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正文

中国各地发展动能不同 应提高防风险能力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1-09 04:01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19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和质量都在提升。各地经济发展动能不同,仍面临多种制约因素。

  2017年10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派出三个调研组奔赴黑龙江、吉林、江苏、天津、贵州和陕西6省区调研,调研13个城市、5个区县,召开各类座谈会50余场,走访企业20余家。同时,联合相关调查公司开展线上调查,共有17个省(直辖市)、145个城市和662个区县参与了调查,时间跨度为2014-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形成25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从经济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增速最高,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支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能不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不一。东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加快。西部地区仍以投资(尤以政府投资)拉动,新旧动能转换呈点状突破。东北地区总体已呈增势,消费稳步提高。

  调研报告分析,东部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总体缓慢,部分改革出现脱节以及要素市场改革滞后等问题。西部地区对投资驱动的依赖尤其是对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依赖,限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能力,而资源路径依赖、政策依赖带来了经济转型升级困难,弱化创新激励,相应新旧动能转换困难较大。东北地区资本和人才的转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

  调研报告表示,中国地区间差异大,各地区地方财政运行的基本面和突出问题各有不同。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基础相对稳固、可持续性较强,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质量提升。西部地区近年来可用财力规模不断扩大,但跟东部地区相比,其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可持续能力弱。东北地区近两年来财政收入增速稳步提升,但困难很多。

  发布上述调研报告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分析,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在快速变形,且日趋复杂化。一些财政经济发展指标看似在变好,实质是风险隐藏或者变形,财政能力背后隐藏风险。地方财政自给率呈下降趋势,部分省份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支出刚性越来越大,财政“托底”风险随之加大。

  刘尚希认为,在风险快速变形的新形势下,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交织共存,相互影响,深刻联系,风险结构日趋复杂。要从整体把握风险的复杂性,关注风险变形动态,提高对风险的综合治理能力。(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