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李宁
名校托管弱校、城乡学校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名优教师下乡“种教”……随着宁波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全面推广,宁波各县市区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校长交流”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具有能够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共性作用,同时也拥有因地制宜的区域个性特色,不断激发宁波教师校长流动的积极性。
李 宁
江东:与职称评聘挂钩
江东区区域小,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地区之分,是宁波较早探索教师有序流动的区域之一。
2006年开始,该区每年安排骨干教师及管理干部实施跨校流动。近3年来,每年有15%以上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与轮岗,23%以上校长进行轮岗,实现了中小学全覆盖。
2015年,来自该区镇安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黄吉雁完成了在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的3年交流。他曾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折冠,拥有多年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经验。交流期间,作为校区网管、综合教研组长、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黄吉雁发挥自己所长,帮助对电子白板“一窍不通”的老师们提升应用能力,10人次获全国互动教学大赛一等奖,学校最终获得全国“交互式教学示范校”,黄吉雁也顺利通过了高级教师职称评定。
十年来,流动经历已经与该区校长选拔、名优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挂钩,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流动积极性。全区近五年,新增省特级教师6名,市级以上名师和学科骨干22名,区级名师和学科骨干154名。
不仅如此,从2017年起,该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参评区学科骨干教师、区名教师、区班主任带头人时,参评人须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3年。
海曙:名校托管弱校
今秋开学,海曙区将试水“名校托管弱校”模式。宁波市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分别托管本学区内的中原小学等4所学校。
托管后,各校独立法人名称和独立法人代表不变,优质学校和托管学校在功能教室、设施设备、课程建设和教本教材等方面融通共享;在课表编排、教学进度、教学评价和质量考核等教学安排上相对一致;师资统一流
动,新晋学科骨干必须到托管学校任教;班主任工作坊和学科教研、各课组建立统一的校本研修机制;最后结对托管学校在教育目标考核和校长履职考核上实行捆绑式一体化考核。
此前,海曙区引入“学区教师共同体”管理模式,将全区22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按照“就近划分”原则,设成海曙学区、广济学区、镇明学区、实验学区这4个学区,每个学区建有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集体备课、学科研讨、全员研修等。2015年,该区共有7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实质性交流,其中骨干教师41名,普通教师32名。
宁海:城乡学校共同体
今年中考,宁海县黄坛中学在全县24所初中当中,平均分名列第4,居全县农村学校第一。然而10年前,该校在当地还是一所“不起眼”的镇校。
得益于县“教育集团化”的推进,2006年,宁海县跃龙教育集团组建,城区的跃龙中学和郊区的黄坛中学实行人、财、物、管理等一体化办学,每年两个校区教师开展交流,仅第一年集团就选派了10名跃龙中学优秀教师和3名新教师到黄坛中学校区任教。集团每两年开展一届“蓝青”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名师工作室”活动。
被“接管兼并”以来,黄坛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如今已经成为一所当地人心目中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宁海县地处浙东丘陵,全县70%以上的学生是农村生源,而90%以上的中小学名校、强校分布在城区。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多年来,该县分三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之路。
从2006年到2009年6月,该县构建3组“1+N接管兼并式”城乡教育共同体,整合3个教育集团,以3所城区名校带强14所薄弱学校。“接管兼并式”共同体一旦完成“以强扶弱”的任务,可以解体重组。从2009年开始,该县构建8组“1+1契约帮扶式”城乡教育共同体,以8所城区名校带强8所农村弱校。“契约帮扶式”规定时间是3年;从2012年开始,该县组建2组“1+N网络共享式”城乡教育共同体,由2所城区名校的省特级教师、市名师用“网络视频互动教学”方式,让偏远村小学生能同上一节名师优质课、教师能参加高质量教研,带动全县27所山区海岛薄弱片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宁海现有覆盖全县中小学的1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布局调整、师资均衡、标准化建设、经费倾斜等举措,打通了城乡校际界限,优质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实现共享。
奉化:名优教师下乡“种教”
针对农村学校师资水平、教学质量薄弱等问题,奉化市教育局推行名优教师下乡“种教”模式。
所谓“种教”,就是安排骨干教师、名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担任校级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将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方法植种在乡下教坛,让乡下的老师能长久地学习和运用。
奉化市裘村中学校长卓立波已在农村学校“种教”近6年。他的“种教”第一站在大堰学校。在上课之余,他带徒6人,传授经验技能,其中一个徒弟董孟雄,在他的悉心培养下,顺利通过了高级职称评审。
经过多年的实践,名师“种教”不仅为农村学校送去了前沿理念、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同时还培育出了一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领头雁”。
此外,目前奉化市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所有教师均以自由选课方式和城区教师、优质学校教师一起参加5年360学时的专业培训。
慈溪:集团化办学
慈溪市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为特色的教育集团化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学新模式,形成了“紧密型”、“松散型”、“联盟型”等集团化办学模式的7个教育集团,共涉及13所城区学校与4所农村学校联合办学;成立了由14所城乡学校(幼儿园)组成的7个教育共同体,共涉及5所城区学校与9所农村学校合作办学。
同时,慈溪市先后推出特级教师、名师讲师团和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的带徒活动,城区194名骨干教师与区域联盟农村学校的339名青年教师结成长期的师徒对子,19所城区中小学校与47所农村中小学开展了送教下乡、上挂锻炼、听课评课、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的面对面帮扶活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