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5日电 题:“海燕博客”: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筑“心灵家园”
中新社记者 许婧
黄浦剧场、人民公园、上海文庙……每个周末,上海市黄浦区侨办副主任、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主任施海燕都会出现在若干公共场所,为“海燕博客”各子社团的活动“加油打气”,参与活动的年轻人亲切地称呼她为“海燕姐”。
上海黄浦区商务楼宇众多,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聚区。在上海,这个群体数量已达到365万。如何联系、服务并影响这一群体,成为一个全新课题。
施海燕历时12年创设的“海燕博客”被视为其中的一张名片。她画出了一个以“海燕博客”为中心,孵化培育子社团和社团骨干为内圈,新的社会阶层群体为外圈的“同心圆”,成为沪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心灵家园”。
“我们有源源不断的活动和创意。只要给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造平台,一切皆有可能。”施海燕说。
2006年,雏形为50人MSN空间群的“海燕博客”成立初期,时任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团工委书记的施海燕以“扫楼”为突破口,利用MSN空间线上“呼朋唤友”“走家串户”,结交了一批青年白领朋友,联系上了一个个“自组织”团队,实现了她“见得上面、说得上话、交得了心”的“小目标”。
“海燕博客”现在拥有线下活跃会员近3万人,九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孵化培育了20个子社团,打破了部门、地域、行业、时空等方面的限制,成为申城该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施海燕曾有过困惑:精心组织了活动,但活动当天总有人有事来不了,双方都觉得可惜,“如果抓到年轻人的兴趣点,关照到每个人,活动自然会有黏性,有好项目的线下活动将原本松散、动态流失的线上博友们拧成一股绳”。
20个子社团覆盖了文化、艺术、环保、公益、创投、体育等各个领域,“总能找到你感兴趣的项目和人”,施海燕笃定地说,只有考虑到他们的感受,给他们归属感和家的温暖,才能吸引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2年,“海燕博客”升级注册为“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海燕博客”的项目随之开展得更丰富多彩,应接不暇。
施海燕也将更多精力放在微信公众号上,每日推送信息,有活动预告、有生活百科、职场经验,随着订阅人数的增多,“海燕博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从黄浦拓展至全上海。
“海燕博客”有一个核心管理团队——海燕博客理事会,除施海燕外,其余均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时担任20个子社团正副社长职务,他们是“纯义工”。
周瑾牵头做的“文庙讲堂”,是个倡导传统文化现代应用的项目。这个自2014年9月开张的项目聚集了沪上一批国学类社团,每周开讲两次,包括文庙讲坛、传统体验等,活动都以公益性质对外开放,至今已举办200余场,场场爆满。
“我们因志趣相投而相遇,有同样的梦,都希望能实现自我价值,唤醒心底正能量”,周瑾受访时说。
都市原点剧社发起了“上海市首届梦想戏剧节”,为在沪的20余家民间剧社搭建了交流切磋的平台,用施海燕的话说,是实现了社会组织的“再组织”。
创立伊始,施海燕便有意识地为政府与新侨白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搭建有效的沟通和对话平台。
她期待现有的子社团通过好的项目,带动上海同领域组织共同发展;也盼望更多新领域的优质社团加入。
展望未来,“海燕博客”将继续深入挖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心深层次的需求,通过“海燕博客”枢纽,由子社团通过更多项目,坚持社会化、网络化方式,维护好现有生态,扩大朋友圈,“这也将是我的坚守”,施海燕说。(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