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党的根本立场,也具有鲜明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推动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方法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生发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路线、方法与要求,为治国理政和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价值导向、行动依据与方法指引。
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道理的有力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力量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深化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
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植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奋斗的一切最终都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资本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与爱戴、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自然成为共产党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认识论。它从深层次上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这一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激发宏大的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正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深刻认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发挥人民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中,人民群众是不可忽视的决定性的力量。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力量。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都必须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奋斗目标。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力量与实现人民愿望、创造人民福祉的根本要求。
深化鱼水深情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伟大创造。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表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基本价值取向的鲜明表达。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看,群众路线的核心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的是如何正确做事。这既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辩证过程,也是党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更加凸显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血肉联系,使党与人民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更加明确党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的价值立场,明确党的行动方向与行动路线。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价值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事业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它构成了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明确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重心,充分体现了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价值导向。
凸显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新发展理念关系发展全局,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的方法论意义。具体而言,创新发展需要凝聚天下英才之智慧,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各领域各群体力量,绿色发展需要解决好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发展需要开放富民,共享发展需要人民的共同创建。这都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价值指引。在其指引下,发展不仅能把“蛋糕”做大做好,更能把“蛋糕”分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趋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心导向非常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小康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其出发点亦是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其目的是为了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原则与工作重心,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行动方向。
彰显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目标旨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时代目标,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谁治国理政。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政策、执政过程、执政体制等治国理政诸要素之中。
执政为民内在根据的行动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一内在根据转化为着力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和改进民生、着实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显见行动。
改进党的作风的基本依据。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心弦不能松。《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些都成为改进党的作风的基本依据,并推动党从思想与价值观念上抓作风建设,将服务人民的使命转化执政为民的实践,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人民利益与需要确定工作方向。
改善民生的原初指向。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是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就是改善民生的原本动因和目标指向。它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根本指向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民生福祉。如果发展不能惠及民生,不能回应群众期待,不能增加群众收益,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实践证明,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最终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现实能力水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转化到服务群众这一根本归宿上。服务群众首先要有群众观念,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谋思路、作决策、抓落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改革举措成效的重要标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服务群众要有实打实的举措,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出关的实践中提高察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能力,增强党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矛盾的能力,强化党提供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不让服务群众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双传学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