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8日是我国第19个记者节,检察日报社当天下午召开主题为“新时代检察工作与宣传智慧”的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交流。在此刊发七位发言人的发言摘要。
加强网络新媒体宣传,服务新时代检察工作
正义网总裁 覃匡龙
如何进一步加强检察网络新媒体宣传,更好服务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我想分享四点体会。
体会一:要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
当前中国网民已经达到8.02亿,网络空间不仅是意识形态重要阵地,也成为了政法工作的第二战场。在传播格局发生深刻改革、纸媒读者大量向网络新媒体迁移的今天,不重视网络,就脱离了宣传主战场,我们就会被读者抛弃,因此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宣传。
要把网络新媒体建设放到更高位置,树立网络优先移动第一的意识,下大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上来,把最优资源、最强人才、最雄厚资金向网络新媒体倾斜,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从体制机制上尽快完成转型,不断巩固和壮大网络宣传阵地,真正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检察新闻宣传乃至整个检察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体会二:要大力加强网络新媒体内容建设。
加强检察宣传,内容是关键。做强网络新媒体平台,同样离不开优质的内容建设。“内容为王”是媒体包括网络新媒体永恒的追求。作为政法主流媒体,我们要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以优质的内容感染人打动人。
要在速度、高度、厚度、精度、温度上做文章,确保最优作品第一时间落地网络新媒体。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最新技术和手段,创新报道方式,提升话题设置能力,把握好时度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传递法治正能量,做大、做强、做响网络新媒体品牌。
体会三: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作用。
网络世界,各种观点汇集,需要我们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如果说加强内容建设是让亿万网民在众声喧哗中听到党的声音,那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众说纷纭中听懂党的声音。我们要以正面声音引领多元的网上舆论,努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
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完善网上舆情发现、研判、处置、回应机制,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导权、话语权,做到网上舆论热点在哪里,舆论引导就跟进到哪里,对于重大突发案事件和网络舆论热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坚决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始终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占据网上主流地位。
体会四:要强化网络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检察宣传工作,没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是难以想象的。当前我们的网络新媒体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还有很多短板要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要大力加强媒体人网络新媒体素能培养,更好掌握网络新媒体新知识,更加熟悉网络生态环境,充分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切实增强“引关圈粉”能力。要学习老记者的好作风好经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喜所忧,不断推出更多带着露珠、沾着泥土、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新闻作品。要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鼓励写好稿、出精品、创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习总书记要求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政法媒体的政治属性
方圆杂志社社长 孙丽
作为一本法治新闻期刊,《方圆》始终坚持政法媒体的政治属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宣传检察工作、引导检察舆论的职责使命,坚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政法媒体对政治属性、法治属性的特殊要求开展采编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检察制度的优越性,着力加强对热点法治事件的正面宣传,充分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和亮点。为此,《方圆》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如侦破白银大案的封面报道《白银往事》、关注海外留学生人身安全的《海外留学生安全指南》、聚焦英烈名誉权的《为英烈要个说法》、关注体育界腐败的《体坛反腐》等。其中,《白银往事》系列报道先后被正义网、人民网、澎湃、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重要新闻网站转发,稿件之一《现场直击 白银案 庭审:被告人高承勇最后的陈述》被北京时间转发之后,短短1个多小时,点击量就达近40万,回帖2万多。该组报道不仅仅局限于案件事实,还全面记录了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各个环节的细节,展示了我国刑侦技术的发展和司法进程的进步。
二、聚焦当前检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认真学习领会张军检察长在报社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运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和宣传智慧,努力实现检察新闻报道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服务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方圆》紧紧围绕新时代检察工作、检察改革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案例报道、热点说法、举办研讨会等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全媒体作品。比如广东省英德市检察院观护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英德模式》报道、关注追逃的《逃亡21年》报道及关注检察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工作的《生态检察》《普洱茶田野考察》报道等。该系列报道以故事化的表达,生动地宣传推介了地方检察机关在新时代的有益探索经验,探寻破解了检察工作在新历史时期发展难题的路径。《方圆》还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与当地检察机关举办法治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三、挖掘民生案例讲故事普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真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最好的普法就是在办案中普法。充分发挥案例作用,就是要通过办理典型案件进行普法,以实际案例让公众知法、守法,以实际案例让公众了解、支持检察工作。《方圆》通过挖掘大量案例报道,把普法工作融入到案例故事中,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妹妹遭继父性侵,姐姐把亲生父母告上法庭》在微博上有342万的阅读量,并且引发近万人的转发及近两千的跟帖。网友踊跃为受害人声援并捐款,为检察官点赞,之后,受害人得到了法律援助;《空姐拼车拼到了宝马5系!接下来的事情,让她步步惊心》一文经人民网转载后,有25多家公号转载;《“男友”送她一辆玛莎拉蒂!一个操作让她惊出一身冷汗》被人民网、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等20多家大号转载;《这个看上去不显眼的下岗女工家中,竟藏有1.9亿元现金》一文被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43几家大号转载,同时,被网易新闻、央视网、澎湃网置顶转载。
四、及时解读百姓热点前沿话题。热点是什么?热点就是广大群众关注或欢迎的新闻或信息,或是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新媒体时代,不关注热点,也就是脱离实际,脱离了群众,新闻报道就失去了方向和传播活力。为此,《方圆》时刻关注新闻热点及前沿话题,从专业的法治角度解读、分析新闻事件的背后逻辑及社会治理困局。比如,关于网络直播侵权现象分析的《野蛮直播》封面报道、关于新型劳动关系解析的《网约工困局》系列报道都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及喜爱,这些选题切中了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法律纠纷话题,及时回应了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及疑惑;再比如《性骚扰为何难以进入法律程序?》一文,及时回应了社会热点,对于性骚扰进行了专业的法律解读,有46家媒体转载了该报道;另外,关于企业家刑事犯罪预防的封面报道《商海沉浮》,通过大数据信息揭示了我国企业家犯罪的真实现状,并分析了企业家犯罪对企业本身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企业家犯罪,这个选题前沿、现实意义强,得到了企业家、律师及法学专家的关注,他们对于《方圆》能够作出如此专业、前沿的报道表示高度赞赏。
追求舆论监督最高境界
检察日报社新闻评论部主任 李国民
在今年6月召开的检察日报社全国记者会上,李雪慧社长在讲话中专门提到:“在本报,舆论监督曾经是与新闻评论和案件报道并驾齐驱的三大品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检察报人关注民生的情怀不能变,守望公正的使命不能丢,依法叙事的水平不能降。同时,我们还要改进舆论监督的思路,既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运用监督智慧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好。”
新闻评论部一直被认为是检察日报舆论监督的主力军。作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听到这一席话时我的感受是复杂的。领导把舆论监督看得这样重,这让我振奋、鼓舞;但“曾经”这个“过去语态”,又让我深感惭愧、惶恐;而“改进舆论监督思路”的要求,更是给了我们直接的压力和鞭策。
那么,该如何“运用监督智慧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好”呢?我和评论部的同仁们也一直在探索。在这个问题上,最高检张军检察长上任以来关于法律监督和新闻宣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张军检察长说:“监督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被监督者心悦诚服。”这说的法律监督,但舆论监督又何尝不如是。
最近几年,业界普遍认为,舆论监督确实越来越难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舆论监督得不到被监督者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有时甚至遭到集体排斥和抵制,不能说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触及某些人或部门的利益,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还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态度太过生硬,给人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兴师问罪之感?是不是我们在深入调查前就预设了立场,引起对方反感?是不是我们的报道不够客观全面平衡,让人感觉我们在“拉偏架”甚至故意“碰瓷”?
张军检察长在论述如何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时,反复强调: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需要被监督者的信任、配合和支持,需要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合力,建立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关系,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这一理念,对舆论监督也同样适用。
受这一理念的启发,今年以来,我们尝试转换舆论监督思路,坚决杜绝为监督而监督,有意识地改变“兴师问罪”式的监督风格,以真诚的善意、全面的调查、平实的表述、公正的立场,来寻求被监督对象的配合,通过我们的舆论监督为民请命,同时也帮助被监督对象反映长期困扰他们的老大难问题,呼吁和推动相关主管部门解决问题。《公交乘务管理员履职状况调查》《“支付宝账单”事件的四个疑问》《四问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 》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报道。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普通公众想象的那样简单;很多问题,被监督对象并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凭一己之力难于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舆论监督澄清真相、反映问题、推进解决,其实是不少被监督对象求之不得的。
舆论监督是神圣的,但我们必须承认,监督本身只是手段,它的终极价值,还在于解决问题。把百姓关心的问题解决好,把困扰相关部门的难题化解掉,把相应的制度建起来,这才算是把我们的舆论监督职责履行到位了,才算是双赢多赢共赢,才能让被监督者心悦诚服。
达到舆论监督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很难的。但是,只要找准方向,找好路径,勇于追求,不懈努力,我想,我们总会离它越来越近。
强化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危机意识
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张灿灿
我从三方面意识来谈谈对张军检察长提出的“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十二字方针的理解。
第一个是责任意识。作为总编室的编辑,讲政治、顾大局是首要要求,在日常采编业务中,我们要把及时学习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党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政治责任,积极融会贯通。就检察工作而言,张检来后传达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我们都及时做了学习和讨论。但仅仅学习是不够的。对于采编工作来说,讲政治、顾大局不是空的理论,而是应该具体化,落实到每一篇稿件和每一个版面中。比如,张检提出的“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我们相继按照他的批示要求刊发了几篇深度报道,将这一理念阐释得更加深入和生动。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报道惯例或者规律——即张检提出的每一个新理念,我们都先吃透精神,再及时挖掘合适的案例或地方探索经验来阐释,甚至针对检察事业的重大规划,我们还可以开设新栏目来体现。总之,就是政治上、大局上的部署,要通过具体的文章、案例、评论等形式展现出来。
第二,报道要有精品意识。检察机关是公平正义供给侧,我们就是检察宣传供给侧。因此要思考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检察新闻产品,满足最高检党组和各级检察院的新闻宣传需要。现在,检察机关正处于谋发展的关键时刻,全国的检察人员都有紧迫感、危机感,都在努力重自强、求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报社也该应该活跃起来,与检察系统的发展同步,更多捕捉这其中的好新闻、大新闻。比如,今年两会后开设的新栏目“每周社评”,对张检新理念、新精神深入解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已经成为很多基层院学习的好工具。这个成功经验可以继续复制,“每周社评”围绕新形势新政策、新发展理念、检察事业新规划等大方向上的内容,在贯彻新理念新精神做法较好的各地实践,聚焦主责主业的具体工作等方面,我们也可以推出类似这种的精品栏目,保持固定的刊发频率,形成阅读习惯,通过切实的工作类报道来传达最高检新指示。这都是体现报纸专业性的工作,对下也有指导性。在扩大新闻宣传社会性传播方面,可以更加注重案例的释法说理,突出检察工作和检察官的存在感。现在很多案例报道围绕案情讲案例,对于公检法工作的分工阐释得还不够清晰,检察官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这样报道就没有检察特色了。所以,我们可以继续把“检察官说法”这样的内容丰富起来、频繁使用,真正实现通过案例说办案,而且重点落脚到检察环节的办案工作。
第三,每个采编人员都要有危机意识。现在,张检对专业性要求很高,而且我们虽然不办案,但有时甚至需要比办案人员还要全面了解检察业务才能写出来好的报道。所以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我们要有危机感,有本领恐慌,要以更高的法律专业要求来补齐自己的业务知识缺口,也希望报社能多组织一些专业学习,让每个记者都能在法律和新闻专业上有看得见的进步。
肩负沉甸甸的责任
检察日报社全媒体采编中心采访部记者 闫晶晶
作为今天唯一一个在家的记者,能在这里发言很荣幸,因为除我之外的其他记者都奔波在外。在这里我想先向战斗在岗位上的他们致敬,他们很辛苦。同时,也祝所有记者、编辑、新闻工作者们节日快乐!
我想谈谈作为记者的这些时间里的一些感受。今天大部分记者依然是忙碌的,早上在朋友圈还看到了正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执行报道任务的同事发的朋友圈。所以说,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
也正是因为一直在路上,所以我们能看到、听到鲜活的办案故事,能感受到不断发展完善的检察工作,甚至是整个中国的法治进程,也遇到了很多优秀、敬业奉献的检察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去到因公牺牲的“全国模范检察官”周会明的家乡,采访他的家人、同事。当我从别人口中一点一滴了解了这个人,他的工作、生活,他的付出的时候,已经不能用感动来形容我的感受了,是对心灵的震撼。在采访他的妻子和女儿的时候,我心里很纠结,很难受。一方面不想再揭开她们心中的伤疤,重提让人难过的事情;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他的事迹传递出去,让他的精神感染更多的人。所以在采访时,她们哭,我也哭,一直抹着眼泪把采访进行完。
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首先深深影响了我,我也想让他们影响更多人。这些正能量的故事不能只有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记录下来,尽可能多、尽可能生动地传达给读者。所以,记者要对自己写的每一个字负责,对采访对象负责,对公众负责,对检察事业负责。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检察声音?这也是我一直在学习的事情。就拿今天我发在《检察日报》四版的一篇公开审查案件来说,公开审查的焦点是嫌疑人到底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近期社会讨论的热点,在确定题目的时候,取了一个比较虚的标题,可能更多的是强调了政治效果。但是作为一篇新闻报道来说,这个标题确实不尽人意。因此在此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学习如何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今年,我的记者身份有了个小小的变化,从“本报记者”变成了“本报全媒体记者”。三字之差,是理念的变革和工作思路的变革。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由原来的“纸媒”模式,转向了“全媒体”模式,用声音、画面、视频多种方式,在多种传播平台上报道,更好更广地传递检察好声音。
讲政治、懂理论、通实践、晓技术
人民检察杂志社主编助理 王渊
《人民检察》作为最高检机关刊、全国法律类核心期刊,60多年来,始终注意在保持机关刊物属性的前提下,与其法律类核心期刊所承载的学术功能之间寻求平衡。因此,我认为,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机关刊及应用型法学期刊的编辑记者,应当做到讲政治、懂理论、通实践、晓技术。
一要讲政治。就是编辑在日常编务工作中应提高站位、紧扣大局。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人民检察》作为宣传法学理论,尤其是刑事法学理论研究、检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阵地,编辑记者更应当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选题策划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展开、组稿审稿编稿严把政治观、法律观,思想认识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务于检察事业、法治事业发展的大局,服务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大局。
二要懂理论。就是编辑记者要对法学研究尤其是刑事法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重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研判。作为应用型法学期刊的编辑记者,要实现法学理论、司法实践和编辑工作的融会贯通,除了精通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把握理论研究的热点难点,这对增强《人民检察》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树立编辑个人特色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组稿、审稿、编稿的同时,更要抽出时间进行再学习再提升。利用约稿、编稿的机会,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探讨。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互动,提升对学术文章的品鉴能力。提升与学术精英、业务专家平等对话的能力。
三要通实践。就是编辑记者要了解和熟悉检察业务。作为最高检机关刊,《人民检察》始终担负指导检察业务的重任,致力于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精准阐述,对检察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对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探讨。因此,编辑记者一方面要了解检察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加强对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的提炼、总结、升华,从而转化为指导检察实践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检察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主动设置议题,为广大检察干警提供交流讨论检察业务的平台。
四要晓技术。就是编辑记者要了解、熟悉新媒体的传播方法。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碎片化特性可能不适应专家学者传播沉淀式成果,但其在传播广度、速度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编辑记者应顺应形势,对杂志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再包装,致力于拓宽并优化杂志的传播渠道,提升杂志时代感,增强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多元联动。
我骄傲,我是一名驻站记者
检察日报社驻北京记者站站长 杨永浩
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我简要谈三点感受:
一是坚定信心、把根留住。对于我们驻站记者而言,检察日报社就是我们的根,检察日报这张报纸就是我们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我热爱新闻写作事业,我渴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变成“铅字”出现在《检察日报》上。《检察日报》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它更是我们这些记者的心灵家园,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记录着我们的责任、担当与智慧。虽然当前新媒体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但是首先有了《检察日报》,才有我这样的驻站记者。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要为《检察日报》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首先要守好我们的阵地、巩固我们的阵地,然后再去争夺新的阵地。
二是转变观念、迎接挑战。“留根”与“创新”并不矛盾。就在今天上午,我们北京记者站还组织驻站记者、各区优秀通讯员集体参观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记者节党日活动。通过参观,我感觉到非常震撼,特别是对于新时代媒体融合有了全新的体验。实际上,北京记者站在与检察日报社全媒体采编部门、新媒体部门、正义网都有着很多很好的合作经验,从“一镜到底”的爆款,到抖音普法的尝试;从“今晚九点半”的约稿,到大要案信息的同步发布,报社全媒推进,记者站全力配合。
三是珍惜身份、积极履职。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检察日报社的驻站记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令我感到惭愧的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在《检察日报》上的发稿高峰期,并不是我当上记者站记者之后,而是十几年前我在石景山区检察院当一名普通通讯员的那段岁月。那时候的我,更接地气,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鲜活的案例,都能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写出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文章。近些年,我表面上发稿虽然多了,但真正满意的好稿子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还是深入基层采访不够,直面一线问题不够。今年以来,我认真学习领会了张军检察长“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打开了工作思路,跳出检察视角去观察检察工作,多采访其他党政部门的人员对检察工作的看法,多采访基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感受,有好几篇文章登上了《检察日报》头版显著位置,或者与报社、正义网新媒体实现了深度融合报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