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一线报道 正文

“神舟”五号一线报道记者:报道的幕后故事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6-05-27 11:35

    2003年10月15日对于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就在这一天,他代表着十几亿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而15日,和这一个航天员同样彻夜不眠的还有千千万万前后方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摄像机、照相机和纸笔准确及时的记载了历史,让普通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好像身临太空。然而在这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和一篇篇生动的报道后面却还有着不为你所知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丁智勇告诉我们说,这20几个小时,他舍不得睡觉,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生怕会漏掉什么细节,不能把最详细的情况带给网友。而新华社的唯一名摄影记者李刚则是一直扛着150多斤的机器完成的拍摄任务,报道结束了,他的腰也直不起来了。另一位新华社记者许壮志直到进了演播室还没有来得及脱掉三保暖的棉衣,他告诉我们凌晨在零下8度的大草原上发稿,一手拿着电话口述,一手端着电脑和机器,手都冻得失去了知觉。难怪在我们的预告发出后,我们有一位网友在贴中这样说到:应该给一线报道的记者记一大功,向记者们致敬。让他们应该美美的睡一一觉,因为他们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了......


    为了我们热情的网友能够及时的了解飞船升空前后的幕后故事,我们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对于工作他们依然抱有满腔的热忱,对于神舟五号,他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向网友倾诉,所以他们欣然接受了《新华访谈》的邀请。李刚是新华社唯一一个进入酒泉发射现场的摄影记者,新华社"神舟"五号发射所有现场图片均系李刚拍摄,而且从"神舟"一号到五号的报道,他全都参与了。丁智勇,新华网唯一派驻到北京发射控制中心的记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第一时间给新华网发来了大量的现场消息。徐壮志则在着陆点第一时间见到了从太空返回的航天员杨利伟。他们的报道可以说是绝对"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酒泉:李刚

李刚用镜头留下的精彩瞬间

"我没有想到杨利伟长得这么精干"

[李刚]:我第一次见到杨利伟是在14号的记者见面会。我没有想到杨利伟长得这么精干,而且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我感觉他非常沉稳,是我想象当中的样子。而且杨利伟谈吐也比较沉稳,我想这种人上了太空,选择的比较合适。我到酒泉之后,没想到有这么多媒体记者已经在现场了,我当时想就是新华社或者几家重要媒体的记者在现场,没想到到了以后有很多记者在那里,当时感到压力很大,面对这么多记者,拿出特别好的东西给网民看,压力比较大,不管怎么样,最后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报道,我对我自己这次采访也是比较满意的。


"我们的网友就会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发回来的图片"

[李刚]:这次为了保险起见,我带了三台照相机,两台数码和一台胶片相机。因为这次任务太重大了,如果造成一点点失误,可能历史瞬间就没有了。传稿设备从海事卫星到移动发稿系统,笔记本也带了三台,应该说准备的比较周全。相机都是用的比较先进的相机,数码相机对我们报道发挥了很多作用,海事卫星也非常快,所以我们的网友就会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发回来的图片。

    我带了150多斤的东西,而且每一样东西都不可能放到旅馆里面,因为你到了现场以后,也许一个插线板没带就会造成你无法工作。天气很冷,要是电池没电了,你也完了。镜头也要带全,因为你不知道现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采访杨利伟就是这样,原打算是让我们离得很远,这样用广角镜头肯定是不可以的,但到了现场由于记者很多,秩序很乱,一看到杨利伟,大家全冲上去了,那时候就需要用广角镜头,如果没带广角镜头,就肯定拍摄不下来了。

    另外,站位也很重要。你站在什么地点最能表现这个历史瞬间,这非常重要。航天员个子本身就不是很高,他坐在那儿,怎么表现他的气势,而且航天员坐在玻璃房里,还不能用闪光灯,所以拍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凌晨四点钟起床。有一个航天员的出征仪式,这个时间本来说有十分钟,我感觉也就有两三分钟时间,再就是杨利伟有一个报告,很短,半分钟也就过去了。那在两分钟时间把整个事件都记录下来,很难的。当时我们把相机抱住,给它保温,杨利伟一出来就打开电源拍摄,当时很紧张的,因为当时有几百个记者。新华社 记者不像其他报社的记者上午拍的照片可以下午发稿,我们要在第一时间把东西传回来,怎么把你的照片传回来,把信息传回来,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把海事卫星架在车上,又要拍摄,又要发回来,这样给你发稿的时间也就五六分钟,所以不能乱。


"我搂着杨利伟拍了照片"

[李刚]:我搂着他拍了照片。当时拍登舱时,所有记者都不能靠近,因为怕有感冒等,因为感冒病菌一旦带上太空,很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很危险。

火箭升空瞬间

[主持人]:火箭升空你离火箭有多远?

[李刚]:大概有一千米吧。

[徐壮志]:测试大楼离发射点是1.5公里,480吨的火箭即使炸了,1.5公里也是安全的,1千米就很危险了。

[李刚]:以前"神舟"发射我都参加了,这次跟以往不同是白天发射,白天非常空旷。

[徐壮志]:发射时,火箭一连串的爆响,刚起来那会儿最担心。等过了几秒钟之后就加速,那时候好一点。



"那个时候他的眼睛里有泪花"

[李刚]:当时的玻璃罩就是普通玻璃,没有那么恐怖。杨利伟登舱时和三个人握过手,其他人没有什么接触。我认为这个事件是很神圣的,我觉得杨利伟跟常人是一样的。有一个细节,杨利伟出征有一个报告词,说我奉命执行此次航天任务。李继耐说出发。这个时候全场都欢呼起来了,祝你成功呀,安全返回呀。那个时候他的眼睛里有泪花,他也控制不住自己,这样来看,他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激动。但是他不会哭,他会控制住。杨利伟这个人是我想象中那样的,就是航天员应该是这样的。


酒泉&问天阁

[李刚]:在酒泉大家又很焦躁,又很兴奋,因为马上千年飞天梦就要实现了,但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任何事情不是说百分之百就能成功,但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当时杨利伟也说我相信我们的科学家,能把我送上去,也能把我收回来。
[李刚]:问天阁就在他们基地的旁边,都是很矮的别墅式小建筑,跟我们普通的别墅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宇航员一个房间,里面什么都有。有一个细节我觉得挺有人情味的,杨利伟已经被发射到太空的时候,服务员去打扫房间,就在他们的门后发现了他们三个人把名字写在上面。说明他们三个人对这次载人活动,他们也是觉得很振奋的,也是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和常人也是一样的。

一线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李刚]:第一,身体素质要好一些。你能拿一百多斤,还要来回折腾;第二,对自己要有信心,这次在现场一定要把这个任务拿下来,不能失败,你要没拍下来,这个历史瞬间就没了。而且不能盲动,大脑比较混乱在这种重大事件面前摸不着头绪也不行,对整个事件你要很清楚,而且要事先知道杨利伟从哪个侧面拍能更好看一些,这也是很重要的。
[丁智勇]:载人航天是历史性的时刻,对杨利伟来说完成了历史任命,历史使命,我们的报道也是一次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地、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好,实际上也是愧对这段历史。

北京:丁智勇

"我们觉得发射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的"

丁智勇正在现场报道

[丁智勇]:在此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看了很多资料,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有"神舟"一号到四号的成功经验,所以飞船发射,应该说"长征"火箭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水平,我们觉得发射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的,只是期待着航天员能够顺利凯旋,只是对这个有一种期待、有一种渴望,所以当时在看发射瞬间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期盼着早点看到船箭分离,杨利伟能够传递回第一个画面,第一个声音,这样能告诉中国人已经进入太空,而且从太空发回画面和声音。

"他是我心目中最完美航天员的代表"

[丁智勇]:我可以这么描述杨利伟,他是我心目中最完美航天员的代表。我感觉他在太空中表现出的始终是让地面放心,我们地面上得人很牵挂,他也很了解这种心理,但是他表述的都是让我们放心的话。他说我在舱内,环境很好,感觉良好,请放心,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徐壮志]:他落地也讲,飞船很好。第一句话是感觉良好,第二句话是飞船很好,第三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自己感觉好,然后飞船的设计也是很好的,能做出这样的,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

"他把摄像机往窗户上一举,我们立刻看到地球上的景色。"

[丁智勇]:我们从指控大屏幕看到杨利伟时,他姿态很平稳,表情也是如此,让我们感觉到他很镇定。他在太空当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底下的人都非常牵挂。每次从太空中传回画面和声音时,他都拿着一个工作日志,上面有操作的指令和任务,他需要看。另外他也在记录飞行日志,我们看到他在有些空闲时还会拍一些地球的画面,非常美,当这些画面传回地面指挥大厅时,我们都感到很陶醉,等于借用杨利伟的眼睛看到地球,这是中国人自己拍回来的,非常振奋。他把摄像机往窗户上一举,我们立刻看到地球上的景色。

[徐壮志]:测量站在内蒙古,我们坐在食堂里看直播,看到那个画面以后,当时着陆场的人都在那儿看,一看出来人都欢呼,他一开始睁着眼,然后眼睛转,一看到他眼睛转,底下的人又叫,然后他的左手拿起工作日志。右边有一个舷窗,他往外看,我们底下人都很兴奋。跟飞机一样,一起一落是很危险的。"长征"火箭已经连续第27次发射成功,但是它在上升时,人会有一个过载,相当于你的四到五倍的体重压在身上。"神舟"四号报道时,我采访过他们的测控总师,天地联络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板凳长扁担宽]:向新华社记者致敬!指控中心屏幕上是不是自始至终都有杨利伟的图象?

[丁智勇]:在测控段范围内我们都能看到他的一举一动。6:04分进入大气层,6:07分地面搜救部队就接收到了他的信号。我在大厅始终感觉到这些航天人员非常有信心,而且非常敬业,我们没有睡觉,他们也是如此,他们以高度的聚精会神的态度关注着"神舟"飞船的一举一动。
[徐壮志]:他一圈里有15%在我们的目睹范围内,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他,可以跟他交流。测控达到一定范围就可以了,因为90分钟就是一圈,一会儿就能见到他。返回时,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会跟空气摩擦的很厉害,就相当于一个大火球一样,产生等离子体,无线电信号进不去也出不来,这个阶段,地面无线电没法直接跟踪他,这个时候他的图象、声音传不出来。但是飞船会形成一个"等离子壳",还是可以跟踪他的。


关于完美的返回

[徐壮志]:我总结是过分完美。好多记者都去问,都问拍下返回的场面有没有可能?那个测量站的站长说,你们不要这么想,你们这么想会影响你们工作的,基本上没有这个概率,17次返回卫星也是这么回收,只有一次碰巧飞机看到了,一直跟踪全过程,非常小的概率。


"他的妻子表现出一种气概"

[丁智勇]:我们正在全神贯注的看着大屏幕,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跟踪。间歇的时候我忽然一眼看到一个小男孩,我想他们作为家人也是非常关心杨利伟整个航天的全过程,所以他们是被特邀到航天指控中心的。
[徐壮志]:杨利伟的儿子叫杨宁康,翟志刚的儿子叫翟天雄。都寄寓了航天员特殊的愿望。他的妻子表现出一种气概,空军飞行员的家属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气概,战斗机飞行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飞机做战斗动作的时候,是很容易出事的,我们坐运输机晃一下就很担心,他们的飞机随时在空中翻跟斗的。我们当时听到有这个对话,我们觉得太好了。最后杨利伟说谢谢你,好儿子。当时非常感动。隔着这么远,父子间的感情这么远又这么近。
[丁智勇]:从现场了解情况,临时安排杨利伟和他的家人进行对话,这是非常有人情味的,整个过程,很多人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在对讲时,杨利伟表现出的,应该说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父亲和丈夫,他对妻子和儿子说的话充满了感情,但又很含蓄,很有理性,我觉得他是把理性和感性结合的很好的一个人。他的家人对他的思念也及时送到太空,他对祖国和家人的关心也立刻就反馈回来。我看报道说杨利伟在描述太空生活时说飞行十几个小时的时候感觉疲劳,他跟家人通话的时间就是在十几个小时的时候,这对他肯定是一种缓解。


"真正的神经中枢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丁智勇]:如果让我去描述三个重要的点,我觉得酒泉是它的起点,内蒙古是他回家的终点。在旅行过程当中,真正的神经中枢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每个指令都是由那儿发出,然后由各个测控点执行。我在那儿报道,之所以坚持这么长时间,因为科技人员也在那儿忘我的工作,我不知不觉受到了感染,在这个过程当中,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对航天人的伟大形象记忆很深刻,而且很感动,如果没有这些幕后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如此顺利、如此圆满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年轻、年富力强、精干"

[丁智勇]:在那儿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像我这么年轻的。这些人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年轻、年富力强、精干。 
[徐壮志]: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有三个目的,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一批航天科技人才接班人。这个目的从第一次成功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七大系统,我们现在主要干活的都是年轻人。
[丁智勇]:这些人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年轻、年富力强、精干。
[徐壮志]:我在现场这种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感到很振奋,这次任务完成的这么圆满,这批年轻人担当重任,而且在指控大厅一直响着指挥员申劲松的声音,他的年龄只有29岁,他的声音非常平稳,非常的果断,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声音给我感觉一直很饱满的指挥。我在现场听到他的声音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不知疲倦的感觉。那个指挥大厅随着飞船顺利的返回,指挥大厅中央大屏幕上打出字"热烈祝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这时候科研人员都欢呼,而且一起拥到那个大台子上照相。

"这些教官绝大多数是女教官"

[丁智勇]:航天员的训练是一个专门的系统,这个航天员系统是由航天工程研究所来负责的,这里面要对航天员进行生理和心理的训练,而这些教官绝大多数是女教官。
[徐壮志]:比如说有一排小孔,给你铅笔一根一根往里插,他插的时候,旁边人就催他。有的人焦躁,就着急,就提高速度,这样一提高速度就容易出错。有的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做。我们采访过航天所的人。在这期间,他们还要飞行战斗机,身体素质非常好。据说杨利伟在8个G的过载情况下,他能承受十几分钟。
[李刚]:据说到了9个G。
[徐壮志]:9个G是很多战斗机飞行员都能坚持的,但是能坚持十几分钟是非常了不起的。
[李刚]: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他的训练成绩是非常好的。

内蒙古:徐壮志

"飞行员推舱门说看到了,我们趴在那儿都看到了"

壮志的毛衣是在内蒙现织的



[徐壮志]:最早见证返回的是现场搜索救援分队,作为新闻单位,我们是第一个,我们比他们晚一两分钟下去。们五架直升机都在主着陆场的落点为中心的一个圆上,三架是在三个圆点上,内部有两架。在飞船没下来时,5点半我们飞机就起飞了,我们一直在那儿徘徊。就在6点05分,直升机盘旋,东面这一圈看不见,转到西面的时候就使劲看,飞行员看到了,推舱门说看到了,我们趴在那儿都看到了。


"一侧脸看就看到杨利伟坐在那儿,我们就松了一口气"

[徐壮志]:第一架直升机是追着返回舱过去的,我们一落下来,我拎着电脑和卫星电话就往那儿跑,因为离那儿还有一百多米,现场人员已经把舱门打开了,一侧脸看就看到杨利伟坐在那儿,我们就松了一口气。人好好回来才标志着这次载人航天成功了,他能回来,这就是最终成功的定论。我们看到他在里面确实情况很好。搜救人员事先反复演练搜救程序,确保万无一失,打开舱到最后杨利伟坐直升机运走,才用了20分钟。我们当时特别担心,他自己能不能走出来。
[徐壮志]:结果事实比我们预料的好,因为他状态非常好,适应了二三十分钟出来,现场人员做各项准备工作。他先伸两条腿,人弯着腰。这是设计的,因为不希望爬出来,因为这个姿势出来比较堂堂正正。这叫主动出舱,他能主动出舱说明他是好的,他有能力,这就是圆满成功。他没出来时就跟旁边的医学专家做了交流,他当时脸特别白,但是他本身也很白。
[李刚]:他长时间在那儿躺着,再加上休息不是很好,也会影响脸色。
[徐壮志]:没出来时他看到很多人,他就跟大家挥手。他出来时,掀开面罩,旁边有一个椅子,要进行重力适应,因为他从失重状态回到地面,他还要恢复一下地面的感觉,他在那儿坐了一会儿就被人围得看不见了。

[主持人]:后来杨利伟出来之后被送到什么地方去了?

[徐壮志]:程序是这样的,他下来以后先出舱,在地面有三分钟的重力适应,适应完了以后要上医检医保车,他要进去把所有的衣服换掉,接受医学检查。在呼和浩特还有一个指定医院,如果航天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必须把航天员两个小时之内送到那儿去,以确保他的生命安全。在呼和浩特的那个医院,如果受伤了,迅速送到医院治疗,然后回头再转北京,如果完全是好的,直升机送到军用机场,然后把他送到北京。所以早上落地,上午就到北京了。五架直升机都带着设备,每一个直升机都能把他救出来。
[丁智勇]:他回到北京,我当时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飞船一成功返回,杨利伟安全出舱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听见外面敲锣打鼓的准备迎接他了。杨利伟从机场回到航天城的航天员公寓。

"上升和返回这两个阶段是最令人担心的"

[徐壮志]:上升和返回这两个阶段是最令人担心的。上升的时候比较兴奋。回来的时候,我采访过飞船的副总师叫葛玉君,他一直搞飞船着陆。飞船着陆有几个阶段,航天员是比较难受的,一个就是黑障区,他从舷窗可以看到外面是熊熊大火,有很大的噪声,这时候对人的心理是个考验。还有一个阶段就是音速,要过音障,这个时候会很难受。第三阶段就是开伞,一开伞,飞船会有一个翻的感觉,他会做各种旋转,是一种很复杂的复合运动。所以我们说他素质真好,我们看到他落地以后,神态很自若。

[网友 梅子子]:回收现场的气温是多少?冷不冷?

[徐壮志]:我今天穿的比较厚,今天回来一下飞机,我在机场把我的羊绒衫和毛裤脱掉了。内蒙古零下七八度。我一去那儿就买了一套三保暖,没有毛裤卖,我就跟老板讲,我说我买你的毛线,你在15号给我织出来。

繁忙的新华社神5报道中心

副社长何平指挥报道

 

[网友 5566]:现在什麽节都有,我国应该有我国的航天节,这是一个强大国家应有的重大节日,建议把10月15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节,同时明确全国在这一天放公休假。

[丁智勇]:这个想法很创意,我们已经有了国际空间周了。
[徐壮志]:这次是值得庆贺,但是还有更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已经有计划,现在的太空服叫舱内服,现在已经准备做舱外服,就是想走出舱外了。

[网友 芳草碧连天]:请问你们问了那么多细节的问题,会不会有泄漏机密的危险,你们是怎么把握这个度的?

[徐壮志]:我们的稿子首先要审,防止犯低级错误。这次航天飞行涉密很小。
[李刚]:基本上局部特写的东西,比如牵扯到一个螺丝钉的东西,具体的我们不会照。特别机密的东西我们也拍不到。比如说我们很难拍到舱内的某一个部件,我们也拍不到。上次巴西火箭爆炸就是因为有记者拿着照相机用闪光灯,现在登舱照片都是不许用闪光灯的。当时火箭已经加入液氢液氧,如果用强烈的闪光灯,有可能引爆火箭。

[网友 野旷天低]:本人注意到在杨利伟走出返回舱的时候,不同媒体报道标题不同:中央电视台是:杨利伟自主走出返回舱……千龙网是:杨利伟自行走出返回舱…有的是:杨利伟安全走出返回舱………有的就是直接说:杨利伟走出返回舱……这些语言、词句的表达为什么不太直截了当呢?表达了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

[徐壮志]:这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实都是走出。我刚才讲过,出舱就分两种,主动出舱,被动出舱。因为他穿着太空服出来,别人在旁边肯定要协助他不要撞到头什么的,这就叫自主走出,安全走出,都是一个意思。


[网友 看前面黑洞洞]:向全体新华网工作人员致意,因为你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的飞天行动。你们在前线工作时有没有利用网络? 
[李刚]:我是每时每刻都用,我用海事卫星的M站上网,而且第一时间看到了我们网上的消息。
[徐壮志]:我在工作期间只要有空闲就要上网。有线可以上,无线也可以上。我们这次出去大包小包,就是这些设备,带两部手机,就是新华社的移动发稿手机。因为架海事卫星很大,估计有40多斤。我带了一个小的,迷你的,也有十几斤重。海事卫星到现场以后要传数据,它的天线就像笔记本的盖一样,比如找印度洋上空的卫星,要对着西南方,信号达到一定才能传稿。我的电脑包、卫星站的包和电话,我一个人照顾不来,最后我就手端着电话,一只手有手套,一只手没有手套,现场口述,手冻得够呛。
[丁智勇]:中央电视台这次没有直播,传统报纸版面有限,在报道时就是根据版面需要,填补版面空间就可以了。网络是发稿量无限的,像新华社记者就格外辛苦,他们要随时随地把这个信息反馈回来,并不像报纸那样,我截稿了,明天再说这个事情也来得及,所以没有缓冲的余地。再一个,由于电视台没有直播,大家把眼光都面向了新华网,李、徐两位记者的稿子在这儿随时随地就面向读者了。另外由于报道很严格,等于我们带着读者的眼睛去看,压力也很大。 
[徐壮志]:有了新华网,工作方便多了,我们做记者的就希望自己看到了,别人也马上知道,只有网络,大家能不间断的跟着我们的眼睛走。  


[网友 巴山绵羊]:既然飞船着陆有那么多安全措施,有减速伞还有减速火箭,为什么我们每次看到落在地上的着陆舱都是倒在地上而不是立着的?
[徐壮志]:安全措施还不止这些。有两个伞,我们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还有一个副伞,十公里开伞以后有一个气压计,计量十公里的气压,然后就会把伞盖炸掉。在六到五公里的时候,还有一个气压计,比如说过了五公里的高度了,它认为主伞工作不正常,就会把主伞抛掉,0.5秒后打开备份伞。

[网友 巴山绵羊]:我们看到,美、俄航天员可以在舱内自由行动,而杨利伟在飞船上只能躺或者坐,是不是我们在技术上还是有些差距?
[李刚]:他固定在那里就不容易碰到那些按键什么的,因为在失重的时候,你的手就不像自己的手一样,碰到什么东西,有时候你没有感觉。
[徐壮志]:比如说航天员要做实验,要在轨道舱工作,他就要行走,这次是第一次,首先要确保我们的技术是可靠的。 

 

    回想起这次特殊的报道任务,三位记者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李刚]:参加了这么多次重大事件的报道,我从来没像这次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而且经过这样一次采访锻炼,我觉得对我以后的记者生涯会起到更好的促进,让我更好的为自己的努力工作,拍摄出更好的新闻照片。


[丁智勇]:整个过程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光荣与激动,我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参加中国航天更多大事件的报道,比如中国人太空行走,中国人登月,这将为我的记者生涯留下美好的记忆。


[徐壮志]:感想太多,简单说就是引用杨利伟的话,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在现场有一个小个子记者,一边在那儿伸手一边喊,中国万岁,他特激动。我们当时也是,一边给家里打电话,我还要喊两嗓子。非常荣幸目睹这个情况。作为记者就希望这种活动还要参与。我希望下一次"神六"返回,我们还能看到。随着这样的经历,给大家报道的时候会越来越充分。

徐壮志采写:中国向第四疆域进军

徐壮志采写:首飞航天员安然返回

本网独家授权报道神舟5号发射全程专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