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目前,首届进口博览会已有4100多名注册记者,630家境内外媒体,分别来自65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博会新闻中心将于明天(3日)对中外记者开放,3日上午10时在新闻中心A厅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届时,商务部、上海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有关领导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进博会新闻中心将于11月4日正式运营。
今天上午,主办方在新闻中心举行吹风会,向注册记者介绍新闻中心筹备工作和服务功能。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潘高峰 摄(下同)
适应媒体移动互联趋势
进博会新闻中心位于国家会展中心A0办公楼1—3层,总面积约13000㎡。设置咨询服务区、公共工作区、专用工作区、广播电视新媒体机房区、新闻发布厅、餐饮休闲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新闻中心在满足媒体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图片等技术服务需求基础上,功能设置更加注重满足媒体采、编、播互联网化、移动化的需求。新闻中心内实现免费无线网络信号(WIFI)全覆盖,每个网络终端(包括有线和无线)均配置20M带宽,可满足4000名左右记者同时工作的网络需求。
根据媒体需求,网络终端还可以动态提升端口带宽以支持新媒体应用。在新闻中心广播电视、新媒体机房区,均配置了高带宽的互联网出口,为新媒体提供实时优质的传输服务,同时还配备了移动新媒体直播平台和4G网络移动传输系统,为新媒体提供灵活高效的直播链路。
主办方还开发了专为进博会注册记者服务的掌上移动服务平台(手机端应用APP),记者可通过APP实时收看进博会的公共信号、接收进博会官方资讯信息推送、进行技术服务的预约、浏览新闻中心全景图以及各功能区的实景图、查看实时发布的进博会展馆周边交通信息等。
提供多项新闻采访服务
为做好新闻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进博局等单位专程赴杭州、厦门、青岛等地调研学习,也汲取上海顺利举办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组建运营工作团队,成立多个专项工作组,包括综合管理组、媒体住宿交通保障组、餐饮保障组、注册报名组、网上新闻中心运维组、咨询服务组、记者联络组、新闻发布服务组、广电服务组、场馆保障组等。团队中有多位同志参加过世博会新闻中心和其他主场外交活动新闻中心运营工作,有丰富的媒体服务工作经验。
新闻中心还选拔招募了多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将在进博会期间为记者提供热忱服务。
除了现场咨询,记者还可以通过进博会官方网站()进入“网上新闻中心”。网上新闻中心将发布进博会官方信息及采访通知等服务信息,并提供文字、图片资料搜索下载和采访预约等服务。
记者联络组直接服务记者的采访活动,通过梳理进博会配套活动、参展商、采购商等采访线索,做好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桥梁,协助中外记者开展采访报道工作。同时,为了让中外记者了解上海,11月6日—9日主办方还安排了8条会外采访线路,主题分别为进博会中资企业采购商、走进江南文化、跨国企业在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汽车与江南文化、人文之城与城市服务、城市新高度、美丽乡村建设、水系保护及历史风貌保护。
新闻发布组为进博会的主办方、国际组织、参展国、参展企业、采购商等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目前,进博会期间已在新闻中心4个新闻发布厅安排了多场新闻发布会。
预约服务办公室接受媒体关于新闻中心咨询,及媒体工作间、采访室及广播电视服务的预订申请。截至目前,已有21家中外媒体在新闻中心租赁媒体专用工作间。
图说:人脸识别的储物柜
展示海派特色非遗项目
媒体住宿交通保障组在上海市交通委、上海锦江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着力做好媒体班车、接待宾馆等服务。精心遴选了媒体推荐酒店,帮助中外记者预订房间;在每家媒体推荐酒店设置分新闻中心,为记者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提供出租车预约和火车票、机票预订服务;进博会前后,在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浦东国际机场设立媒体接待点,提供记者接送站服务。进博会期间,安排媒体班车,往返媒体推荐住宿酒店和国家会展中心(新闻中心),未入住媒体推荐酒店的记者,也可至建国宾馆搭乘班车。
此外,进博会新闻中心还专门设置了城市形象和文化展演区,由朵云轩、世纪出版集团设计布置朵云书房,打造可供记者休闲的空间。同时精选了具有海派特色的15个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上海音乐厅还组织了青年艺术家于11月4日至10日每天中午进行一场小型文艺演出,让记者在紧张的采编工作之余,可以在新闻中心内感受愉悦休闲的文化氛围。(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潘高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