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梦飞翔》
中国义乌网4月3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龚献明)4月26日晚,骤雨初歇。2016中国义乌文交会广场文化周活动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淼木乐队、肆君子乐队,还有来自海宁的文化走亲活动等陆续在绣湖广场上演。华灯初上,绣湖广场便丝弦缭绕,南北演员同登舞台,戏曲、摇滚、现代舞蹈等绚丽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陪伴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个温馨而又美丽的夜晚。
独舞《羽化灵蛇》
“咚咚锵,咚咚锵……”4月26日晚7点,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率先为市民奉上的是传统婺剧专场———《百寿图》,“端”出的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佳肴。婺剧有400多年历史,它原本扎根农村,多在旷野搭台唱戏,还有庙会唱对台,因此台风粗犷,允文允武,尤其是武功优于其他各地方剧种。
舞蹈《海宁花灯》
“《百寿图》这部戏我们已经多年未演,这次应群众要求,我们再次将这部老戏搬上舞台。这部戏也确实属于经典。”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与其他剧种相比,婺剧深受百姓喜欢是因为它有文武戏,这部戏恰好文武兼备。”
表演唱《花头巾水乡女》
4月27日晚,绣湖广场举行了音乐会专场。由义乌淼木美乐行的老师组成的淼木乐队,主要翻唱国内一些著名乐队和歌手的作品,其中有汪峰的《彼岸》、《为了让生活继续》、《在雨中》,有许巍的《礼物》、《旅行》、《故乡》,还有五月天的《温柔》、张学友的《如果这都不算爱》等经典歌曲。肆君子乐队取自于梅、兰、竹、菊,因为一直喜欢中国传统的五声韵律与刀剑侠气,就此定义了乐队的音乐主导氛围。当晚,他们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原创的《穿越》、《虹》,还有翻唱的《那又怎样》、《画》等。此外,来自美国的夏拉、巴西的嘎拉两位外商还表演了非洲鼓舞,这种饱蘸乡土味的艺术表演,就如一个个民间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开了眼界。
表演唱《我是小小文化员》
表演了戏曲,演唱了歌曲,4月28日由海宁市文化部门带来的“文化走亲欢乐行”活动,成为本次中国义乌文交会广场文化周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来自远方的客人载歌载舞,歌舞《梦飞翔》、配乐诗朗诵《海宁名人》、表演唱《我是小小文化员》、越剧清唱《好紫鹃》等节目缤纷登台,共同唱响了海宁、义乌两地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戏曲联唱《南北荟萃》
唐风宋韵,绚丽多彩的硖石灯彩映照着千百年的芳华。作为海宁三大文化之一,硖石灯彩以独特的针刺工艺见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海宁花灯》,正是以海宁硖石灯彩为背景,以数百年来海宁人民迎灯、观灯、闹灯的元宵佳节民俗活动为素材创作提炼而成。动人的江南丝竹婉转低回,流淌的是水乡儿女庆丰收、庆团圆的祥和与欢乐。
肆君子乐队表演
类似这种极富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当晚的演出中并不鲜见。“哈头歌”是过去海宁农民车水劳动时的歌谣,当晚的节目《新哈头》则以朴实自然的风格重新创作而成,表达了水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音乐表演唱《花头巾水乡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的拷花头巾为素材,充满着浓郁的水乡特色,表现了江南少女的柔美风情。
婺剧《百寿图》
文化走亲,走出文化新魅力。当晚的文化走亲表演高雅大气、高潮迭起,市民们见其型而悟其意,趣味横生,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海宁的文化原来是这么精彩啊!我们从中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海宁民族民间文化,感受到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市民李平看得乐呵呵。“乡土味”十足的文化走亲活动既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也为“文化惠民”开通了快车道。
近些年来,广场文化周活动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它作为各种展会的一项常设性活动,不但为展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成为展示市内外文艺精品、文化发展成果的一个大舞台。
精彩纷呈的广场文化周活动,为2016中国义乌文交会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第11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中国义乌网专题报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