离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更好努力。要想做一名称职的军报记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练好眼力:

一是眼神要好使。眼神不好使,眼力肯定好不到哪儿去。生理上我们可以有近视眼,但业务上切不可有“新闻近视”。新闻就在眼前却熟视无睹,明明这个事情很重要却视而不见,轻则漏了一条新闻,重则贻误了先声夺人的传播先机。什么是好眼神?好的眼神,就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把目光聚焦在强军目标这个主题上,聚焦在战斗力上。

二是眼光要敏锐。对记者来说,敏锐是基本功,是要求,是职业的必备素质。眼睛是天生的,敏锐却是后天培养的,这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当记者,尤其是在军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当记者,就得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劲头,把眼光磨得更犀利。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不同的记者去写,效果一定不一样,区别就在于眼力。

三是眼界要开阔。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深刻阐述道:“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

当前,中国军队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我想,军报记者的使命除了记录、讴歌之外,还要有站于桅杆之上的观察与引领。胸有千峰万峦,才能画好一山;心怀百万雄师,才能写好一兵。今天记者的空间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定要做一名胸有大格局的记者,有大记者的胸怀和志气,有远见卓识。互联网界有一个流行词叫“升维”,我们不能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要积极升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脑子要动起来、活起来、快起来,练好“脑力”是记者履行使命的发动机和倍增器

所谓脑力,就是要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当前,记者队伍中还是有些人不愿动脑子,主要表现为:得过且过,不愿劳神,懒得思考,写稿不少精品不多。其次是脑子“动不了”,为啥“动不了”呢?因为脑袋里没货,没有足够的知识、语言、方法和技巧可供调用,一遇到急活、重活、大活只能靠边站;即使靠上去了,也当不了主力。如何练好脑力,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把学习当作终身要务。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军报老总编杨子才,年轻时当记者在前线打仗间隙还在读书。现在86岁高龄的他,依然挑灯学习,笔耕不辍。老前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年轻记者更要把学习当作终身要务,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做到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二是要提高抓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抓问题,是军报人的好传统,是我们军报的一大特色。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我感到这些年我们记者队伍的问题意识有所淡化,抓问题的能力有所弱化。有的记者在部队采访时,对暴露在面上的问题“看不见”,对隐蔽在背后的问题“看不清”,对潜藏在深层的问题“看不透”。有的记者甚至就是不想“看问题”。指导性是军报的鲜明特色,是军报的“传家宝”。可是我们现在有点淡化了,新闻稿件表扬的多,动态性的多,指导性的少,抓问题的少。我们要继承军报的好传统,强化责任感、使命感,让抓问题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三是要提升思考的深度。思考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一篇稿件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而采访的深度,又取决于思考的深度。提高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完善思维体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也因人而异。这里我们不妨借鉴李宗吾读书的三重境界:与书为师、与书为敌、与书为友。通过不断学习,培养培训自己的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在稿件写作中避免写浅、写空、写偏。

四是要强化独立思考能力。今天,我们身处信息纷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就很可能会在众声喧哗、乱云飞渡中丧失价值的坐标。作为记者,贵在多思,必须沿着思想的阶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判断框架,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领,练就拨云见日、火眼金睛的功夫,以免因随波逐流而失去辨识和判断能力。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退路,水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有了目标。当前,舆论斗争复杂尖锐,媒体融合发展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习主席视察军报时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勠力创新,抒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光辉篇章。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