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编辑记者走基层 责任使命在心间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2-16 15:04

刘 铮 南昌电视台记者

林光前 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党委书记

执行策划:本报记者 李晚成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张 雪

主 题

新闻在基层,新闻在一线。只有“接地气”的新闻,才有灵气和生命力,才能深受百姓欢迎;只有蹲在田间地头、厂矿社区体察民情,才能把准时代脉搏,不脱离生活实际。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年来,赣鄱大地上,处处活跃着编辑记者追踪热点、聚焦基层的身影。他们走在基层的路上,用心倾听百姓的呼声,记录基层点滴变化,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今年8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再次深入开展,众多编辑记者,带着责任,牢记使命,奔赴一线。他们的每一个脚印,见证着新闻在路上;每一次蹲点,记录着社会在变迁;每一篇报道,鼓舞着群众在前行。

基层故事多 要记者去捕捉

镜头一:连日来,江西日报社领导纷纷沉下身、走下去,深入农村、深入厂矿、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9月14日,在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600米井下,江西日报记者与煤矿工人促膝长谈,聚焦煤矿工人的点滴变迁。

主持人:作为一名基层单位党委书记,你如何看待新闻工作者下基层?

林光前:江西日报记者深入我们矿井一线采访,他们扎实的采访作风,让我深受感动。

从早上8点开始,两名记者就奔赴矿区,他们没有把目光聚焦在煤矿准备的厚厚一叠材料上,而是走进矿工家中,深入矿工活动场所,并与矿区安全协管员一道,走家串户宣传安全,体验协管员的工作,一直采访到12点多。匆匆吃过午饭,中午1点,记者又走进矿工课堂,与矿工一起上课。

为真切了解井下矿工工作,记者还不畏难苦下井采访。他们和矿工一样,换上工作服,戴上矿灯帽,全副武装骑上“猴车”下矿井。井下工作又黑又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碰伤,但记者在井下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

记者通过深入扎实的采访,反映记者在基层的所见所闻,写出的文章不仅真实可信,同样耐人寻味,我们希望这样的下基层活动更深入更持久。

主持人:对记者下基层,你有何建议?

林光前: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别是基层,变化非常大。我们矿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特别渴望记者能来到一线,关注这些变化,挖掘这新闻背后的故事。

最感人的新闻在基层,最美的风景在基层。记者只有经常接触基层,经常和基层群众话家常、做朋友,才可以写出鲜活、感人的新闻作品。我们真心希望,更多记者主动下基层,给作品以生活气息,给基层以力量。

“走”是基本功 记者腿要勤

镜头二:9月18日,丰城市秀市镇的种粮大户雷应国又看到了文洪英大姐。上半年育秧的时候,文洪英和他一起到田里看秧,这个“80后”的小伙子告诉文洪英,自己很想把规模再扩大一些,但是农产品不能抵押,很难贷款。这次,文洪英又和他一起到田里看晚稻的情况,文洪英告诉他,贷款问题已经解决了,省农业厅为他担保,申请了低息贷款。

主持人:和文记者已经接触了两次,你对她印象如何?

雷应国:我真没想到中央媒体的记者一点架子也没有,我记得上半年见到她的时候,我正在田里育秧,文大姐就来了,她就蹲在田坎上跟我聊天,一聊就是一上午。她说我一个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搞农业,精神可嘉,又问我现在有什么困难,我说现在合作社有2000多亩地,想扩大规模,但是很难贷款。我当时也就随意一说,没想到文大姐真的放在心上了,今天她告诉我,贷款的事情解决了。我现在真的很高兴,文大姐和我们真心做朋友,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这样的记者,真好。

主持人:文大姐,很多农民朋友都这样称呼你,可见他们真的把你当朋友了。

文洪英:是的,我现在和很多人都成了朋友,我是农民日报的记者,就是要跟农民打交道,每个月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采访。农民是一群不善言语,但内心质朴的人,一开始跟他们交流可能有点吃力,因为他们对你有距离感,只要你放低身段,去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觉你的真诚,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来迎接你。

主持人:作为资深记者,你怎么看待“走转改”?

文洪英:我想“走”是每个记者应该练就的基本功。我从事记者这一行已经20年,我深刻地感觉到,只有在基层才能发掘出好的新闻,我记得“九八抗洪”的时候,跟着官兵去抗洪第一线,当时我把相机、手机、包全都放在宾馆里,就带着一个采访本在身上,完全没有考虑自身安全的问题。2008年冰灾,除夕前夜,我还在田里了解蔬菜的采摘情况,除夕夜,我匆匆和父母一起吃了点饭,就赶回家写稿,儿子不解地说,妈妈,今天过年,明天再写吧。想想那么多人都在黑暗中过春节,那么多人在抗冰雪一线过年,我还是毅然写完了《江西电网抗冰保春节供电全面攻坚》稿件。2010年,江西出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临川唱凯决堤。我五次深入抚州灾区,采写了13篇稿件。上个月,我完成了27篇稿件,现在每年我完成的稿件都在100篇以上。走下去,新闻就会源源不断。

土气的记者 跟群众打成一片

镜头三:“我把他上下打量一番:只见他身材高大,脸庞黝黑,臂下夹着一个黑色布包,上身一件衬衣,下身一条短裤,脚下一双拖鞋。也太土气了吧!”这是广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高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杜金存的时候,对他的第一印象。杜金存解释,现在洪水虽然退了,但灾区肯定处处是泥泞和积水,为了便于工作,穿着拖鞋和短裤,直接可以下水淌河,去哪都很方便。“这真是有备而来啊!从那身入乡随俗的打扮可以看出杜记者是一名务实肯干的人。”徐高伟评论说。

镜头四:“值得一提的是,杜记者还常常冒着严寒酷暑,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集农村素材,写了数篇为农民、为民生鼓与呼的文章。”崇义县聂都小学老师黎翔虎来信这样评论杜金存。

主持人:金存,这些年你采写了很多舆论监督稿件,采访的时候肯定要克服很多阻碍,能讲讲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杜金存:做舆论监督类稿件,关键是要掌握确切、真实的材料,为了保证采访内容过硬,我一定要到基层实地了解情况。我记得那年前往乐安县矽肺病村时,天下大雨,没车进村,只好冒雨步行数公里山路前往,一直采访到天黑;前往黎川县深山老林采访非法盗采稀土时,天色已近黄昏,我硬是翻山越岭10余公里向目的地挺进,采访结束后,又摸黑下山,抓紧时间发稿。只要百姓的难题解决了,再辛苦都值得。

主持人:你经常一个人去采访,坐班车甚至徒步,有时候累了就在街边吃碗面条,你会不会觉得内心很孤独呢?

杜金存:如果采访都有车接送当然很舒服,但是这样下去,很难了解到最真实的老百姓心声。如果说《江西日报》好比一棵大树,土地好比广大老百姓,记者们好比根茎,那么,根扎得越深,大树就愈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其实,独自下去采访并不一定都是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社会还是美好的东西多,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16年前南丰青年身无分文流落唐山街头,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哥又是借钱又是帮他买衣,昔日落魄的青年如今身价百万,四处寻找恩人;还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三个大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遂川一个懂事的男孩默默支撑起这个残缺的家庭。采访不仅要帮群众解决问题,也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

深入基层 年轻记者才能不断成长

镜头五:9月19日,热火朝天的南昌地铁工地,南昌电视台年轻记者刘铮正猫着腰,扛着摄像机,去追逐一个个精彩画面。到基层去,到新闻现场去,是刘铮作为一名民生记者每天的必修功课。

主持人:在下基层的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刘铮:5年前,从做记者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选择了做记者,便意味着选择了奔波,选择了必须每天追逐在新闻的路上。作为一名民生组的记者,每天,我和同事一道,必须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去。

下基层很苦,但我收获了社会赋予的记者责任感。记得今年8月21日,南昌突降暴雨,接到任务时,已是晚上九点多,我二话没说,跑到我负责的一个路段去“蹲守”新闻。此时,暴雨如注,部分街道有没过大腿的积水,根本不能开车奔赴新闻最前线。我便下车,趟水过街,有的地方,积水超过腰部,我把机子举得高高的,尽可能保护好机子,在积水中行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新闻现场,并在雨中尽可能拍摄了大量最精彩的画面。

有时,深入社会最底层报道,事情看上去很琐碎,但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下基层的最大理由,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我也收获到帮助他人后的快乐。记得有一次,一名新建县老太太向电视台反映,子女不孝顺,不赡养老人。接到报料,我们即赶赴老人家中,详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没有满足就事论事,还先后到社区、妇联,找老人的左邻右舍,前后追踪采访了一周时间,彻底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并吸引社会对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重视和关注。看到问题解决后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作为一名记者我感到非常自豪。

主持人:作为一名年轻记者,你如何看待下基层?

刘铮: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现一名记者的价值。经常下基层,是一名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记者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基层是鲜活新闻的源头,每一次下基层采访,我都有新的收获。特别是电视记者,下基层,才能拍出精彩生动的画面,才能拍出引起群众共鸣的好作品。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愿意用自己手中的镜头,为基层群众鼓与呼,聚焦基层的精彩故事。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大江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为进一步加强与网友、读者的互动,我们真诚地向你征集话题,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见与建议。联系电话:13870697972。

登录大江网(),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实况。

专家点评: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 陈信凌)

降低姿态,潜心体验。“走转改”的导向就是推动记者面向基层,贴近实际。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一种面向与贴近是无止境的,始终存在着完善与优化的空间。另一方面则可能说明现在的状况离实际要求尚存距离。如果说真有距离,我认为是心理上的,或者说情感上的。记者到了基层,如果走马观花,来去匆匆,显然就不能达到真正的贴近。

举重若轻,见微知著。毫无疑问,“走转改”的报道应该体现重大主题、深刻思想的。不过,这样的主题和思想不能过于直白和裸露,它们应该深潜幽掩,隐含在一些具体的事件、场景、人物后面,读者不能目击,但可以体会,可以感受。要达到这种元气淋漓、生机盎然的效果,就要少一些生硬的概括,多一些本真的呈现。

不落窠臼,返璞归真。在一般的概念中,新闻作品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文体。其实,这是对新闻采编工作的一种极其表面化和简单化的误读。带来的后果是,新闻作品在结构上固步自封;在语言上,满纸空话、套话。现在,在“走转改”理念的引导下,媒体上出现了一批清新活泼的作品。不过,从整体上来说,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文字整理、摄像:本报记者 张 雪、李晚成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