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一线报道 正文

90后江西大学生志愿者在鲁甸地震救灾一线新闻频道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09 15:07

杨智伟(最后排右二)和队友与灾区小朋友合影 (由采访对象供图)

 

  中国青年网南昌8月14日电(实习记者 戴利斌 记者 舒雯)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8月9日,是鲁甸灾后的“头七”,当晚19时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当地人在鲁甸广场为此次地震的遇难者哀悼。在哀悼的队伍中,人们用爱点起温暖的烛光,有一位来自江西的90后大学生杨智伟接受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情”

  8月13日晚,当记者联系上杨智伟时,他刚刚从鲁甸灾区撤下来。杨智伟来自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在江西上大学,是南昌工程学院的一名测绘专业学生,9月份开学了就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当他得知鲁甸发生6.5级地震之后,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云南人,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情。

  杨智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但对于父母来说杨智伟还只是一个孩子,得知他要冒着余震的危险进灾区的时候,父母表示了强烈反对。当记者问到面对父母的反对时他是怎么做的,杨智伟对记者说:“他们开始是强烈反对,后来经过我的死磨烂泡,他们终于同意我去,并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8月4日晚,杨智伟通过网络对如何前往灾区进行志愿服务进行了咨询,很快他发现网上有很多志愿者正和他一样在寻找组织进行报名,很快地他们找到了一个政府赈灾机构。

  “看到这一幕我特别心酸”

  找到组织后,8月5日,杨智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志愿者在昆明汇合,随后他们跟随该机构乘火车到了昭通,开始了他们的灾区志愿服务。

  到昭通的头两天,杨智伟他们被当地的团委安排在机场搬运物资。因为听从指挥,做事认真,震中地区鸣楼自然村那边人手不够,当地团委决定让他们去鲁甸。在鲁甸,杨智伟他们做的依然是简单的搬运物资工作,在鸣楼村搬了两天的物资,有些志愿者由于没有经验受伤了没办法就撤下去了。

  在完成了鸣楼村的任务后,第三天杨智伟被派到也是处于震中地带的龙头山镇。

  山区危险同样存在,走夜路下山的时候,杨智伟他们也迷路过,但是幸运的是遇到当地老乡把带他们下山了。

  山里的受灾情况更严重,灾区的生活条件更艰苦,救灾条件也更有限。杨智伟他们能做的是将营地的物资挨家挨户送到老乡家去,以及给受伤的灾民进行简单的处理包扎,帮助老乡从废墟中挖出被埋的粮食。“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因为能做的就是这些。”杨智伟说。

  “进入灾区的第五天,当我和队友扛着大米、提着油走了将近3个小时的山路,把东西运到一个村庄,村里的村民和孩子看到我们之后,就像看到了救命草一样。我记得有一个老爷爷刚好从家门口拄着拐杖出来,他说了一句:‘终于有人来救我们了’。看到这一幕,我特别心酸。”杨智伟向记者介绍到,难忘的经历太多了,但是这一幕他一直都记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