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实验小学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当时称县立高级小学,后易名为县立示范中心国民小学;1950年7月,该校与邵氏弘毅高级小学合并,称县城镇完全小学;1958年,更名为实验小学;1969年改称“五七”小学;1972年称县城镇小学;1979年改为第一小学;1989年,又恢复实验小学校名。
都昌县实验小学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当时称县立高级小学,后易名为县立示范中心国民小学;1950年7月,该校与邵氏弘毅高级小学合并,称县城镇完全小学;1958年,更名为实验小学;1969年改称“五七”小学;1972年称县城镇小学;1979年改为第一小学;1989年,又恢复实验小学校名。
学校座落于都昌县城的西北面(原陶公庙遗址),即解放路11号。背依城北郊区辽阔的乡村田野,校南大门与风光旖旎的南山隔河相望,西同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毗邻。2014年7月。县委县政府将紧邻校园的西门广场东侧划入学校。为师生出入之安全,学校将正对着沿湖公路的校北门拆除,改移成校西大门。学校因面积扩大、西门改建而显得更为开阔。如今,校园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9960余平方米。传统的中式建筑与童话里宫殿般的欧式建筑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轮美奂,堪称壮观。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装饰一新,可谓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内翠柏香樟,蔚然成林,青竹丹桂,堆翡叠翠;桃李竞放,争奇斗艳;花圃盆景,相互媲美;都昌八景浮雕群像,气势恢宏……整洁、清幽、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叫人流连忘返,令人心旷神怡。
学校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人文底蕴,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质的教育服务,吸纳着教育人才,孕育着时代精英。建国六十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德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主义体育锻炼,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譬如:原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现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定元,现九江市委常委汪泽宇,九江市人大副主任柳国发,现任教于清华大学的胡亮等同志就曾读于该校。尤其是近十年来,先后考取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的王斯琪、于莎、吴慧术、刘文平、黄炜、陈熠标、吴健、孙曦煌、查丹燕、王雁南、熊雄,还有奥运选手陶宇佳等,都是在该校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时光,实小也曾给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都昌县实验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规模较大。现有教职工197人,其中小学特高12人,小学高级122人,小教一级36人。获省市优秀班主任、优秀老师、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儿工作者共计38人。现有学生5427人,设65个教学班。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168名学生获省、市“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148名学生在省、市举办的音乐、美术、书法等比赛中夺魁,166名学生先后在全国小学作文比赛、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中获奖。
近几年来,都昌县实验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大力弘扬“团结、勤劳、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积极创造“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勤于实践,勇于探索。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学校以“全面优质育人为目标,改革教育观念为前提,提高教师素质为龙头,深化教育教研为先导,强化教学管理为保障”的教育教学改革自成体系,并不断完善,且初见成效,成为我县素质教育改革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例如:教学研究方面,在课堂结构优化、小学生低年级作文教改实验、愉快教学法、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以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等许多课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对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示范作用。为此,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先后有200多篇在省市获奖,其中有60多篇在省市报刊上发表。
都昌实验小学始终以“文明、守纪、求真、向上”的校风、“敬业、爱岗、严谨、创新”的教风、“勤勉、乐学、多思、好问”的学风,以及生机勃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倍受社会的瞩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都昌县实验小学连续12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九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被江西省教育厅定为“体育传统学校”,先后评为“九江市小学德育示范学校”、“九江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人民满意单位”,获得“九江市校园管理三星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授予“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余烨校长、余冬水书记为首的都昌县实验小学的领导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理念、开拓的精神、奋进的勇气、带领老师们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深信:美好的未来,未来的美好,当属都昌县实验小学。
官网: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