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湖南农民陈圣友至今还保存着年轻时打猎的战利品,山羊头骨、野猪鬃毛都挂在自家的书房中。
狩猎穿山甲是陈圣友的“家传绝学”。“我看一眼穿山甲的洞,就能分辨公母、大小、年龄。”陈圣友说。然而目前看来,这门“绝学”将后继无人。
“失传”反倒让陈圣友更加踏实:“过去日子不好过,打穿山甲是为了糊口;现在日子好了,穿山甲却越来越稀有,保护还来不及。”
如今的陈圣友,不仅为动物爱好者和关心穿山甲的人们开展科普讲座,还会以多年的经验到动物救护中心为穿山甲救治提供帮助。
从“狩猎者”到“守护者”,陈圣友个人身份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动物保护意识觉醒的缩影,保护穿山甲、打击非法交易逐渐成为各界共识和努力的目标。
穿山甲有着“森林卫士”的美誉,专食蚂蚁和白蚁,能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穿山甲的传统栖息地。
早在1989年,穿山甲就被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然而,近年来由于非法盗猎,包括中国特有的中华穿山甲在内的4种亚洲穿山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危”或“濒危”物种。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全球有10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贩卖。穿山甲的非法交易数量已经超过大象和犀牛,居全球之首,种群危在旦夕。
幸运的是,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穿山甲的保护力度,各界正在合力斩断穿山甲交易的黑色链条。中国海关、公安及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联合开展多次跨省份、跨地域的执法打击行动,有效打击了穿山甲的走私贩卖等不法行为。
日前,湖南省公布了一起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129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这是目前为止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抓获人员最多、查证非法交易的穿山甲数量最大的野生动物案件。”湖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周国生说。
据了解,本次行动收缴穿山甲实体216只、穿山甲鳞片66公斤、藏羚羊角20只、其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一批,扣押赃款1800多万元。抓捕行动一举摧毁了一个跨境穿山甲非法贸易网络。
据统计,2007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中国共查获209起穿山甲走私案。尽管打击力度一直保持高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穿山甲非法交易仍未能禁绝。
2016年9月,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方大会达成一致,将全部8种穿山甲列入附录I,完全禁止国际贸易。
中国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湖南省在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后,率先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全省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的通告。
安徽省也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档案,并将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纳入预算。
诸多民间组织也为穿山甲保护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就是其中的代表。“穿山甲具有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对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有积极作用。”中国绿发会穿山甲项目负责人苏菲说。
据介绍,志愿者除了日常的科普和知识培训,还协助非法贸易案的侦破,参与受伤穿山甲的救助;走访医药市场,统计穿山甲鳞片销售情况;甚至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平台发函,要求撤销食用穿山甲相关视频和图片。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态日趋向好,各地生态保护措施加码,一度难得一见的穿山甲重现山林。秋季的一个上午,安徽歙县白杨村的吴小春骑车外出,发现一个黑色物体滚入了路边沟,他好奇地带回村里,当得知是穿山甲后,他立刻向森林公安报警。
原来极为罕见的穿山甲,今年已是第二次在安徽歙县野外被发现并放生。事实上,警民协力救助穿山甲的事件,今年以来在云南、江西多次发生。
歙县森林公安干警张亮告诉记者,穿山甲可能是因为觅食滚落到路边,现在生态越来越好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良好的生态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长远看对穿山甲的利用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需求对该物种资源的生存压力也会持续存在,提高穿山甲的繁育技术将是促进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