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一线报道 正文

“于都留守孩的曾经与现在”系列报道① 那段无法定论的留守时光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04 15:52

 “于都留守孩的曾经与现在”系列报道①

  那段无法定论的留守时光

  ○记者周善汉 文/图

于都县仙下乡几名留守孩结伴去上学。

  沉寂多年的“留守孩”,最近又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不久前,民政部表示将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开展留守孩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这一消息出现后,关注的目光很快转向了创造出“留守经验”的于都县。

  那么,当年的经验从何而来?现在的境遇究竟怎样?在国家层面关注这个群体的时候,曾经的经验之地又该怎样面对外界的镁光灯?连日来,赣州晚报记者深入于都采访,并于今日起推出“于都留守孩的曾经与现在”系列报道,试图较为完整地呈现这一特定时代之下的特殊群体。

  10年前,于都县“关爱留守孩工程”作为一个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这个县数以万计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作为一个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孩现象在当地由来已久。虽然留守孩的人数从4年前的3.7万人降到了现在的2.58万人,但是时至今日,该县政法、教育、妇联等部门围绕这一群体的工作依然没有停歇,并且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摸索、去完善。

  现在看来,这段特殊的日子已经沉淀下来,当年的留守孩也已长大成年。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定论那段日子是好是坏,只不过很多亲历者回想起来时,都会感慨万千。

  红遍全国的“留守孩”

  赣州人最先熟知“留守孩”的概念,是在10年前。

  那一年,于都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这一现象后,策划了一组关注留守孩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关注。时至今日,在网上搜索“于都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出现的大都是当年的新闻报道。事后也有评论认为,留守孩的“于都经验”之所以能走向全国,与媒体的推动密不可分。

  康育生是这组报道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之一,当年在宣传部门任职的他现在恰好也调任到了教育部门。他回忆,当时的于都县正是外出务工高峰期,最多时外出人口达到40万左右,每次下乡采访看到的都是空空荡荡的村庄,以及稀稀朗朗的老人和孩子。观察到这一现象后,他们又把关注点转向县委、县政府,发现政府层面不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而且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关爱。

  这让康育生等人喜出望外。几番斟酌之后,他们深入一线采访获取大量素材,并且有计划地向上级媒体投稿。而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对这一现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派出记者深入当地采访,推出系列报道。

  梳理当年的报道,核心内容大概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大力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采取多项举措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咨询,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年该县大多数单位都组建了由女性干部职工组成的“爱心妈妈”,与留守孩开展结对帮扶。这一做法后来在赣州其他县(市、区)得以推广,“于都经验”也常常出现在有关关爱留守孩的交流席上。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国内关注留守孩现象的起因源于赣州,而赣州的主要样本则来自于都。然而,时至今日,这一说法无法得到官方的确认,但无需质疑的是,于都的关爱留守孩工程在社会进程中写下了浓重一笔。

  迫于生计的离乡潮

  事实上,伴随打工潮的出现,“留守孩”现象由来已久。只不过,是10年前的那场密切关注,将“留守孩”贴上了时代的标签,并推在了公众的面前。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来袭,一大批农村打工人员开始大量出现在沿海城市。一份来自于官方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全国近10亿的农村人口中,有30%的人外出务工。这些打工者多为20岁至40岁的主要劳动力,大多已是为人父母,是家里的顶梁柱。

  于都的情况是这个大环境下的一个微小缩影。于都是赣州所有县(市、区)中人口最多的县,人口总数一直在百万上下浮动。该县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前后,全县外出人口就达40多万,是打工潮出现后的最高峰。而40万人外出务工的背后,也开始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

  “留守孩”现象便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当时的农村,两个老人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生活的现象很常见,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还得几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生活很是艰辛却也很是无奈。

  那个时候,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成长中的孩子思想上难免出现一些波动的情绪。在个别乡镇学校,有的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甚至还出现祖孙之间出现隔阂的问题。有在外务工的父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往往有心无力。

  4月19日,赣州晚报记者在于都县禾丰镇采访时,一名当年在外打工、现已返乡的村民回想小孩的成长之路时眼眶泛泪。在他看来,虽然孩子已经娶妻生子,但对于他来说,心里总觉得憾对儿子。

  无法定论的好与坏

  在于都县教育局督察室主任段权生看来,关注留守孩现象,还不能忽视留守孩父母的从业特征。

  段权生大致作过了解,于都县早期外出务工的这群人中,的确有一部分人赚到了钱,为孩子以后的路作了更好的铺垫。但是,更多人因为没技术、没资本,从事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工作,过着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的生活。

  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分人比谁都更期待子女有出息——毕竟,自己之所以挣扎在制衣厂、纺织厂的流水线上,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父母们的想法是,自己多赚点钱,让孩子有机会、有条件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摆脱自己的那种命运。

  “父母们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但是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段权生说,一开始父母们想的是只要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但是随着后来一些问题的暴露,他们才意识到陪伴也是重要的事情。

  然而,迫于生计,父母和孩子都只能将各自的心思藏在心里。于都县仙下乡外出务工20多年的村民肖力民说,那个时候彼此的情感都特别脆弱,考虑的不是爱不爱对方,而是恨不恨对方。

  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段权生见证了很多这样的家庭。他说,这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现象,这一时期的经济拥有前所未有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很多家庭的分离。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定论它是好是坏,只是很多亲历者回想起这段日子时,都会感慨万千。

  现在,当年的留守孩已经长大成人,当年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已经回到老家。只不过,当上了爷爷奶奶的他们并没有真正颐养天年,村里的“留二代”也已悄然出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