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记者采编 正文

【文化记者品年味】心之归处是故乡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2-17 04:09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一年又一年,在时光里,有欣欣向荣,也有物是人非,但更多的是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年的味道”。一年来,我们一直在找寻,找寻着来处与远方;在此时,我们更愿意回味,回味那逝去与永恒。一家人的年夜饭里品的不单是美味,坊间院落里的红灯影里赏的也不只有灯花;在不远千里奔赴的美景中心心念念牵挂着的却还是亲人,而在亲人身旁听着唠叨的你我,又会突然涌出想去外面大千世界看看的念头……是啊,这就是你我他,那些平凡着的芸芸众生们,我们在年的呼唤中,背着或轻或重的行囊奔回魂牵梦萦的故乡,又带着父母亲人的期许和自己的梦想再度出发。

本报文化新闻部的记者们愿把今年春节期间所感受到的沉甸甸、暖乎乎的跟“年”息息相关的情感、回忆和思念,跟读者分享,希望它们能传递出更亮的光、更强的力、更真的声,温暖你我他。

花灯乡情相映红

□肖 煜

“妈妈你看,奶奶家门口的花灯街换了新灯笼,添置了新花树,墙上的敬老孝亲故事也多了,比去年更漂亮啦!”过年回老家儿子惊喜地发现,奶奶家门前的花灯街也随着新春佳节的来临换上了“新装”。

去年爱人老家蠡县留史镇留史村的花灯街成为十里八乡著名的景点,原以为今年不会有多大变化,没成想,花灯街也一年更比一年美。村民们亲手制作的红灯笼迎风舞蹈,星星点点的灯带璀璨夺目,一株株红色、黄色、粉色的花树犹如身着盛装的春姑娘笑迎八方来客,古香古色的墙壁上图文并茂地描绘着一个个传统美德故事。

月朗星稀,清辉尽洒,料峭的寒风,挡不住人们追寻年味儿的脚步。夜幕降临,人们扶老携幼,潮水般涌向花灯街。路边,火树银花相映红,炫彩夺目,熠熠生辉;头顶,一盏盏、一串串、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花灯高挂,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演奏着新农村建设的最强音。网络缩小了城乡差距,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各地美景也能实时地尽收眼底。“老铁们,今天是正月初一,咱们走进留史花灯街,感受浓浓的年味,领略留史的风采。你们看看,咱们农村美不美?”家住蠡县西王村的王景山手持自拍杆正在网络上做直播,不到半小时已经有近千人关注。

锣鼓声声辞旧岁,轻歌曼舞贺新春。过年除了赏花灯,今年,还有精彩的节目可以现场观赏。从正月初三开始到正月十六,在花灯街广场,晚上还有免费的节目表演。动感十足的现代舞、激情四射的架子鼓、悦耳动听的歌曲、神奇玄妙的魔术、风趣幽默的相声、喜气洋洋的秧歌、振奋人心的锣鼓、刚劲有力的武术、韵味悠长的戏曲……从六七岁的孩童,到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个个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花灯街广场轮番上演。爱人的同学李铁柱从重庆回乡过年,他妻子看得津津有味,女儿兴奋地手舞足蹈。“没想到咱村里人也这么多才多艺。家乡不但越变越美,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也更上一层楼。”李铁柱感叹道。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一副意蕴隽永的对联张贴在幽静雅致的茶室门口。村民刘超去年筹划的茶室如今已红红火火地在花灯街开起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从天南海北回乡过年的人们聚在这里,燃一炷香,泡一壶茶,与亲朋好友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成败得失,展望新一年的美好蓝图,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广场上,演员和观众一起唱起了歌曲《好日子》,优美的旋律在夜空中久久飘荡……

以梦为马皆可期

□韩 莉

这个年过得真是百感交集。

去年爷爷去世了,家里再没有老人,似乎也没有了大家庭无论如何回老家凑齐的理由。虽然在“家”的微信群里陆续收到各个小家庭从各地发来的饺子、小酥肉、蒸肘子、红烧鱼的照片,但是拼图拼起的“年夜饭”再没有团聚的味道……每个人都刻意表现出兴高采烈,内心深处,却是不敢触碰的柔软。

索性,一家四口,走起。目的地选在了六年前曾经去过的云南丽江。一下飞机我居然有点高反,晕头转向里来到印象中十分清静的束河古镇。不知不觉中,我在寻找,寻找也把他乡做故乡的归来感。上次来的时候,束河古镇还处于半开发状态,游人稀少,快到晌午时,四方街正中广场也不见几个人,只有大大小小的狗儿们懒洋洋趴在石板上晒太阳,几乎所有店铺都在播放丽江小倩的《一瞬间》,那种由里而外散发的懒洋洋的气场让人只想让大脑和身体一起放飞。而这次不知何故,乌泱泱的满眼都是人,招揽顾客的马匹和马车熟练地来来去去,互相让着路,马脖上的铃铛叮叮当当响成一片。音乐没有了,代之的是羊肉串、叶儿粑、包浆豆腐等各色小吃的贩卖声,以及摩肩接踵中的鼎沸人声。

六年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上次来大女儿还是个只有七岁的小姑娘,这次二女儿都已经四岁了。一路走,姐姐找寻着自己记忆中的各种痕迹,让妹妹原样摆pose拍张情景重现的照片。兜兜转转,总算找到青龙桥头,转角处的小木屋,既变了模样也换了主人,上次来时女儿因为高反吐得一塌糊涂,木屋主人是对儿热心小情侣,给她煮了姜糖水装在漂亮的杯子里哄她开心,如今的新主人是个麻利的中年妇女,也热情周全,但是推荐特色菜和收钱的时候毫不手软。从淳朴烂漫到成熟老辣,一如六年来束河给我的感觉。虽然蓝天白云小巷通幽还在,花红水碧飞檐旧柱的感觉依然,但是我想找寻的那种灵魂深处的放松,依托,归去来,真的很难觅到了。

站在青龙桥上,脚下已经被踩踏了四百多年的石头光幽幽滑溜溜,六年的时光在这老桥眼里想来不算什么。阳光明晃晃,石板反着光,我有点睁不开眼睛,手机滴的一声,我以为是寻常拜年短信,却原来是孩子的姑姑发来的一通感慨:我们这代人,到底哪个方向叫“回”?朋友们有几个还能回自己出生长大的那个家里过年?老家我出生的房子塌了,跟爸爸在山坡上放风筝,看着院子里妈妈做饭升起的炊烟,喊一声“回家吃饭”在山坡上就能听见,一切好像还是昨天。那时世界只有那么大,曾经高不可攀的那座山,在我们看过了名山大川之后,显得那么普普通通,小时候骑自行车好远的路,现在只是一脚油门儿。然而,我们离想找寻的东西究竟是近了,还是远了?

一时神思恍惚。的确,似乎每个人都在找寻,寻一份根深蒂固的归属感,却无论是真的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还是走到诗意的远方,依然觉得不够踏实和满足。是我们想要的太多,还是走得太快,已经忘了出发和想去的地方?

“妈妈,妈妈……”远远地两个女儿共骑一匹小马颠颠颤颤而来,手里扬着新买的明信片,上边写着:以梦为马,未来可期。

呵,心之归处,便是故乡……

变与不变总是年

□田 恬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年来了,但眨眼间又走了。都说人长大后,时间过得就快了,此言不虚。回首过往,细细一算,我已经跨过了29个春节。

年还是那个年,慢慢地却又不“像”那个记忆中的年了。

自小跟随奶奶长大的我,记忆中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一进入腊月就盼着放假,假期到了也就意味着年节不远了。那时的奶奶总是风风火火,从腊八开始,熬制腊八粥、腌制腊八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奶奶身边那几年,这一整套的“过年流程”年年上演,常演常新,陪伴着我的童年。

“多吃糖,甜甜嘴,去玉帝那里多说说好话。”每年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的时候,奶奶都会闭上眼睛把心里的愿望说给灶王爷,祈求来年家里有吃有喝。那年月,黄土地是乡民生存的根本,家家户户的米面油也都是用自己种的粮食磨的、榨的。腊月二十七,就要去集市,采买年节物品,鞭炮、红蜡烛、烧纸、瓜子、糖等,每到这一天,大路上两边都是摆摊的小贩,各种物件应有尽有,十分红火热闹。等到除夕,快到零点时,拿着香和红蜡烛跟在奶奶身后挨个去拜各路神仙,从天地神到灶王爷再到南海观音,祈求国泰民安、吉祥安康。在那个物质还不丰富,娱乐活动也相对匮乏的年月,这些仪式感很强的习俗,就是人们迎接新年的方式,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

年,来来去去,时光似流水。奶奶从风风火火的女子变成了耄耋老人,而我也逐渐意识到春节并不是老套的旧习。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节——这一古老的习俗,也随着时光之轮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春节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从形式到理念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带领全家老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过个旅游年;找一家美味的馆子,吃上一餐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踏进电影院看一场老少咸宜的影片,放松一年来紧张的心情;走进图书馆,摊开一本书,品味优雅书香;抑或移步博物馆,拿起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追寻地中海帕埃斯图姆遗址之谜……

还记得儿时春节是不兴去别人家的,也不兴出远门,年夜饭是一定要在家里吃的。而如今,春节期间旅游热门城市上涨的机票、破万亿元的零售业和餐饮业的销售额、博物馆的限流、影院望不到头的购票长龙……越来越多的过年方式,赋予了春节新的内涵。

如今,正定古城的电子烟花取代了传统鞭炮,前往观赏的人反而更多了。其实,年还是那个年,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则是那份情结和仪式感。

他乡年俗味亦浓

□曹 铮

春节,在我记忆中的关键词是“忙碌”。从年前大扫除、备年货,到除夕做团圆饭、初一走亲戚拜年。今年,一家人换了种方式过大年——自驾游湘鄂,以闲适替换掉各种忙碌,感受他乡民俗年味。

大年初二,一家三口驱车南下,走走停停,看沿途逐渐变化的风景,感受新鲜迥异的年俗。高速公路上的车队排成了长龙,到首站湖北襄阳原本6小时的路程,我们足足开了8小时。天黑前,终于站在了襄阳古城墙下。

小雨淅沥沥地下着,我们沿着城墙漫步,坑洼的灰色墙砖和发黄的夯土城墙交错着历史的沧桑。站在汉江边上,背依襄阳古老的临汉门,看着江北岸的高楼大厦,我和爱人聊着金庸先生笔下郭靖和黄蓉率天下英雄镇守“铁打的襄阳”数十年,城池被攻破后夫妻二人双双以身殉国的桥段。10岁的女儿蹦跳着跑向古城墙内搭起的民俗表演舞台,此时演出已经结束,能踩着高跷大劈叉、后滚翻、单腿跳的东巩高跷演员也已散去,没散去的是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的襄阳北街上那一派热闹的年味。游人摩肩接踵,街旁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上彩灯闪烁,高大的封火山墙与墙头翘起的俊俏鸱尾,给人时空错置的感觉。这一瞬,终于能体会到王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感慨。

“湖南、湖北之间到底隔着什么湖?”在女儿的念叨声中,我们告别襄阳。开车绕过洞庭湖,便来到了长沙。想了解湖湘文化,一定要走进千年老街——坡子街。从盛唐的“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到清代的“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一条老街沉淀了千年时光。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它“民俗名食街”的名号,尤其是火宫殿独特的风味小吃。

火宫殿香火鼎盛,人山人海。穿梭在上香祈福的人群中,我拉着女儿的手流连于各个小吃档口,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满了酸梅汤、臭豆腐、糖油粑粑、湘宾春卷、乾煎鸡油八宝饭……满口生香的同时不禁感慨,这一道道长沙小吃,都是历史为今人留下的最美味的馈赠。

正是大年初三,火宫殿一侧的戏台上演着花鼓戏、罗汉舞。戏台两侧有一副楹联:“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台上穿戏装的演员、台下卖力叫好的看客浑然一体。越过重重叠叠的看客,舞台上的激情与浪漫,像是长沙这棵古树生长出的花,让人迷醉。而更美丽厚重的长沙,则沉潜在城市深处,多数时候,静默不语,一如脚下这千年坡子街。

年复一年,年年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感叹归感叹,过年的方式的确在悄然变化着,有些“老年味”逐渐淡去,“新年味”迅速接力,慢慢变热的“旅游过年”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就像当初央视春晚成为一种“新年俗”一样,旅游过年也渐成一种方式。其实,不管过年的形式如何变,只要滚烫的血脉里氤氲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什么也挡不住或浓或淡的年味儿。

最是那道“合家欢”

□喻 萍

年夜饭,当“饭”前加上了“年夜”二字,这顿饭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也便有了非同寻常的味道。

一年里不管人们身处何方,在这一天都会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心情激荡地赶回那个叫“家”的地方,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年夜饭,难道仅仅因为一年只有一次才让人如此惦念吗?是,也不是。

长辈们年事已高,在家做年夜饭虽然以年轻人为主,可老人们总爱忙前忙后地张罗,搞得身心俱疲,所以最近几年我们都是去饭店。但每年老人们总念叨,饭店的年夜饭套餐花了钱但总感觉差点啥。于是今年我提议,在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平时我就喜欢做饭,婆婆不理解,说做饭有啥意思,一个人忙活大半天,累得直不起腰来,一大家子半小时吃完啦,然后又得刷锅洗碗折腾半天。我心里想,就喜欢看你们把我做的菜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干净,开心。更何况我身边还有俩小工——孩子和她爸,正在旁边摩拳擦掌呢。

列好菜单,备菜,洗菜,切菜,有序进行。我真是很佩服咱的老祖宗,做顿饭,煎、炸、烹、炒、蒸……多种工艺,各有真味。鱼可糖醋,亦可清蒸;肉可红烧,亦可烂炖;菜可清炒,亦可凉拌。虽然年夜饭的主菜非我莫属,但是孩子和她爸却也没闲着,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绝活。

孩儿她爸虽说不上精通厨艺,但是凭着一颗不想在厨房里被我们娘俩嫌弃的傲娇的心,每每在我下厨的时候边打下手边偷学技艺。此外,他还偷偷地在手机上下载了个什么美食APP,今年竟然也能在年夜家宴上小试牛刀了:红烧肉炖八爪鱼、芥末虾球、香煎鳕鱼、糖醋排骨……着实有几道大师级的菜品是上得了桌的。我一边品尝一边给女儿调侃他:“你爸呀,要靠这几道菜捍卫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啦,以后回到学校你就该想念‘爸爸的味道’了。”

应该是吧,如果我们回忆饭店里哪道菜品会让自己惦记着,恐怕一时大脑空白,但是要说家里哪个菜最让自己流口水就会如数家珍。纵使曾品味过千万种味道,可最好的那口儿,最念念不忘的那个味儿,应该还是爸妈烧的家常菜。

没有米其林大厨那敏锐的嗅觉味觉,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厨艺训练,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们每天给家人制作一道道菜时的满足与虔诚的心,造就了我们手中的美食一定是家人最想念的味道。我常跟女儿说,做饭不需要天分,只要用心做,要想着让吃饭的人舒服,就足够了。这就好比在工作学习中一样,我们没有被惊为天人的高智商,但只要有向好的信念,有竭尽全力的奋斗,呈现给这个世界的永远都是最精彩的绽放。

其实,年夜饭的主角自然也不是饭,而是人,是围在饭桌前的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的孩子,不再抱怨作业太多;辛劳一年的上班族,也不再嫌工作太累;老人也不再抱怨子女们不常回家看看。大家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快乐的事,这便是年夜饭带给我们的难得的轻松与惬意。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