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在回答养老金发放有无困难、化解产能会不会造成下岗潮、医保何时能全国联网、能否调整“五险一金”缴存比例等民生话题时,不仅给出了“安民告示”,而且给出了“定心丸”,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决心和改善民生的情怀。
民生是责任担当。执政为民,以民生为本;改善民生,以惠民为重。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民生问题对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各级政府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始终坚持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为,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切实使人民群众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民生是发展动力。改善民生要靠发展作保障,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为动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的那样:“群众对民生的呼声和要求,倒逼我们的发展,推动和检验我们的改革”。各级政府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第一动力,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在手上,着力夯实民生事业的物质基础,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来保障民生的改善,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民生是人心标尺。民生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根标尺。群众对政府工作好不好的评价,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直接感受来作出判断的。衡量政府工作政绩大小,检验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看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看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切实维护。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我们执政的目的是为什么?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改善民生”。各级政府要把满足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群众期盼什么,政府就做什么,以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事实上,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中看到改善民生是重大政治责任,是一副沉沉的担子。各级政府要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真金白银惠民生,真心实意解民忧,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真正不负人民的期盼和历史的重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