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须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执政是否为民,为民的成效如何,也要有一个可以评判的客观标准。达到这样的标准或是在为达到这样的标准而努力,就可以评价为执政为民,否则就不能评判为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判断的标准应以民众的客观需求得到满足为主旨。从民众的需求来看,可以为执政为民提供三个评价的标准:一是民众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二是民众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三是民众的幸福需求得到满足。这三个评价的标准,既有层次上的递进性,也有进程上的共存性,这个特点需引起各级执政者的注意。
我们先分述一下这三个标准的具体内容:
第一,民众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判断执政为民的最基本的标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基本涉及了民众生存的主要方面,要保障每个公民都能达到这样的基本生存条件,是对执政者最起码的要求。要实现保障住房、义务教育、就业机会或最低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全覆盖,对于中国来讲,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级执政者锲而不舍的努力,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但这应当是执政者第一要考虑并下大力去做好的事情。
第二,民众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都有自己的专长,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社会提供的发展机会对每个社会成员并不是均等的,如何尽量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适宜的发展机会(不是简单地指就业问题),激发民众的创造力,使“人尽其才、人岗相适”,对于执政者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民众的发展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使其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自我认可,进而感恩社会,贡献社会,社会也会因此繁荣和谐。反之,则会使民众失去发展的信心,失去对未来、对社会的美好期待。
第三,民众的幸福需求得到满足。幸福,需要以上述两个需求的满足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有生活环境舒适度、社会环境公平度、人际关系和谐度、个人素养文明度等几个幸福要素得到满足才可以。这四个幸福要素基本都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需要执政者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只有当这四个幸福要素达到一定的水平,民众才会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对人生体会更加深刻,对幸福感受更加丰富。
生存、发展、幸福,是民众需求的三个紧密相连的层面,最基础的是生存,当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对发展、幸福产生更强的需求,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观点。对于执政者来说,只有满足民众这三个层次的需求,才是真正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了实处,才是真正地做到了执政为民。各级执政者都应当经常用这三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工作、改进自己的工作,科学、客观地分析民众的需求,创造条件满足这些需求,使民众生存有保障、发展有机会、幸福有根源,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掌好权、执好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障民众的生存、促进民众的发展、创造民众的幸福,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义所在,是执政者的重要职责所在,怎样才能达到这三个标准,如何使各级执政者更好地去实践这三个标准,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确立正确的干部考察考核导向,使执政为民成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执政为民,是执政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只有为民,才能执政,所以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为民的成效作为选任的重要依据。各地近几年在干部考核工作中,逐步增加了医疗保险覆盖率、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民生考核指标, GDP导向正在逐步转到科学发展的导向上来。但是,在考察考核工作中,如何更加注重民众的感受、更加注重民生实绩还需要探索和完善。今后应逐步把一些与民生有关的保障房建设比例、社会养老保险比例、失业(就业)率等纳入考察考核指标,促进这些民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还要逐步探索把群众满意度、幸福指数等纳入考察考核指标,把工作重点引导到让群众满意、使群众幸福上来。
第二,要树立“四个关注”的执政理念,使执政为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具体化。各级执政者应逐步树立和强化“关注民生、关注生态、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发展”的理念,把与民生相关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使每个公民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生活的安定。要把生态环境作为民众幸福的一个制约因素去认识,着力为民众创造舒适、美好的生态家园。要把社会管理作为社会转型期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在疏导不良社会情绪、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培育良好社会环境方面多做扎实有效的工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应当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以人为本的核心,注重推进终身教育,提升民众素养,使民众能够展己所长,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已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关系到执政的成效,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执政者必须科学分析、慎重处理,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特点,政府做好政府的事情,市场做好市场的事情。要把握住房、医疗、教育的社会公益性,政府着力在提供基础保障上下功夫,市场则应把重点放在提供中高端服务上。这样,既保障了民众的基本需求,又能够激发和保护市场的活力,这应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多种问题的科学选择。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