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让丹青配上水墨 30名编辑记者基层实践锻炼受表彰[视]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1-03 14:33

让丹青配上水墨 30名编辑记者基层实践锻炼受表彰[视]

(8月16日,省委宣传部在蓉园宾馆内举行第一批编辑记者实践锻炼总结。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张必闻)

  红网长沙8月16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曾鹏辉  实习生 刘雅琴)这里说的丹青,不是画,也不是颜料。而是一个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乡镇——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丹青镇。这是一个纯苗镇。人均年收入只有1998元,因位置偏僻,条件艰苦,被称为吉首市的“西伯利亚”。
  
  今年6月初,省委宣传部组织省直新闻单位第一批青年编辑记者到乡镇实践锻炼,潇湘晨报资深编辑刘松杨被派到了丹青镇,进行了两个月的实践锻炼。丹青镇风景如画,美如其名,让他陶醉。
  
  16日,省委宣传部举行第一批编辑记者实践锻炼总结。座谈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清国主持,他强调,安排编辑记者下乡锻炼意义重大,每个媒体要开座谈会,总结成果,推广经验。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发美在总结会上,高度评价了下乡镇参加实践锻炼的编辑记者们,正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会让“丹青”如画,水墨“丹青”。省委外宣办主任孔和平宣读了对第一批30名下乡实践锻炼编辑记者的表彰决定。  
  
  30名媒体从业人员分赴28个乡镇任职
  
  6月4日,潇湘晨报资深编辑粟东升从长沙赶赴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小圩镇担任副镇长。他说,转乘了四趟车,经历了近8个小时才达到目的地。
  
  他是作为第一批省直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被省委宣传部派到乡镇参加实践锻炼的,和他一起去挂职锻炼的还有29位编辑记者,他们分别在永州市、湘西自治州两地的28个边远乡镇任或党委副书记、或副镇长。
  
  “万万没有想到,锻炼的地方条件那么艰苦。吃饭就一个菜。住的房子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初修建的毛胚砖房。”粟东升说。
  
  两个月期间,粟东升走访了该镇下辖的28个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7月,山洪等地质灾害频繁期间,粟东升天天与镇里的领导,夜巡排险。尽管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粟东升感到收获不小。他为之最有成就感的是,下乡锻炼期间正值2010年高考放榜之时,他为当地今年考上大学的10位学生争取到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名额(每人5000元助学金)。
  
  潇湘晨报深度调查部记者傅天明,被安排到湘西吉首市已略乡担任乡长助理。他感慨两个月的乡下生活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现状,那是一副副恬静和谐而充满生机的农村图画,这段特殊人生经历,将让他终身受益。
  
  编辑记者下乡锻炼活动还将继续
  
  部分参加了下乡实践锻炼的编辑记者在座谈会上回顾了两个月的经历与感受。许多人都认为,编辑记者下乡,更加充实了人生阅历。在经历中提升了水平,磨砺了意志。
  
  也有人结合自己的调研,对乡镇面临的具体困难提出了意见。如刘松杨发现,丹青镇的中小学生,每天习惯只吃两餐饭,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专业科班老师开始走入最边远的中小学任教,对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应该加大普及力度,不断加大优惠政策,让教师们安心扎根农村。
  
  李发美在总结中指出,未来2-3年内,省直新闻单位的青年编辑记者全部都要安排下乡参与实践锻炼。他强调,编辑记者下乡参与实践锻炼,能进一步增加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意识,能够不断提升编辑记者的素质,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能够推动媒体与基层的双向交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
  
  省直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让丹青配上水墨 30名编辑记者基层实践锻炼受表彰[视]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